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被讚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先驅者,開闢了大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把新的古文語言技巧引入詩壇,增強詩的表達功能,糾正了大曆年間以來的平庸詩風。但,就是這樣一位大文豪,

其發家之道卻是撰寫墓誌銘,甚至被稱為“古今墓誌第一人”。

前半輩子的人生就一個字:“慘”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韓愈寫墓誌銘,在當時揹負了很多罵名,可即便如此,他也要從事寫墓誌銘這一副業,其中緣由除了抹不開面子、藉著給死人寫祭文罵活人外,還因為他實在是窮怕了。

韓愈出身於一個官宦世家,門庭顯赫,其父韓仲卿曾官至秘書郎。按道理來說,在這樣一個優越的家庭,應該會擁有令人豔羨的童年生活。然而,韓愈出生後,韓家人就像中了“噩耗”一般,接連逝去。

韓愈出生不久,母親便撒手人寰;三歲那年,父親驟然去世,家道中落,韓愈只好由大他30歲的兄長韓會撫養;十二歲那年,撫養他的長兄也英年早逝。至此,韓家只剩嫂子鄭氏和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侄子韓老成了。

好在寡嫂賢惠善良、性格剛毅,真心把韓愈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育,可生活條件所迫,韓愈跟著寡嫂鄭氏顛沛流離,兩人在宣城過著避難的生活。在寡嫂獨自撫養下長大的韓愈,卻

在25歲那年再一次面臨生離死別,親如母親的寡嫂鄭氏也去世了。

原是家境優渥的公子,卻經歷現實的一次次打擊,最終淪為宣城一個被一日三餐所困擾的孤苦無依之人。曾經一身傲骨,卻只得一身狼狽,想來,韓愈心中會是怎樣的憤懣,對成功的慾望也因此日漸種在了韓愈心中。

韓愈從小刻苦讀書,19歲時便開始了他的科舉之路,然而,科舉考試也沒有韓愈想象得那麼順利,連續三次進士考他都名落孫山。韓愈25歲時第四次應舉才中進士,但進士只是身份而不是官,想做官還要再過吏部的博學鴻詞科,韓愈又連續三年應博學鴻詞科,都沒有中。他又三次上書宰相求官,也沒有得到。

韓愈在科舉考試中連受重創,從貞元二年到貞元十一年,前後近十年,韓愈七次科考、六次落榜。科舉考試的屢屢失敗加劇了韓愈的貧窮,其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長達十餘年的求官曆程後,貞元18年,韓愈終於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年34歲。

不僅如此,正式成為朝廷命官之後的韓愈在44歲以前數次被貶謫,一直徘徊在縣令等芝麻小官的職位,工資很難支撐他一家老小的生活。可以說,韓愈雖然一開始出身名門,但是他的大半輩子都處於貧窮之中,嚐盡了人間窮苦。

開創第二副業補貼家用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韓愈的作品 《馬說》

一次又一次親人離世,一次又一次名落孫山,仕途之路又一再受挫,且一家大小的生活需要維持,這使得韓愈越來越明白金錢的重要性,壓力之下,韓愈選擇開闢一項副業來改善生活。這時候,就連韓愈也沒想到,這份起因有點難以啟齒的副業,後來居然因緣巧合成為了他在文學上的另一個成就。

唐代當時流行喪葬墓誌銘的社會風氣,希望死者“永垂不朽”、家族名聲能夠流芳百世,寫墓誌銘的情況非常普遍,很有市場。長安城裡請文人雅士為已故親人撰寫碑文、祭文、行狀、墓誌銘,成為風尚。有錢有勢的人家,更是講究請有名望的文人士大夫撰寫墓誌銘,故為人撰寫墓誌銘所得“潤筆費”相當可觀。

雖然韓愈當時科舉和仕途都不順利,但是他寫作方面的才華卻早已遠近聞名。加上他在職期間廉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對寫墓誌銘作者“才”和“名”的要求,韓愈都符合了,於是他很快便在寫墓誌銘這一塊成功入行。

韓愈才華橫溢,墓誌銘上乘之作很多。當時的達官貴人都喜歡請韓愈執筆,有的甚至非他不可。也因此,韓愈的“潤筆費”水漲船高。寫一篇墓誌銘,其收費動不動就是"馬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這相當於今天一篇軟文就換一輛跑車,且是頂配版的。另外他也收現金,比如"絹五百匹",當時的絹是有貨幣功能的,五百匹絹值好幾百貫錢,比基層幹部一年的工資還多。

韓愈在墓誌銘圈內風生水起,50歲時,他接了一個大單——給唐憲宗李純立碑。公元817年,唐憲宗派裴度、李愬平定淮西叛亂後,唐憲宗李純下詔刻石立碑,記此大功,欽點當世文壇領袖韓愈撰文。平定淮西意義非凡,實屬“元和中興”的頭等大事。韓愈不敢怠慢,冥思苦想。以他的曠世文才,竟然花了七十天才寫成《平淮西碑》這一千多字的碑文。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平淮西碑》後世重刻版

