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战时期的军队编制是什么?

浪人小贱

抗战国军编制问题,北大陈默博士有深度研究。我这里简略说一下,抗战国军主要有三次编制调整

1、战前的国军编制与军力

抗战前夕,何应钦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报告,其时国民党军(后文简称为“国军” )常备兵额计170余万人,编为182个步兵师及其他部队。

(德械师)

2、1938年编制

抗战一年表明,国军的调整师、整理师不适合抗战,所以在1938年2月和7月试行了两种编制,在1938年12月南岳军事会议上敲定。即:以军为战略单位,师一级编制改旧有的两旅四团制为三团制。

(1938年国军编制)

这一编制体系在1939-1941年的轮训中逐步推广。对国军的战斗力影响并不算大。原因就是枪炮装备很难配齐,形成事实上的战斗力。

如1个师的步枪数为2500支、轻机枪数为172挺、重机枪数54挺 、迫击炮数18门。

3、1941年编制

在38年编制推广的时候,一些将军们已经感受到其危害,尝试压缩部队规模来保持战斗力,即“精兵主义”。

到1940年,陈诚就批评三八年编制,1941年,在陈诚方案的基础上,军委会召开三十余次会议,敲定了编制。

新编制的3项原则:1.仍以军为战略单位 ;2.步兵师概须完备最低标准之防御力量 ;3.作战地形以山地为主.

(比较图)

这次编制比较比较符合实际,但没有推广开来。

4、1942年编制

这次编制全面推广,在一年内,77个军202个师都采用了新编制。1944年豫湘桂会战惨败,国军开始考虑新的编制调整。

其42年编制情况为

总结:

抗战期间,国军采用了38年、41年、42年三种编制,都在基于现状情况下如何更好的编组军队而取得最大战斗力,但事实证明装备不全,士兵信仰不足,编制上的努力并没法弥补战斗力的不足。

反观在北方山区作战的八路军在装备不足、编制混乱的情况下,却可以有出色的战果,根源就在于主席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战争毕竟是主观能动性很重要的产物。

参考文献:

陈默.发展历程、武器装备、作战体系:抗战后期国民党军中的美械部队[J].抗日战争研究。

陈默.艰难的演进——抗战相持阶段国军的编制嬗变(1939—1944)[J].抗日战争研究。

陈默.抗战初期的国军整理:部队的整补扩充和新编制的形成(1937—1938)[J].抗日战争研究。

陈默.全面抗战前(1928-1937)国民党军队的编制演变[J].军事历史研究。

陈默. 战前国军的整建——以编制为中心。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共182个步兵师,编制有下列几种情况:

1、调整师,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根据德国顾问建议设置的标准德械师,编制为

师司令部1,步兵旅2,步兵团4。师部直属骑兵连1,炮兵营1,工兵营1,

通信兵营1,辎重兵营1。人员编制11423员名(野炮挽马师)、11579员名(山炮驮马师),配备骡马2381匹(野炮师)或2324匹(山炮师)。装备野(山)炮12门,小炮24门,82迫击炮24门,重机枪74挺,轻机枪336挺。

调整师分两期共编练了20个(包括教导总队),但即便最完整的教导总队也缺编一个卫生连(教导总队直属分队比普通调整师要多,普通师没有卫生连),其余师缺编更多,大多数是缺重火力和特种兵。

原本还打算在调整师基础上加以充实,编练整理师,其特点是直属队更庞大,特种兵和重火力更多,但截至抗战开始一个也没完成。

2、甲种师,即根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编遣会议决议设置的三种师编制之一种,为三旅九团制。这种规模的师为数极少,且基本上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抗战前夕大多被分拆或升格为军,如原东北军105师是东北军中唯一的甲种师,西安事变后就升格为49军,下辖105、109两个师,共四个旅、八个团。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战正式开始时中国正规军中已无甲种师了。

