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開始,就已成為了全球性的大問題,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

日本也因為疫情嚴重,不僅延期舉辦了奧運會,4月16日更是宣佈全國所有地區都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疫情除了給日本民眾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對日本經濟方面的傷害更是巨大的。政府因奧運會的延期遭受很大損失,不少企業也面臨著停工、停產、沒有收入的困境。

不少會社擔心發生員工集群感染只能選擇停業,但也有許多企業更怕停工導致生存危機,不得不讓員工繼續上班。

據有關調查顯示,3月中旬東京選擇停工或遠程上班的企業僅有13.2%。輿論調查公司Ugab在東京從3月13日~4月13日分5次進行了調查,其中回答“會避免出門上班、上學”的日本人僅佔18%。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17日拍攝的東京都中央區,上班的人群

對於不得不出門上班這件事,也許大多數人都是無奈的,畢竟不上班就沒有收入,正常的生活也沒辦法維持。

那麼面對疫情,在日本工作的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去上班呢?

儘量在家辦公,出門做好防護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指出,因疫情持續惡化,全國總計有約1710人因疫情而遭到解僱、停止派遣/契約等等,且人數仍在持續增加。

相較於其他時期,4月日本各大企業的工作機會一般來說會比較多,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是想在此時找工作。但今年,很多企業因為經濟狀況的原因,可供的職位甚至不到往年一半。很多試圖轉為正社員的派遣員工也因疫情的原因而紛紛失業。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只能是不顧疫情繼續出門上班,盡全力表現自己,勤勤懇懇做社畜。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好在隨著疫情逐漸蔓延,很多企業已經執行了“在家辦公”的決策,如果在家也能正常完成工作,保住自己的飯碗,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但要是實在沒辦法遠程辦公,我們也必須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再去上班。

避免帶病上班,及時請病假

日本厚生勞動省從3月開始,就強烈呼籲大家不要帶病上班。因為一旦有人因感染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卻只當成是普通感冒還繼續上班的話,就會造成大面積的病毒傳播。

但請病假對日本上班族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了小小的感冒依然去上班”是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具備的常識,而不是一生病就請假。

眾所周知,日本一個國民性的思維方式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許多人在生病不得不請假的時候,也會有“因為我請假,給公司和同事添麻煩了”的自責感。從這一點來看,也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責任意識。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但是現在是處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之下,如果不幸感染病毒卻堅持上班,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所以這個時期如果身體有不適的話,還是建議不要冒險,大膽請假吧!

“印章社會”不得不外出上班

由於疫情的不斷傳播,各地政府都已十分重視,要求企業停工、店鋪停業,很多企業也開始採取居家辦公的政策,但有些人卻由於一些特殊原因無法在家工作。

比如日本的蓋章流程,就讓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冒著感染的風險,帶著印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公司完成蓋章工作,“雲辦公”也因此而受到阻撓。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日本可以說是一個印章社會。在日本,印章並不是流於形式,而是被賦予了法律效力的重要憑證。在一些重要場合,特別是簽署法律文件或向政府機關等遞交申請時,只有本人的簽字還不夠,必須在署名後加蓋印章。

因此,不少人也確實是不得不出門回公司上班。但疫情的特殊時期,還是應當採取更加靈活的辦公模式,才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為了讓民眾配合停業,日本政府也出臺了政策補助因疫情而收入減少的人,將每人發放10萬日元的補助金。這對很多上班族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最起碼可以緩解當前的經濟困境,放心選擇宅家隔離,保證自己的安全。

對於配合停工的企業,除了國家會給予補助外,各個地區也會發放獨自的補助金,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日本疫情嚴重,到底我們應不應該出門上班呢?

當然,因為地區的經濟和受疫情影響情況不同,補助的數額和條件也各有區別,所以不同地方的企業對於是否停工也有各自的考量。

而對於員工來說,到底應不應該去上班,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

疫情下的你,有沒有每天出門上班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留言與我們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