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的婚姻,我最不應該跟妻子爭吵

愛情可以超越國界,也可以超越物質。但在兩個完全文化背景不相同的環境中的戀愛,意見分歧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才能保持平衡?我想這需要不一般的智慧。你說是嗎?

我是一名戰地記者,有一次遠赴伊拉克作戰的新聞採訪。在這次充滿硝煙的旅程中,我邂逅了同樣是戰地記者的女朋友安娜。

跨國的婚姻,我最不應該跟妻子爭吵

我以為這是一段跨越地域的愛戀,終將成為生命中最亮的閃光點, 然後現實和理想還是有一點差異的。 我們結婚了,沒有太多的繁雜程序,也沒有大擺酒席的浪費鋪張,我們始終相信,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個形式。

甜蜜的日子總是易過,隨著兒子向洋誕生,我們之間開始有了分歧。 也許是文化差異的原因吧?安娜對於任何事物的看法比較較真【按我們的說法是認死理】,而我總喜歡中庸之道,追求平衡,適可而止。

兒子向陽感冒了,按我們中國的傳統方式。我一般就是跟他熬點薑湯,用熱毛巾敷一下頭,然後靠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便安全戰勝感冒。【我的觀點是孩子儘量不要吃藥打針。】

而老婆安娜的想法與我全然相反,隨便一點小毛病,她總是比較誇張,動不動就抱著孩子上醫院看病,吃藥打吊針。因為這件事情,我們有了第一次爭吵。

我們傳統的認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是結束能力最快的時候。所以我跟他報了音樂班、繪畫班以及跆拳道。我也知道這樣孩子稍微有點累,可也是為了培養孩子以後有一個興趣愛好,長大以後有立足之本。

而老婆安娜這次跟我的分歧更大,她認為我們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管得太多,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孩子跟你應該像自由的小鳥,讓他在無憂無慮當中飛翔。 為各自的理念不同,也不知道爭吵了多少次。

跨國的婚姻,我最不應該跟妻子爭吵

最近的爭吵就是因為兒子向陽的語言問題。也許是兒子與安娜接觸的比較多,所以他的英語說得比較滑溜,而漢語就有點停滯不前了,結結巴巴的表述不清楚。

我當然想把這個語言問題糾正過來,然而安娜組織了我。說無論英語還是漢語,讓孩子自由選擇,我們做大人沒有過分干涉的權利。這我就不願意了,生在大中國,連漢語都講不好,這不是丟我祖宗的臉嗎?

這次的爭吵非常激烈,甚至有刀戈相向的跡象。安娜哭了,哭得非常傷心。向所有悲憤中的中國婦女一樣,甩給我兩個字:“離婚…”

跨國的婚姻,我最不應該跟妻子爭吵

…………………………………………我發現一個問題,就算再恩愛的夫妻為了孩子也會發生分歧。當然婚是不那麼輕易就可以離的,我選擇了妥協,因為我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愛情。也能體諒我親愛的安娜嫁到異國他鄉時的孤獨和無助。雖然意見有分歧,但我們一樣還有幸福和甜蜜,我愛你,安娜。 #心晴計劃#

大家好,我是隨性詩人蘇癲子,期待您的關注,也願意聆聽您的故事,如果您願意傾訴?請與我私信聯繫,我將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