3、丙种师,同样根据民国二十六年方案设置,为两旅四团制,这实际上就是德国、日本流行的“方块制”,因系清末编练新军以来中国习用的编制方式,所以在抗战初期成为标准编制,即便德械调整师,严格说也是装备较好、直属分队较多、重武器和后勤部门较充实的丙种师。同一方案设置的三旅六团乙种师,在当时是过渡形式,到抗战时已基本没有。

4、新编/暂编军,这些要么是杂牌,要么是新成立的部队,其编制五花八门,师以下有辖旅的,有辖支队的,也有直辖团的,但原则上也按照二二制来编列,即每个旅/支队两个团,每个团两个营。

此时国民革命军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新编/暂编军相当于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为三三制,以军为战略单位,军辖三师,师辖三团,取消旅,军辖骑兵、炮兵各一团,工、辎、通、特各一营,师、团两级也直辖多少不等的分队,但实际上这些直属部/分队和特种兵要么缺编,要么有名无实(比如八路军及其师旅直属的炮兵团/营很多最初连一门炮都没有,有的骑兵营、团只有十几匹马,其实是顶着骑兵编制的步兵)

民国三十年改将步兵军分加强、普通两种编制,加强编制的军直辖三个步兵师和炮、工、通、辎、特各1营,骑兵1连,师、团两级直辖分队和二十七年制相近(每团增编一连迫击炮),普通编制的军,军直属队只编一个特务连,师、团两级直辖分队较加强编制略有精简。这个新编制一是为适应内陆山地战需要,二是前一种编制不合实际,必须调整——事实上即便这种新编制,一线部队也往往做不到。

民国卅一年(1942年)再度调整编制,仍然分加强、普通两种,加强编制每个军辎重营改为团,并将原属师一级的迫击炮分队拆散下方到团,普通编制则取消师、团两级炮兵分队。这种编制强化了精锐部队基层兵团的单位战斗力,却把非精锐部队弱化为不堪一击的炮灰。除了八路军、新四军外,军事委员会能够指挥的全部77个军、202个师都改用了这一编制。

上面说的是师/军两级及以下编制情况,军以上编制则十分杂乱,有路军、军团、集团军、预备军等,理论上都是临时机构,路军、军团、预备军理论上直属军事委员会,而集团军之上则设战区(1937年设,后多次增设、改划),1938年起在部分方向设行营,统一指挥一到几个战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鉴于抗战胜利形势已渐明朗,国民革命军在战区之外成立了四个方面军(第一卢汉、第二张发奎、第三汤恩伯、第四王耀武),下辖集团军、路军、军和暂编师等,这四个方面军是总预备队,也是准备投入大反攻的预设机构,不担负防区防御任务,他们中除第四方面军抗战最末期投入雪峰山战役外,大多用于战后接收和境外受降。


陶短房

正规编制是战区-集团军-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大致是这样。有些特殊情况,比如第18集团军直接下属师一级单位。另外师旅这2级作战单位比较奇怪,曾经出现过一个师下属2旅4团、2旅6团、3旅6团、3团制这几种情况。

其中战区作为最高建制,由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到1945年时国军共划分12个战区,战区司令长官通常为上将(二级、一级)。下一级是集团军,集团军通常由集团军直属部队和3个军组成,集团军司令为中将或上将。军一级为集团军下属单位或者由战区直属,通常编制军直属部队和3个师,军长为中将军衔。师为国军基本作战单位,下属师直属部队核2个旅或3个旅或3个团,师长为少将或中将军衔。旅一级比较特殊,开始由师下属,后来经常以独立旅的形式出现由军或者集团军直属,旅长为少将军衔,少部分上校军衔。团一级由师下属或旅下属,通常编制团直属部队和3个营,团长为上校军衔,少部分为中校。营一级由团下属,编制营直属部队和3个连,营长为少校军衔,少部分中校军衔。连一级由营下属,编制3个排,连长上尉或中尉军衔。排由连一级下属,编制3个班,排长中尉或少尉军衔。班为最小作战单位,一个班由10个人组成,班长中士或下士军衔。

