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声线”还是“刺耳”?教你如何纠正和走出声乐误区

这是“声线”还是“刺耳”?教你如何纠正和走出声乐误区

当我们评判一个歌手的唱功时,“声线”确实是一个常用的评判标准,顾名思义声线像一条“线”一样贯穿了整首歌,整个声区,达到完美演绎歌曲的目的,也有的把声线称为 声音的“芯子”,但什么是真正能达到我们轻松完成一首作品标准的 “声线”呢?

其实我们,包括很多歌手在追求演唱的声线时,很多都走入了误区,误以为清晰的声线就是“集中”的声音,集中是没有错的,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应该把声音“集中”在哪里?集中在嘴巴里?集中在鼻子里?这些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集中”吗?这样出来的声音确实是一根窄窄挤挤的 “线”,这种所谓的“声线”在中低音时听起来好像还不错哦,很清晰的哦,但到了副歌高音声区需要我们渲染情绪、抒发感情更加放出来唱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会感觉嗓子越来越憋,很挤,这时想换个舒服的位置唱,已经来不及了,大多数人撑不住,就会转假或者破音。

当然,很多明星在演唱的时候,即使是用错误的方法,都可以完成演唱,因为嗓子本钱是非常好的,但对于嗓音条件不是很好的人来讲,这无疑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错误,其实真正的“声线”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在正确的轨道里自然压缩出来的,是一个结果,建议大家去听一下花花,萧敬腾的“声线”对比一下杨宗纬,李健的声线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大家仔细分辨一下。这个是很考大家的分辨力和听力的哦,大家也可以留言发表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哦!

那么如何能找到这个正确的轨道呢,划重点来啦,大家首先一定要摒弃我们说话的胸声位置,不要用这个位置去唱歌;第二 不要提喉; 第三 不要鼻音;第四 不要失去压缩;第五 不要咬字乱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