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你是胡萝卜型?还是大棒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

说到激励,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胡萝卜+大棒”。

NL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你是胡萝卜型?还是大棒型?


这个朴素的说法虽然不太确切,但是很形象的描绘出了激发动力的两个方向(风格):

远离动力——远离痛苦、不适和压力;

趋向动力——趋向快乐、舒适和娱乐。

这是人的本能。

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动力风格。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胡萝卜”更有效,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大棒”更有效。

你是哪种动力风格呢?

想象一个场景:

NL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你是胡萝卜型?还是大棒型?


清晨,你睡得正香,突然闹钟响起~你不愿醒来,迷迷糊糊的按下小睡键,过了几分钟,闹钟又响了。这时,一个声音在你脑袋出现:“起床啦!起床啦!!今天是周一,路上估计会堵车。如果上班迟到会被老板吵,全勤奖也会被扣......”于是你猛然起身,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对迟到后一系列痛苦的远离,使得你按时起床——这便是远离动力在起作用。

如果起床之前你想的是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你想象着事情完成后的喜悦,这些画面就像磁石一样把你吸引了起来——这便是趋向动力在起作用。

趋向型动力更加目标导向,远离型动力更侧重发现和解决问题。

两种动力类型各有优劣,任何一种类型都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风格,区别对待,有选择的使用“胡萝卜”或者“大棒”。

场景a:先趋向,后远离

NL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你是胡萝卜型?还是大棒型?

假设你正在带一个团队,你首先要知道团队成员里必然有着两种不同动力风格的人。

对于远离型的人,同样的奖励和报酬几乎没有意义;

而对于趋向型的人,同样的惩罚措施也会被忽略不计。

现在,你的团队需要制定一项计划。

由于两种相反方向的动力风格的存在,如果不妥善引导,他们就会争吵不休——趋向型的人会很愿意和你讨论目标愿景,而远离型的人则会不停的打断然后开始罗列各种问题。

再次重申:

两种风格各有优劣,同样重要。

只是,你需要排个优先顺序。

首先,让趋向型发挥作用。

//允许“目标控们”描绘他们的伟大愿景;

然后,讨论目标的局限性。

//让“问题解决控们”有事情可做。

或者,一开始就根据动力风格将人员分成两个组:

a.目标梦想组b.问题处理组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以后,两组人会相互欣赏、形成合力。

这是动力风格的第一类应用场景——先趋向,后远离。

场景b:先远离,后趋向

NL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风格,你是胡萝卜型?还是大棒型?

“我这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这样的一个逗趣般的提问并不少见。

从动力风格的角度来看,我会选择——

先听坏消息,后听好消息。

原因如下。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形成了很多奇怪的特质,

比如,对离自己近的信息印象更深刻(ps:记忆力不好),比如,对负面信息更敏感(ps:高估风险以保证安全)。

所以,如果选择把“坏消息”放到最后,我们的大脑将会被坏消息填满,而不记得其他事情。

这个道理在沟通和给出指令时,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发现,人们常常首先说出他们希望的部分,然后再说出他们不希望的部分。

像这样:“今天下午做一份总结PPT,不需要很多页,也不用很漂亮,这个PPT不是例会上用的。”

动力风格告诉我们,这话应该反过来说。

比较这两种说法:

a.“这一次,我们一定要遵照时间和预算完成。不要哗众取宠的宠物项目,也不要最后一分钟临时变卦。好吗?”

b.“这一次,不要哗众取宠的宠物项目,也不要最后一分钟临时变卦。我们一定要遵照时间和预算完成。好吗?”

你发现了吗,第二种陈述更动人,也更积极。

这是动力风格的第二类应用场景——先远离,后趋向。

所以,

了解每个人不同的动力风格,

根据不同的对象,有意识的选择使用“胡萝卜”或者“大棒”,

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先后顺序,

才是实现高效激励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