最后,特别是地方部队,实际编制与预定编制根本不一样,有的吃空饷,有的私下扩编。就比如亮剑里面楚云飞358团虽然是一个团,但是拥有多达5000人,比一个旅还要多。有的大量部队人数根本不够,存在缺编的情况。


雏菊西瓜Peterpan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抗日军队的编制体系大致以1938年的武汉会战为节点,分为两个时期。由于抗日军队的构成非常复杂,既有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实力派军队、杂牌军,也有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有在敌后作战的游击部队(如忠义救国军、部分东北军和西北军等),所以编制并没有彻底标准化,仅能以国民党中央军和“中央化”的杂牌军为基准。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复杂的军事形势)

第一时期,抗日军队的序列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辖十大战区;战区下辖军团(兵团、路军)级编制;之下分别是军、师、旅、团等战役或战术单位。比较显著的特征第一是甲种师有旅级建制,第二是军团级建制的称谓比较混乱,既有新军阀混战时期的“路军”,也有临时组建的“兵团”。

比如授予红军的番号起初是原广东军阀的“第八路军”,有薛岳在兰封会战中指挥的“豫东兵团”和武汉会战中指挥的“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还有在淞沪会战中开始组建的胡宗南“第十七军团”等战区以下、军级以上的正式编制;兵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台儿庄战役中,汤恩伯的第20军团是中央军嫡系,辖三个主力军8万余人,而西北军余部庞炳勋的第3军团则只有五个团1万余人。

(抗日战争初期的战区划分)

战区的划分之前有专文回答,当时日军的主要进攻区域是华北和淞沪,因此根据兵力布署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蒋介石的军委会将全国划分为十大战区,根据战争紧迫形势的不同,华北和淞沪最先组建第一(华北大部)、第二(山西、绥远)和第三战区(淞沪苏浙)的指挥机构,稍后成立第五战区(山东、江苏),直至十大战区组建完成,期间略有调整。

第二时期,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双方都有时间坐下来对军队的序列和编制进行调整,蒋介石在衡山召开“南岳军事会议”期间,一是军事总结和检讨,一是整顿部队的序列和编制,由于日军已经攻陷相当地区,则首先对战区进行了调整,与日军对峙的主要战略方向上,江南有顾祝同的第三战区(苏、浙、赣南),薛岳第九战区(湖南和赣北),张发奎的第四战区(两广),宜昌失守后,又成立了陈诚的第六战区(鄂西),同时增加了两个游击战区(冀察和冀鲁)。

(各战区主官变动情况)

调整重点之一是将所有的“军团、兵团、路军”全部更换为“集团军”编制,第八路军更名为“第18集团军”(二战区),汤恩伯军团更名为“第34集团军”(五战区),罗卓英指挥赣北的“第19集团军”(九战区)等等;集团军下辖军,军下辖师;重点之二是取消了野战部队中的旅级编制,以使战役指挥更加顺畅和灵活。

以中央军第74军王耀武的51师为例,淞沪会战前由乙种师(三个团)升格为甲种师,辖两个旅(151旅和153旅)四个步兵团及师直属队,南岳军事会议后取消旅级,变成师直辖三个步兵团和一个“野战补充团”,所属的步兵团数量仍然是四个,但旅级编制已不存在;作战序列划归第10集团军指挥,不久改编为“攻击军”后成为军委会直属(第1军、第2军、第5军和第74军)。另外增加了“委员长天水行营”和“委员长桂林行营”两个战区以上的机构,事实证明纯属多余。

(第二时期的编制举例)

巧合的是,日军随即也将主力师团的两旅团四步兵联队的“四单位”编制,调整为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的“三单位”编制(双方都在师级司令部设置了步兵指挥官一职),看来旅级建制在战争中确实影响到了指挥效率,中日双方不约而同进行了编制修改。

