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之役后金围剿毛文龙,明朝朝廷严令袁崇焕出兵牵制策应,袁崇焕为什么见死不救?

一德格天1

丁卯之役是指1627年,后金侵略朝鲜,朝鲜节节败退,以每年给后金缴纳岁币为代价议和。毛文龙当时驻守东江镇(治所在朝鲜皮岛),也和后金发生冲突,双方都称自己获胜。之前毛文龙跟朝鲜因索饷过多导致关系紧张,这次战争朝鲜指责毛文龙坐守孤岛,不予援手,和毛文龙关系进一步恶化。

毛文龙此人,出身望族,不喜经文,喜读兵法书“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经过二十多年行伍生涯后,1605年武科及第。后来以朝鲜为根据地与后金(清军)对抗,缕缕骚扰后金。几乎每年都要出兵打几仗,成为后金的心腹之患。只要后金出征,毛文龙必然在其后方大肆攻城掠地,导致后金必须在家里留兵,即使如此也无法放心的去和明军交战。而且毛文龙擅长收买人心,导致后金农民起义不断,后院起火,前方始终无法安心打仗。但是毛文龙个性骄恣,言行浮夸,不仅跟朝廷,朝鲜索饷,几乎是雁过拔毛。


到1628年,也就是崇祯元年,袁崇焕被重新提拔重用,因为吹下“五年复辽”的大牛,崇祯大喜之下,“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帅蓟辽”,并且赐给了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


这期间,山高皇帝远的毛文龙用各种名目搜罗军饷,但又看起来所参战事不多。袁崇焕为此很不高兴,上疏请朝廷清理毛文龙军饷,毛文龙本就不喜文官,更不能接受监管,上书反驳,袁崇焕心里更不爽。1629年三月,毛文龙来访,袁崇焕以宾客之礼招待毛文龙,毛文龙一点都不谦让,袁崇焕的记恨就更深了。同年5月,袁崇焕以阅兵为名登岛,饮宴中要设置监管,被毛文龙拒绝;劝毛文龙回乡,毛文龙讲:现在不能走,东部战事只有我一人了解,趁朝鲜空虚,我们可以一举拿下!袁崇焕就起了杀心。第二天说要回去,哄毛文龙一起登山,拿出尚方宝剑,以“十二条大罪”的名义,矫召斩了毛文龙。皮岛出动戎行操控后金的作用,随着毛文龙的被杀,彻底失去了。


毛文龙一死,他的部队也散了。毛文龙的手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带着造大炮的技术投靠后金,被封王。后金对明朝用兵就再无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袁崇焕以通敌的嫌疑被下狱。最后被凌迟,其中有一条重要的罪名就是“擅杀岛帅(毛文龙)”。

窃以为,毛文龙不死,拖后金一二十年,我们不会被满清入关。袁崇焕不死,也能保明朝江山。不管毛文龙无底线的索军饷,还是袁崇焕文人的执拗劲,但他们守国门这事不可辩驳,为国之心拳拳。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如是史社

丁卯之役,指的是大明天启七年也就是后金天聪元年的正月,皇太极派遣二贝勒阿敏率领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人,统率大军渡过鸭绿江,打击毛文龙,先后攻克义州、铁山、平壤等地。

此前的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刚刚死去,皇太极在沈阳即位。袁崇焕派遣僧人李喇嘛等人为使者,前去吊唁,并捎去议和的口信,皇太极一面积极回应,一面却出兵打击毛文龙。

毛文龙告急,朝鲜国王也逃往江华岛,到了三月,朝鲜投降,与后金定立盟约,明朝开始失去朝鲜。

这期间,明朝廷曾经命令袁崇焕出兵策应毛文龙。袁崇焕其实也没有按兵不动,而是派赵率教率领九千人马逼近三岔河,同时趁机派人修复塔山、大凌河、锦州等三城堡。

袁崇焕的举措引起舆论的大力批评,袁崇焕加以回应,解释自己的行为,主要谈到了这样几点:

首先,后金军队的留守力量很强大,以逸待劳,明军没有必胜的把握。当时,后金对外号称,进攻朝鲜和留守的人马各是十万,这个数目当然是有很大的水分。袁崇焕真正担心的是,一旦自己出兵,西部的蒙古各部抄他的后路,乘虚进攻宁远、山海关。

第二,宁远到三岔河有六百里,明军往返需要几天的时间,粮草供应比较困难。最稳妥的策略是派少量精骑逼近三岔河,牵制后金军队。

第三,明军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趁机修复了三城,增加了宁远等地防守的纵深。

袁崇焕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总体而言,他的表现是消极、保守的。此外,明军此时已经基本丧失了野战的能力和勇气,所以他也有无奈之处。

皇太极收兵之后,借口明军修城屯田,亲自率军伐明,宁、锦大战打响。


于左

因为毛文龙根本不需要救援!



