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國富論》

農業分工低於工業分工的緣由


就農產品來說。從莊稼的種植、澆水、施肥到最後的收穫。幾乎是有同一人(同一批人)完成的,很少有將種植與其他環節相互割裂開來的情況。就製造業而言,生產普普通通的農具時,皆是由一個環節到另一個環節相互買賣而形成的。

亞當斯密認為:

1.農業的性質與製造業不同。

2.不容許做那麼細緻的勞動分工,也不容許將一種工作同另一種工作截然分開。

第一句話:農業和製造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天時。農業受到氣候的因素影響較大,製造業受到氣候的因素影響很小。這是他們的性質使然。

第二句話:製造業以生產農具為例。如果你是生產農具工廠的老闆,你的供應商材料最近質量比較差,那麼你就會換另一家供應商。製造業能做這麼細緻的分工,源於雙方的利益關係雙向透明。如果你是農場主,莊稼的種植、澆水、施肥和收割,都不要使用同一批人。如果哪一年莊稼損失了,農場主是無法準確的追究哪一批人的責任的,造成的後果就是哪一個環節都可能偷懶。這應該是作者的本意。

200多年以來,最富強的國家仍然無法使農業生產的環節產生分工,我們不得不佩服亞當斯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