到抗日战争末期,为了配合滇缅反攻和美军在华东沿海登陆(未实施),军委会又成立了“陆军总司令部”,以何应钦为首任陆军总司令,将西南地区的主力部队跨战区组建了四个方面军,分别是卢汉的第一方面军、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和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方面军下辖集团军,不过这一编制存在时间较短,日本投降后不久就取消了。同时增加了孙连仲第十一战区和傅作义第十二战区。

(军委会委员长、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和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篇幅所限,不作细节展开,军委会--委员长行营--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的指挥体系,是抗日战争中后期的标准序列,军以下部队编制则基本调整为“三三制”。


度度狼gg

二战时期的中国军队,虽然装备非常落后,但是编制体系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化。


此时的中国军队,基本的战斗序列都已经按照军师来进行编制,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即使是八路军和新四军,也依然只是一个军的编制,并没有玩出什么花来。

一般来说,一个军是一个高级战略作战单位,而师是基础战略单位,这一点在国军身上尤为明显。他们的调动和进攻,基本上都是以师作为单位进行编成。由于人数上较少,共军没法像国军那样以师为单位作战,但是基本上以团为单位还不成问题。



在当时,一个国军师整编大概有九千人,其战斗能力大约能和日军一个大队打个平手。一个大队,也就是一个营。这绝不是瞎说,纵然是著名的昆仑关之战,日军自己都承认是一场大败,杜聿明的最精锐的第五军也就只能战胜一个旅团而已。


青言论史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进行改编重组,因为之前体系太繁杂,有中央军,各地方军还有共领导的武装。整编后其国民军事委员会下设12个战区,战区为司令长官部,担任司令长官的都是国军大员,各地军阀统领,衔级一般为上将。

战区下辖若干个集团军,集团军最高首长称总司令为中将军衔,如张自忠为59军军长后为33集团军总司令,中将军衔死后追晋上将衔。八路军方面,朱德为第八路军军长兼十八集团军付总司令,老蒋为其晋中将衔,其它共方干部有左权,周恩来等六七人为少将。

国军各部虽都统一编制,但因其派系众多,人员,装备,素质都参差不齐,中央军最为齐整,军官清一色军校毕业,装备精良当然是相比其它各派系军队而言,粮弹军饷基本保障供应,兵员也比较充实,一个师有9千至1万1千人左右,通常为集团军下有两三个军,每军3师9团编制齐全,还设有独立炮兵部队,战车部队及骑兵部队。而其它各派系军阀组成的战区,集团军就要差很多,装备较差,兵员不整,一个集团军下设两个军甚至一个军若干个师,一个师多为六七千人,少的只有三千多人,能够集中主力独自作战的只有桂军,川军及晋绥军,其它的只配分散配属各部,而杂牌军也只能担当最艰苦最危险的作战任务,如阻击掩护中央军撤退,固守据点和城镇等。

杂牌军中装备相对好点的是晋绥军,他们有相对齐备点的军工体系,装备基本能自给自足,滇军,他们自筹军备,从法国比利时能购得一些装备。桂军,川军就差多了,甚至许多士兵都穿着草鞋。而最可怜的是东北军与西北军,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一直不受老蒋及国民政府的待见,被折散使用,总是承担最艰难的战斗任务而根本少有补充,几被老蒋贬为自生自灭的角色。

八路军方面,初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编制,每师辖2旅4团,每师一万一二千人左右,加上总部直属部队共计四万五千人,这是老蒋及国民政府承认的属国军系列部队,老蒋提供枪弹军饷,军饷原则上是士兵每月两块大洋,高级军官每月五块大洋。但这个供给随着战爭的深入,至39年就完全停止了,八路军完全靠自己,自筹粮弹供给。随着八路在敌后不断战斗,扩大地盘,建立根据地队伍也不断壮大,建立起了多个军区,下辖二级军区及军分区,每个军区及二级军区和军分区都有自己的直属部队,他们是不为国府承认的,没有正规编制,不象那三个正规师有什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七七二团什么的,那属于国军正规系列,而八路自行发展的就只能叫独立团,新编团,如新一团新二团,还有八路军某某挺进纵队,支队等。一般讲,八路三个编制师属直属总部的机动作战部队,其它各部都为各所属军区军分区指挥调动。


