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文化无标题文章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文化无标题文章

二月二龙抬头是指“惊蛰”前后,民间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的日子。在神话传说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而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庄稼是否能丰收。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所以说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说法,是因古代农耕社会靠天吃饭尤其重视春雨,“敬龙祈雨”,表达了古人祈求丰收的美好寓意。

“二月二”春回大地,人们在这一天通常讲究吃“龙”食。北方地区这一天:吃猪头肉称为“挑龙头”,吃面条称为“扶龙须”,吃饺子称为吃“龙耳”、吃馄饨称为吃“龙牙”,吃汤圆则称为吃“龙眼”、吃春卷称为吃“龙鳞饼”、吃米饭称为吃“龙子”。还有吃炒豆豆的,称之为吃“龙豆”。在以前有些地区还认为“二月二”是太阳的生日,因此要吃太阳糕,显示对阳光的重视。古时候北京地区还有吃猪头肉的说法,就是在祭龙神的祭祀活动止会摆上三牲,最简单的则是供奉个猪头,仪式结束后吃掉,祈求吉祥。也有民间传说称猪有龙相,所以讲究吃猪头肉讨个吉利。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文化无标题文章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男孩子在“二月二”这天剃头理发,称之为“剃龙头”的吉祥意义。在二月二这天理发,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其实不仅小孩要“剃龙头”,其他人也可以给自己换个新发型,从头开始,一年精神到头。所以每年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家家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还有的地方,流传女孩子也在这一天要穿耳洞。

古代民间这一天还有许多忌讳,避免伤及“龙”。比如忌挑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所以不要到河边或井边去挑水,担心惊扰龙的行动而招来旱灾;这一天还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甚至“二月二”这天,有的地方还讲究妇女不要做针线活,怕扎伤龙眼,因其动怒而招来灾祸。

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此时真正苏醒,春天来了。这一天,我们与“龙”同在,丰收的年景就从这一天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文化无标题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