大明朝堂上那些大嘴咧咧咧的喷子们什么时候还成了军事家了?离得老远还要指挥前线的战斗,事情坏就坏在这些人身上。

萨尔浒怎么败的?洪承畴怎么降的?卢象升怎么死的?孙传庭怎么牺牲的?

就是因为这些不懂装懂的人瞎指挥。

毛文龙需要救援?开大玩笑了。

毛文龙有二十万人马!二十万是什么概念?

崇祯二年八月,袁崇焕辽东四镇核定粮饷的奏疏中上报官兵数十五万三千余名。

崇祯十三年,松锦大战,洪承畴率领明军参战总兵力约十三万人。

毛文龙的二十万兵难道是吃素的?需要救援?



况且,我们来看看毛文龙将军所部的强悍战斗力:

一、一战歼敌两万余

【斩获奴级一百三十八颗,获奸细四人,奴耳目乱于梆声,手足触于地炮,东西奔命,人马饥瘦,自相残踏而死者二万余人,马三万匹。】――《熹宗实录》

【奴酋带领王子都在东江,闻得梆声;便把兵马撤回,昼夜不停,连忙跑至辽阳,见我兵撤回,又赶至沙场。闻我兵已远,追赶不上。马因连跑数日,前后倒死者三万有余,贼因践踏炮打并跌死者二万余。】――《东江疏揭塘报》



二、杀得皇太极只剩残兵一万

【今奴不但拿职不去,将头发兵马困在丽地,二发兵马又困在沿江,无船可渡,处处被职官兵冲击,杀伤无数,每日拉尸山头,大堆小堆火化骨石,火光滔天。活擒达子,每日必有解验。据北岸密报万分真确。新汗手下兵马不满一万,俱是心寒胆怯,常怕西边大兵直捣。】

三、还能召唤黑龙助阵

【奴引数十万众猝袭铁山,直薄云从滩口,距臣营帐止隔里许。乘是坚冰,何难径度?乃十五日,忽有黑龙约长十余丈,自西南洋,自首奔犁而东,直至云从,响若山颓,海冰遍裂,化而流澌。方是时,龙方在蛰,不从天来地出,实有所司,默令我师得以分路出奇,屡挫狂锋耳!】



四、毛帅的强势反攻

铁的事实证明,毛帅根本不需要救援,还有余力进行反攻!

丁卯之役,毛文龙不顾后金的重兵压境、精锐尽出,军力明显超过自己许多而毅然反攻,先集中兵力在各地搜杀后金军,又出击辽东半岛取得了瓶山大捷,一度收复铁山、昌城,后又在鸭绿江实施水陆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明史纪事本末遗补》卷4“毛帅东江”里有记载,曰:“五战而五胜,……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

五、遭遇敌军主力,不伤分毫,全身而退!

【二十七日,毛文龙之三百兵於夜间前来,至耀州之南顺兑牛录住所之土墙下,欲越墙而过。时被村中三妇人所见,将车辕靠於墙上,由青佳努之妻执其夫之刀先行登上,另二妇亦相继登上,一同砍杀驱赶,迫使三百兵自墙上跳下,皆逃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丁卯之役中,毛帅不需要任何救援,任何一兵一卒的来援,都是对毛帅英勇部属的侮辱!

当时,大明王朝整个军事将领的调派都是错误的,以个人对明史的研究,我认为正确的布署应该是这样:

任命:

毛文龙为大都督统帅明朝所有军队。

孔有德为皮岛总兵牵制后金后方。

尚可喜为大凌河总兵。

耿仲明为锦州总兵。

吴三桂为宁远总兵。

馋嘴肥猫为大明王朝全军的丞相总军师。爵:献土王,万户,秩九千石。



这个阵容太豪华了!


馋嘴肥猫1

“丁卯之战”是皇太极即位以后对朝鲜发动的一次进攻。当朝鲜李朝以及驻扎于朝鲜的东江总兵毛文龙,分别向朝廷发出要求策应的文书,可是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却依然按兵不动,他当时提出的理由是后金虽然出兵朝鲜,但并非是全部主力都开赴朝鲜,在后方依然留有重兵。

袁崇焕不愿意出兵策应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当时正在修建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等城池,他希望当后金在朝鲜用兵之时把这些城池都修好,并且以“议和”作为“缓兵之计”来麻痹皇太极,不过也有人指出其实皇太极是以“议和”来麻痹袁崇焕,这样他在朝鲜用兵就可以尽遣主力了,于是所谓“缓兵之计”是“谁”缓了“谁”的兵又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从“战略意图”上讲,皇太极的目标是要迫使朝鲜退出包围后金同盟,并打击毛文龙的东江镇,为了实现这个意图,他必须对明朝施以“缓兵之计”,从而有效阻断明朝对朝鲜可能的策应。而袁崇焕的意图则是抓紧时间修缮大凌河、小凌河、锦州三城,而为了这些城池的修筑,他甚至可以放弃友军和盟友,这在他的奏报里有所体现。“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袁崇焕利用“议和”麻痹了皇太极,为城池的修筑争取了时间,而对于朝鲜和东江镇的损失则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在皇太极打着“议和”的幌子,遣使来宁远大行“缓兵之计”的情况下,袁崇焕这番说辞就显得很笨拙,被后金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自知。毛文龙虽远在朝鲜但却一针见血的戳穿了对后金的伎俩,他指出后金的后方兵力空虚确是事实,而皇太极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的攻击东江和朝鲜,就是因为袁崇焕在“议和”所以拒不捣虚、而且占尽先机。

