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我的微信最近频现“修行”这个词,为此,我的个别微友对此颇有微词,说“你身为教育工作者,为什么经常说 ‘修行’这个词,甚至还‘灵魂’这样的字眼,这是宗教用语,这是唯心的。”说实在的,我不知如何回答。首先,我给大家说明,我不是宗教徒,我们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但我对每一个真正的宗教,当然不包括邪教,都饱含敬仰之心。对自宇宙中的任何发生,任何生命都饱含敬畏之心。

我想,我的这些微友他们可能还没有懂修行,也不懂真正的佛法或宗教。

我今天给各位,尤其是父母或将来要为人父母的人讲的修行,是指发现并明晓包括生命在内的自然宇宙存在、运行的规律,通过关系认知自己的心。在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这个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孩子,看见自己,通过与孩子的关系找回自己,找回灵魂深处的自己(本来的自己)。

家庭教育角度的父母修行,我的理解有三个层面:

  • 一是修心,这个层面是理念和意识的层次,是前提和基础;
  • 其次是修身,修身的核心说的通俗点就是好的行为习惯;
  • 三是修学,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这三个层次做好了,打通了,其实孩子是不需要被教育的。

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第一部分:修心

孩子的成长进程,首先是父母的修心过程。因为,父母的心就是孩子的未来世界。

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只有我们看到了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心,我们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要义,才可能去探索教育的本质。

至于为什么孩子的成长教育,为什么首先要从父母的修心开始?

如果我们连自己心的方向都是错误的,那我们如何引领我们的孩子前进?如果我们自己的心都装满着恐惧、焦虑、哀怨、不相信、不自信,那我们如何将阳光普照给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心,我们一定看不到孩子。如果看不到孩子,那孩子就没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哪有什么爱,哪有什么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但作为父母和教育从业者的我们,应该修行什么?

我认为首先是认知,修正见。错误的认知就如同心中的魔鬼,它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功利的教育思想和作为,其实就如同教育的魔鬼,它把我们引向了错误的方向,甚至把我们推向了地狱。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最大的鸿沟不是物质金钱,也不是学识人脉,是认知的差距。

生命的原本状态是自然生长,自由绽放;教育的本质是让其自己成长成为人,学习的本质是让学习者自己学会学习。(上次分享说过,学习者都是学习的欲望和能力的)

教育中的正见,其实就是对生命和教育本质的认知和践行。一旦有了正见,我们就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时刻保持觉察,时刻能管束自心,时刻能修心养德。否则,我们就会偏离本原。偏离了本原,我们就看不见了美好,恐惧和控制就会随之而来。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控制就是剥夺孩子的成长权利,控制就等于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控制,从最根本处说是自己对自己不自信。

控制的结果就是无尽的痛苦,彼此无尽的痛苦。你如果管他吃饭,他觉得吃饭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学习,他觉得学习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无节制、无底线的控制还会导致孩子思维和行为能力的退化。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孩子父母的心被功利的浮尘蒙蔽。他们看不到本质,找不到方向,你看不到美好,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内心。

教育进程中,修心的过程其实就是觉知生命、觉知教育的过程。

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其实都十分短暂,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教育专家后才要孩子,做不到也非常不必要。只要我们的心修好了,我们就会找到正见,有了正见,我们就会知晓生命与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人的生命的本质在于经历,在于自我成长,在于寻求内在的自由、快乐和幸福。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人,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父母修心,主要是探寻正见的过程,是探寻孩子成长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关系的过程。这也是对自己的觉察,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我们对生命和教育的理解就会有多深。

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第二部分:修身

所谓的修身,我理解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要做好孩子的正向榜样,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力行。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最核心、最经典、最有用的我觉得就是

“言传身教”这四个字。

修身首先是自省的习惯,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有句话我特别喜欢。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具象表现,基本都是父母作用的结果。尤其对孩子表现出的一些不好的东西,父母首先应该反躬自省,而先不是责怪孩子,更不是责怪环境或体制。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所有的“成就”和“付出”都会印在孩子的身上。“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展现得一览无余。父母的喜悦、平和,孩子会及时反馈在身上,但冷漠、抱怨、控制等负面的影响,往往孩子会因为恐惧先深藏在内心,长久发酵会慢慢放大。