wang_H

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战区(战区以后又有所增改)。第一战区,以蒋介石为司令长官,下辖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团军,分以宋哲元,刘峙,卫立煌三将为集团军总司令,三支军拥步骑工炮三个军团,十一个军,计为庞炳勋第三军团,,孙连仲第一军团,刘茂恩第十三军团,宋哲元第二十五军,冯治安第二十七军,万福麟第五十三军,吴克仁第六十七军,郑大章骑三军,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商震第三十二军,曾万钟第三军,李默庵第十四军,檀自新骑四军,马占山挺进军,合三十六师,七个旅,四个团,负责平汉,津浦两线正面主战场作战。

第二战区,以阎锡山为司令长官,……负责晋,绥,察侧背战场作战。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负责苏,浙地区作战。第四战区,以何应钦为司令长官,余汉谋为副司令长官,……负责闽,粤地区作战。第五战区,蒋介石兼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负责山东地区作战。

五大战区以外,又成立四支预备军。第一预备军,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白崇禧为副司令长官,……皆由桂军组成,驻屯两广。第二预备军,以刘湘为司令长官,邓锡侯为副司令长官,……皆由川军组成,驻屯四川。第三预备军,以龙云为司令长官,薛岳为副司令长官,……驻屯滇黔。第四预备军,以何成溶为司令长官,徐源泉为副司令长官,……驻屯湘,鄂,豫,皖,赣,陕各省区。

另外,还有青海马家军,合编为第十七集团军,分驻甘,宁,青三省。红军各支军,编成第十八集团军,以朱德为总司令,下辖三个师,分以林彪,贺龙,刘伯承为师长,预定开入山西,纳入第二战区序列,参加华北会战。第十八集团军又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以上是抗日战争初始时的中国军队的编制,以后随着战事的发展,战区及军队编制有所改变。

欢迎点评。


WM晓奇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党军共有182个步兵师、58个独立步兵旅、43个独立步兵团;8个骑兵师、5个独立骑兵旅、4个独立骑兵团;2个独立炮兵旅、15个独立炮兵团、13个独立炮兵营;2个独立工兵团;3个交通兵团;2个通信兵团;11个宪兵团、2个宪兵营,总兵力约202万人。

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了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国抗战的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在军事委员会之下下设战区,战争初期设立了第一到第六共六个战区,并划分了作战区域,在战区之下还有兵团、集团军、军团、军、师。因此,从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到师一级的作战单位,一共要经过6级的指挥机构,师以下就是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

国民党对军队进行了两大调整,一是师长以上军官必须由军事委员会任命;二是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军为战略单位、师为基本作战单位,其中师分为调整师和整理师两种。调整师就是甲种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整理师就是乙种师,下辖2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在编制上除了使用军事委员会规定的番号和编制结构外,其他的编制、名目一律不承认,而且少将军衔以上的的军官统一由中央授衔,此举加强了非嫡系对中央的凝聚力。

1937年12月之后又增设了两个战区,到1942年全国共有12个战区。1938年国民党召开了南岳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颁发了新的战斗和编制序列,同时继续整理、补充和训练全国军队。1939年之后,国民党军撤销了兵团和军团,战区下辖集团军,集团军下辖军,军下辖师。同时在师之下废除旅的编制,师直接下辖团。