  当时,皇太极挥师直捣宁远、锦州,袁崇焕这才醒悟,发现自己完全被动了,并亲口承认他的“缓兵之计”被别人给看穿了,皇太极占尽先机。此时他还感叹皇太极是“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由此可见,袁崇焕确实步步被人算计,而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还有卯之役袁祟焕不出兵帮助部分是两个人的私怨,不然毛怎么会被崇焕矫诏杀于双岛。

在大敌当前袁祟焕表现的无大义,保守,消极!此外,明军此时已经基本丧失了野战的能力和勇气,所以他也有无奈之处。而毛文龙‘'职惟知尽忠报国,决不肯偷身自免!”他亲冒矢石,身中数箭,犹死战不退!在毛文龙的激励下,东江健儿人人奋勇,与后金军舍身搏斗,鲜血染尽三千里江山。

袁崇焕被杀也不算太冤


蓉儿376

明朝末年,党争剧烈。袁崇焕就后来就死于阉党分子诬陷迫害。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崇祯14年,周延儒为了复出接受了阮大铖赠送的万金,作为活动经费。但阮大铖作为阉党分子,东林党人都不接受。马士英不是阉党分子,跟周延儒的关系也很好。后来马士英当政之后,周延儒有一个弟弟家的亲家的亲戚,找到马士英,马士英对这个周延儒家的亲戚赠送了大量金钱,又封官又改名。马士英对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说的。阮大铖被江南的士大夫们视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为阮大铖当年当时曾经背叛出卖过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们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后来阮大铖企图缓和双方的关系,比如他出钱3000两白银给侯方域去为李香君开苞,侯方域已经答应和解,但李香君坚决不同意,阮大铖就构陷罪名准备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后来还是被阮大铖关了起来。这就是明朝末年的党争。对于马士英大家都没有意见,都愿意接收马士英。开始的时候,大家对马士英的印象还很好,不少人还认为他是于谦再世,能救民于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当马士英把的妹夫越其杰派到开封去担任河南巡抚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意见,尽管越其杰先前因为贪腐被处理过。本来,马士英是的把河南巡抚拿给阮大铖当的,如果这样的话,阮大铖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似乎后来会少了很多故事。


e_listen141814398

袁崇焕进士出身,文人入伍,书生意气。明朝后期,文人从伍的也有卢象升,孙传庭都是!书生一腔热血,但往往又固执己见。在处理与毛文龙关系时,袁缺少大局观,两人关系很僵,你不鸟我,我还不鸟你哪!

毛文龙总兵,从武将级别来说,应该比袁略高,但明是以文制武,文官权力更大。毛文龙把皮岛建成独立天地,也不听袁指挥,两人过节越来越深,而且袁早有杀毛之心意,救他,不杀他就不错了。

因此,说起袁不出兵,实无战略眼光,书生气而已!


万里雪飘74

看看毛人龙的位置在那里,再看看袁崇焕的位置在那里,你就会问,怎么救援,怎么牵制。毛人龙那么丁点兵力,根本不需要清兵全力进攻,小小的偏师就可以对付。袁若举兵全力攻清,必被留守清军主力全灭。袁趁机修复一些边城,才是用兵正道。此时朝中有人责袁崇焕不攻清,予以牵制,根本不明白,此时,明军,处于弱势,守尚不足,何以攻!


安平144796971

谁说袁崇焕没有救援毛文龙?袁崇焕组织了一路救援, 走海路到皮岛, 船二十, 兵500。还有一路牵制, 精兵9000至大凌河安营扎寨, 但是被100个八旗兵夜袭, 认为是八旗主力到了, 惊慌失措大败而归, 退兵锦州。


手机用户6733570360

袁崇焕和毛文龙矛盾已久。个人认为毛文龙是袁崇焕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前期,袁崇焕确实是两袖清风,但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接任,改变了作战方法,导致袁崇焕作战失败,加上明朝朝中早已被清挑拨,使袁崇焕集团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从而不得不卷入了政治权力斗争中,毛文龙一直跟袁崇焕唱反调,也就是站在袁崇焕对立面,因此,袁崇焕见死不救,导致毛文龙被杀。


門三视话

牵制策应总需要远离自家城池,要是如孙承宗那样,关宁大军在路上遇到八旗一个牛录,被八旗老爷一百个青壮,二百老弱砍瓜切菜碾压了咋办?毛部当时是主要战斗力,上交人头战果远超其它全部明军,他都撑不住,其他人上来配合,这同给八旗送人头有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