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0《傷寒論》原文及方藥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No.110《傷寒論》原文及方藥


【按】 此條是鑑別大結胸證與陽明腑實證的區別。

『日晡所』“晡”讀做“不”,「晡」指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時間。「所」指前後左右。『日晡所』指午後申時左右。

『潮熱』指發熱如同漲潮落潮一般,按時而發,有規律。

『痛不可近』疼痛特別劇烈,不能讓人觸碰。

『重發汗而復下之』太陽病應該用汗法,但需要中病即止。如果發汗過頭,則傷津液。這時再用攻下的治療方法,就會使邪熱內陷。

『不大便五六日』實熱內結,腑氣不通,故見不大便。

『舌上燥而渴』本被過用汗法傷了津液,又因邪熱與水飲互結於胸膈,津液不能上承,故見舌燥口渴。

『日晡所小有潮熱』因實熱內結,累及陽明,故見日晡潮熱,但因水熱互結,故為「小有潮熱」,而並不伴有陽明腑實的譫語。

『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水熱互結瀰漫腹腔,從心下至少腹疼痛劇烈,不可觸碰。此種表現為陽明證所不具備的。

此條文描述的大結胸重症與陽明腑實證有相似之處,需要仔細鑑別。

大陷胸湯:大黃45g 芒硝80g 甘遂一錢匕

《傷寒論》傳承千年,外感病求於傷寒,所以我將《傷寒論》的原文及方藥直接整理好,每句條文為一個短文,便於中醫同行參考。原文順序我按照《傷寒論講義》第五版教材來安排,這樣便於查閱。祝各位同道醫道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