为人父母,我们要时刻自省自己的行为,要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为了不教”的目的。你不运动,凭什么要求孩子运动?你不读书,凭什么要求孩子读书?你天天刷手机,孩子为什么不能玩游戏?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通常孩子会按照父母做的做,而不会按照父母说的做。

如果父母知行分裂,讲再多的道理,结果都是零。

其次是运动的习惯:运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不爱运动了,一定是父母的示范出问题了。

为什么要把运动单独拿出来说,我觉得这是当前孩子成长中最为最为重要的问题。不运动,成为了众多孩子的常态,也成为了很多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有家长说,就是孩子不爱运动,因为电视、电脑、手机等诱惑太多了。但听起来似乎有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我们回忆一下,是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基本都特别爱动,都特别喜欢探索?那为什么后来就不愿意动了呢?

作为父母的我们想一想,孩子让我们带他下楼玩一会,你总是以各种理由给拒绝了。周末的时候,孩子想去郊游,想去参加与同学或小朋友的运动聚会,你又给拒绝了。久而久之,孩子还会与你一起运动吗?还会给你提要求吗?

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根植于父母的带动和引领。父母喜欢运动,定期与孩子一起运动,长期下来,您会发现诸多的惊喜,不仅是孩子,父母成人也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和变化。不仅身体强壮了,而且情绪也好了,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还有就是读书的习惯:读书是高贵灵魂的举措,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捷径。

有家长说了,我一直读书啊,为什么孩子就不喜欢读书呢?其实,你只关注到局部,只看到表像。读书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内容到形式样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小的时候,孩子可能需要妈妈读给孩子听,这时候内容和形式基本是父母说了算;当稍微大的时候,他可以自己选择,自己阅读了,这个时候,父母需要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阅读读物了。

家长认为要读有用的书,要对考试有利;想想,让您读不喜欢的书,您愿意吗?孩子喜欢童话,喜欢图画读本,喜欢的书读很多遍,这有错吗?这和我们家长经常玩牌、打麻将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非要追求有用呢?

孩子成长进程中父母修身的过程,其实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尤其是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过程。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其实就是亲子关系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的性格,进而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父母的修身过程,尤其在孩子的童年时代修身,它会奠定孩子的生命基础,对孩子后来的学习、事业,婚恋、家庭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其实拼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能力。

第三部分:修学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修学,不是指单纯的学知识,学技能,而是系统深入地学做人做事、学宇宙万物的规律。

有人说,“教育孩子,拼的是孩子的爹妈”,某种意义上说,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我认为,这里的拼,拼的是父母的认知,拼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力和人生感悟,拼的是自我学习的能力,拼的是父母的人生积淀。为人处世我上个部分已经讲了,这个部分主要讲父母的自我学习能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在不断加大,不断地加大。每个人都可能说出很多的理由,什么体制不公啊,什么环境不好啊......不知有多少人能意识到是因为我们不爱学习导致的结果呢。

最近微博、微信上疯传过这样一个帖子:在学校里、图书馆或在其他学习场所的都是开宝马、奔驰的人,在游戏厅玩通宵基本都是骑自行车、登三轮车的人。

我不好评述这种现象的背后深层原因,但这的确是事实,且这种情形还在蔓延着。

有人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众多母亲连字都不认识,但也能教育出非常优秀的孩子。说得好,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我们要明白,知识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文化和修养。封建社会的父母不识字,但有些文化和信仰渗透到了她们的骨子和灵魂里,如“忠厚传家远,诗书教子长”、“人敬我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唯有读书高”等为人处世之道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信仰。我非常为之骄傲,但现在的社会这些都没有了!

许多父母,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事业以后,便放弃了学习,放弃了自我探索,他们认为已经“圆满”,其实,他们走进了人生的“舒适区”,如果不能继续走出,他们慢慢会给搁置在那里。他们选择的舒适的窝,安逸的路,其实是人生的断崖。为什么,因为,孩子成长的责任他们还没有做完。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地走出舒适区,不断地去冒险和迎接挑战。”如果我们不再继续学习,继续探索,其实我们就是在抗拒成长。我始终认为,人生中,本该拼搏的年龄您择了安逸,其实您选择了提前终止人生。

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的心,保持一种空杯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孩子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