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經驗啟示4:專利佈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

去年2月,教育部認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以來,各基地結合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大膽探索,銳意進取,在風險防控、專業化能力建設、崗位設置及職稱評聘、校外兼職與離崗創業、專利佈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切實有效的做法,取得一批可參考借鑑的經驗。2020年4月16日,教育部科技司發佈《關於印發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的通知》(教科技司〔2020〕70號),將首批基地的典型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

開展專利佈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是提升專利成果質量的有效手段,有利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的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加強對專利信息的分析利用,探索專利導航服務科技創新機制,從創新源頭抓質量,主動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等開展了各具特色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山東理工大學圍繞重大科技成果,組建專家團隊進行專利導航和佈局,為開展成果轉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實施高價值專利挖掘與培育工程(湖南大學)

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知識產權中心)和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購置了高校專利管理雲服務、Innograph、incoPat、ProQuest Dialog等專利檢索與分析平臺,提供專利預檢索、專利分析、專利導航、專利交易和運營反饋等服務,為18個科研團隊開展了專利導航分析。

實施高價值專利挖掘與培育工程,引入外部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圍繞優勢行業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重點項目或優勢研發團隊,佈局基礎專利、支撐性專利、延伸性專利、防禦性專利等,構建高價值專利組合,形成保護合力,確保權利穩定性。

例如:圍繞“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佈局15件專利,併成功應用於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車型上,預計每年可產生綜合經濟效益3200萬元。

二、重大項目專利導航和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山大學)

依託學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藉助中心豐富的專利信息資源,圍繞學校重大、重點科研團隊,提供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專業技術分析導航服務,使科研人員及時瞭解和掌握最新的產業發展、技術創新趨勢,把握競爭優勢,尋求市場機遇,為更好地進行技術創新、成果保護及成果轉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此外,與第三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進行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市場前景評估、專利導航和佈局等。

每年自籌經費500至1000餘萬元,遴選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開展專利導航和高價值專利培育,形成一批高質量專利成果,促成專利轉讓和實施許可項目、橫向合作項目共計68項,轉化金額達到5802萬元。

三、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建設(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建設先進焊接裝備技術領域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建立包括專利導航、專利挖掘與佈局、專利申請、專利運營的有效服務機制。

1.進行專利態勢分析,梳理現有技術清單,分析關鍵技術和空白點。2.開展專利佈局,申請前進行預審查新,形成一批核心高質量專利,構建形成專利池。相關技術成果已在國防、高檔裝備、承壓設備、新能源、新材料、軌道車輛等領域大型國企、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得到應用。

江蘇大學發揮在農業裝備工程領域的學科優勢,聯合企業共同建立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

1.建立組織管理機構,形成高價值專利全流程管理規範,建立知識產權管理信息平臺,深入開展專利競爭態勢分析,並圍繞核心技術進行戰略性佈局。2.建立智能農業裝備高價值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及專利申請預審機制,在專利申請前,由技術負責人組織行業專家對研發成果的技術先進性、市場應用前景進行評估,選擇較好的研發成果,提交完整、充分的技術交底書。專利服務團隊圍繞技術難點開展關鍵技術分析,制定專利佈局策略,完成高質量專利申請。

例如:圍繞核心技術“一種軸向喂入式稻麥脫粒分離一體化裝置”佈局了23件發明專利,並以專利許可的方式應用於履帶式聯合收割機龍頭企業,建成多條高效能聯合收割機生產線,形成了年產6萬臺的生產能力,近三年共銷售產品86082臺。

四、“龍頭企業、優勢學科、高端服務”三位一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蘇州大學)

探索建立“龍頭企業、優勢學科、高端服務”三位一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路徑,佈局高端微納製造裝備高價值專利培育示範中心。依託微納光學制造優勢學科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重點實驗室,聯合蘇大維格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聘請專業服務機構,組建管理委員會和項目管理、技術研發、專利分析,信息平臺、專利申請、專利轉化等6個專業工作組,進行專利導航和前瞻性佈局分析,選擇有市場化前景的高端微納製造裝備技術方向開展研發,及時佈局專利,進行專利申請預審和專利撰寫質量跟蹤,形成多個高價值專利組合,並分步推動相應技術的產業化或技術轉移。

經過近3年的建設,學校和蘇大維格聯合佈局申請了一批高價值專利,研發的“高速率大幅面雙驅微納紫外激光直寫系統iGrapher800”,出口以色列、韓國等國家;研製的納米光刻設備NanoCrystal是國際上首臺實現100 nm特徵結構的並行直寫光學系統。

五、專業團隊指導開展精準佈局(山東理工大學)

畢玉遂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歷經14年,成功研製出無氯氟新型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學校充分了解課題組的研究進展及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尋求專業指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成立“微觀專利導航工作組”進駐山東理工大學,指導學校開展專利佈局、撰寫、申請等工作。

學校成立了專利分析、撰寫團隊,團隊成員均具有比較深厚的有機化學理論基礎,在專家指導下對核心專利進行全面分析,將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的反應原理同有機化學理論充分結合,儘可能擴展技術保護範圍。同時,對下游產業鏈的應用方面也進行了專利佈局,對未來可能衍生出的新領域和新技術進行保護。目前,共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0餘件,2件核心專利已獲得授權;申報PCT專利3件,覆蓋歐、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已陸續獲得多國授權。

2017年,學校與淄博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就該成果簽訂了專利獨佔許可協議,合同金額高達5.2億元,創下國內高校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最高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