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小破站这回算是出大圈了。

它结合五四青年节出的形象广告《后浪》,不仅上了央视,更是刷爆了从00后的「后浪」到70后的「前浪」的朋友圈。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后浪》这条演讲类型的短片在B站上已经达到了800多万播放,100多万点赞,成绩斐然。

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视频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轻轻松松地吊起人们的胃口:“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

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文案很巧妙地抓住代际对立这个点,从羡慕、敬意到感激,情绪一层一层地深入铺展开,配上何冰老师极富力量的演讲风格,一句“奔涌吧,后浪”听得人热血沸腾。

视频固然很燃,看多了“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的言论,我相信有很多年轻人都从中获得巨大的鼓舞。

然而我想说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幸运,更是全体人们的幸运。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着更丰富的资源、更低的学习门槛以及更多的选择权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这不只是年轻人的权利,而应该是全体人类的权利,代际、年龄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限制的理由。

我很不喜欢听到“我已经XX岁了,还能做……吗”这样的句式,比如:

“我已经20岁了,还能学跳舞吗?”

“我已经30岁了,学英语还来得及吗?”

“我已经50岁了,还能穿艳丽的衣服吗?”

……

然而,年龄与成就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关系,很多人往往只是拿年龄作为限制自己的借口。

拿我以前看过的一段相声来说:“黄忠60岁投靠刘备,姜子牙80岁做丞相,佘太君100岁挂帅,孙悟空500岁西天取经,白素贞1000多岁才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个啥!”

每一项变好的背后都少不了日月年岁的积累,从你决定去做的那时候开始,积累就已经启动了。

它们可能是学会画画、可能是学一门新语言,也可能是尝试与人交往。

走出舒适圈,就是你变好的第一步。接下来可能会有波动,但只需要让自己的平均水平是向上的就很棒了。

在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有一个叫「均值回归」的概念。

这个概念产生自金融学,意思是任何一种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不管其延续的时间多长都不能永远持续下去,最终均值回归的规律一定会出现。

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放到我们为变好而做出的努力中,就是当我们一心想变好时,要做好自己不可能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卯足了劲向前冲的准备,偶尔也会有原地踏步,甚至后退走的时候。

遇到这种时候不用焦虑,只要明确自己的状态整体是向上的,已经往前冲了1000步,哪怕倒退了一两步,也依然是在变好中。

这个理念不仅适用于年轻人,也适用于每一个想变好的人。

在视频中,有一句话特别戳我:“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我被戳到的点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描述出来的美好愿景,更是因为看到了在这个时代下共存的多代人的无限可能。

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上一代人的想象力确实不足以想象这一代的未来。但换个角度一想,这句话放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是适用的。

在今天的时代下,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每一个个体都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去获取、去享受更高端的科技和更便捷的生活,特别对于一些经历过百废待兴时期的人来说,社会这样迅猛的发展速度,往前数十几二十年,根本让人难以想象。

时代给予了这些人挑战,更给予了他们机遇。

在视频尾声,有这样一句话:“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不分「前浪」、「后浪」,我更想看到这样的景象

这句话与其说是对年轻人的祝福,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对年轻的心的祝福。不分「前浪」、「后浪」,每一颗年轻的心都将让我们所处的这条河流更加澎湃地向前奔涌而去。

奔涌吧!年轻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