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巧嗎,村幹部一般都是村裡條件好的人在當?

村幹部是農村裡邊的父母官,負責整個村的大小事物。不知道農民注意到了沒,村幹部一般都是村裡條件好的人在當,很少有村裡的窮人當上村幹部的,這種情況是湊巧嗎?答案肯定不是,之所以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覺得無非有以下幾點。


第一、村裡條件差的人還在努力解決溫飽問題,沒精力當村幹部


試想下,在一個村子裡,如果一個農民自身生活問題還沒有找落,他怎麼會有精力去競選村幹部,怎麼有精力去服務村民呢?所以說村幹部的入門門檻就可以理解為自身的溫飽問題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了,從這點來看,村幹部在入選前,家庭條件就還可以。


第二、村幹部都是本村裡能力較強的人


對這一點,可能有村民會覺得不服氣,覺得自己要當村幹部的話,肯定會比現在村裡的現任幹部幹得好,可事實情況是還真不一定有人家做得好。在一個村子裡,並不是誰都是和做村幹部,而通常那些能夠巧妙地處理村子裡彼此間的鄰里關係,能夠在不同的宗族間遊刃有餘,能夠讓大部分村民滿意的人才能當好村幹部,這樣的人,放在哪也是能人,日子再差又能差到哪裡呢?


第三、村幹部有天然的優勢


農村的很多事情都靠村幹部去傳達,換個角度來看這句話,村幹部比農民掌握各種信息更為充分和全面,多數時候村民聽村幹部講也只是聽聽就完事兒了,可作為傳達人的村幹部,其對各種信息有這更深刻的認知。有些村幹部就靠著敏銳的信息捕捉能力,加上吃苦耐勞,優先嚐試,最終獲得了成功。舉個真實的例子,村裡修路,按照統一標準,按段找人修,其他農民都不敢站出來承包,村幹部自掏腰包,活兒幹了不說,自己也賺到了一些合理的收入,從這一點來說,村幹部有天然的優勢。


當然了,近些年隨著農村的快速發展,也的確有個別的村幹部自身“不乾淨”,加上網絡發達,這樣的事情傳出來後農民就有點草木皆兵了,但凡是看到村幹部家裡的條件好一點就覺得有貓膩,其實還是要客觀理性地看待這個事情。透過上邊這幾點也不難看出,村幹部之所以一般都會是家裡條件好的農民在當,答案不簡單,起碼值得很多農民思考。

湊巧嗎,村幹部一般都是村裡條件好的人在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