历史军魂

民国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民国的军事编制非常混乱,堪称世界最乱、更换最频繁编制:最大编制为方面军、战区、行辕、保安总司令部、绥靖区、剿总司令部为战役最大军事编制(相当于西方集团军群编制);其次为军团、第某路军、集团军、兵团等(相当于西方集团军编制);军又分为普通军、新编军、整编师;师分为普通师、新编师、整编旅。在抗日期间,主要军事编制为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编制。
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为总司令,设陆军部、海军部掌管行政,参谋本部掌军令。北洋政府同设陆海参三部。并设陆军训练总监, 掌陆军教育 训练。1919年设航空事务筹备处,1921年改称航空署,掌管空军。1927年奉系控制北洋时,将陆、海、参部和航空署合并为军事部。北洋军阀政权从未完全控制过全国军队。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设立军政部。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设军事委员会,辖参谋部、秘书厅、海军局、航空局、军需局、政治训练部等机构。北伐战争开始,又设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会内各机关改署总司令部。



1928年撤销军事委员会,政府主席兼任三军总司令,并在行政院内设军政部掌军事行政,后改为为海军部;航空署分出,为航空委员会。而政府主席之下又设参谋本部和训练总监部。1932年,重设军事委员会,由其委员长(蒋委员长称呼的来历)统率全军,辖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等机 关,并指导行政院属下的军政部、海军部。

抗日战争中,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率部,中央各军事机关皆归其统辖。1946年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国防部隶属于行政院,内设6厅12局,又设参谋总长,向总统(最高统帅)负责,下辖陆、海、空军及联合勤务等4个总司令部,全国军队统一编入战区:




  1.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辖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共计十二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独立骑兵旅及其他直辖部队。
  2.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辖第五集团军曾万钟部、第六集团军杨爱源部、第七集团军傅作义部、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兼)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共计三十二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3.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辖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五集团军陈仪部、第三十二集团军上官云相部,共计二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4.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辖第九集团军张发奎(兼)部、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第十六集团军夏威部,共计八个步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5.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辖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孙震部、第二十九集团军王瓒绪部、第三十三集团军张自忠部、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廖磊部,共计二十六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6.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辖第十七集团军马鸿宾部、骑兵第七集团军门炳岳部,共计六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及其他直属部队。
  7.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 ,辖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第三十集团军王陵基部、第三十一集团军周曇部、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部,共计五十二个步兵师及其他直辖部 队。

  8.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辖第十六军董钊部、第二十七军范汉杰部、第九十军李文部,共计九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直辖部队。
  9. 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辖第五十七军缪徵流部、第八十九军韩德勤部、游击总司令沈鸿烈部,共计七个步兵师及其他部队。
  10.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兵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部、第九十九军朱怀冰部、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部,共计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及其他部队。

烟酒阁大学士

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武装力量鱼龙混杂,编制不统一,大概有国民党领导的中央军、地方军还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东北抗联等等。

国共合作开始后,由国民政府军委会统一整编国内各武装力量。由于战局瞬息万变,不少武装力量没有完成整编就开上了战场。

从七七事变开始直到武汉会战结束这一阶段中国军队很多部队依然沿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甚至军阀混战时期的番号和序列。

这一阶段全国按地域共划分为第一、二、三、四、五战区,下辖若干集团军、兵团、军团、路军、新编军、预备军、军,再下面就是师—旅—团—营—连—排—班。总而言之是部队中高层一级建制称谓相对杂乱,兵力数量也相对不统一。

1939年武汉会战结束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军委会开始根据敌我双方战场态势和各部队现状重新整编部队。

首先是战区从5个增加到10个,战区以下基本以集团军为主要称谓,先前的兵团、军团、路军全部整编为集团军,集团军下辖军,军辖师,师以下各级称谓不变,同时在沦陷区组建游击军,长江沿线还组建有若干江防军,建制相当于军一级。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各根据地广泛设立师旅一级的军区、团一级的军分区,统一领导区域内的武装力量。

战争末期,随着滇缅战场的开辟,国民政府又成立了战区一级的中国远征军和集团军一级的中国驻印军。同时为了配合远征军作战和美军登陆中国,军委会成立了“陆军总司令部”,将西南地区的若干部队整编为战区一级的4个方面军,按序号分为第1、2、3、4方面军,下辖若干集团军和军。至1945年8月,中国军队编为12个战区、4个方面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