碑文一上來就歌頌開國初期高祖、太宗的英明,然後痛惜到了中期“相臣將臣,文恬武嬉”,造成藩鎮割據之勢,然後筆鋒一轉,讚美當今唐憲宗的偉大,以堅定的意志調兵遣將平叛。其中突出了後來任宰相的韓弘,韓弘自然大喜過望,韓愈因此額外得到了絹五百匹作為潤筆費,相當於大約10萬斤米。

可韓愈為人有一大特點:耿直!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開始為了能夠快速招攬到生意,韓愈對寫墓誌銘明的定價並不高,而且對前來邀請的家族沒有門檻限制。因此,由於價格低廉,物超所值,韓愈的生意源源不斷,無意之間搶了很多“同行”生意。

但“行有行規”,韓愈定價太低,接收生意來者不拒,對每個逝者都誇讚不已,業績及口碑極好,引得當時很多以同樣方式賺取外快文人的嫉妒。當時許多人諷刺他賺死人錢,稱其“諛墓”,嘲笑他對著墳墓也能阿諛奉承。因為這件事情,韓愈“腹背受敵”,不僅在外被外人罵“諛墓”,在內還被自己的弟子也嘲諷。

當時韓愈有個奇葩徒弟叫劉叉,起初韓愈因為喜歡他怪僻的作詩風格而收他為徒弟,又可憐他流離失所將他收留在家中。然而,劉叉看到韓愈因為幫別人寫墓誌銘不僅再次名聲大噪, 而且家裡經濟也逐漸寬鬆了,因此嫉妒不已。他將韓愈家中錢罐子裡的錢拿走來大半,並留言道:“反正這些都是你靠死人賺來的不義之財,倒不如救濟我算了”。劉叉拿了錢就跑,只留下滿心鬱悶的韓愈。

不僅如此,因為耿直,韓愈有時候書寫的墓誌銘可謂“事無鉅細,什麼都呈現出來”。

有一次,韓愈為一個叫王適的讀書人寫墓誌銘,居然把人家年輕時騙婚的事情也寫進去,而且還詳細敘述來其中的過程。雖然到最後,韓愈還是將這件事寫為了當時讀書人極為勵志的一件事,但總讓人覺得哭笑不得。而那個被韓愈坑了的王適也因此留名百世

雖然韓愈寫墓誌銘承受了許多非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因為撰寫墓誌銘使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且這一副業賺的外快大大遠超出他的本職俸祿。

劉禹錫曾說,韓愈當時寫一篇墓誌銘可以達到“一字之價,輦金如山”!相較之下,他那點俸祿也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兼職徹底點亮第二寫作技能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韓愈畫像

雖然韓愈一開始寫墓誌銘的主觀目的是為了賺錢,但這並沒有妨礙韓愈的文學事業,相反,還為他在文學上添加了一項成就。

韓愈文筆優美、赫赫有名,求其寫墓誌銘者眾多,他為人寫墓誌銘大約80篇(存留下來的),其中有不少名篇傳世。著名的有《柳子厚墓誌銘》、《送孟東野序》、《貞曜先生墓誌銘》等等。

其中,韓愈為親侄兒所寫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於形式,他採用與死者對話的方式,邊訴邊泣,吞吐嗚咽,交織著悔恨、悲痛、自責等種種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間作無窮無盡的長談。明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中對此評價:通篇情意刺骨,無限悽切,祭文中千年絕調。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祭十二郎文》部分內容

韓愈作為“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恢復古人質樸自由的行文風格,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夠倡導世人在寫作形式上不再被呆板的格式所拘束。這樣的創作追求,造成了韓愈為逝者撰寫點的墓誌銘不同於那時候普遍的樣式。

韓愈力求突破當時朝廷對墓誌銘形式單一且呆板的限制,使每一位逝者都能得到一份“私人定製”的墓誌銘。也因此,韓愈的墓誌銘成為當時獨一無二的的風格,很難被人模仿。同時,受韓愈本身懷才不遇的情緒影響,他的墓誌銘通常刻畫的都是懷才不遇的讀書人形象,因此引起了古今許多文人墨客的共鳴。

在著名的《劉子厚墓誌銘》中,韓愈就用了將近六分之一的篇幅來諷刺當時落井下石、趨炎附勢的小人:誒,有些人到了困境的時候才能看出他的節操和義氣。那些平日裡看著相互仰慕討好、一起吃喝玩樂的人,儘管平時好像志趣相投、忠肝義膽,但是一遇到哪怕是小小的利益衝突,都能夠翻臉不認人,甚至下井落石。

後人大讚他“奇崛”、“他人無此”、“祭文退之獨擅”,曾國藩也贊他“韓公如神龍萬變,無所不可” 。 他所寫的墓誌銘被歸納成如《韓昌黎文集》等書籍,流傳百世,而那些依然被保存在泥土深處的真跡也還在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存在。

結語

倒黴了半輩子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竟然是靠寫墓誌銘白手起家的

韓愈出身名門,卻遭遇親人離世,生活由富裕跌落到貧窮,明明才華橫溢卻總是懷才不遇。他前半生窮苦,不僅要為仕途奔走,還要為了生計操勞。但是無論在哪一方面,他都沒有放棄過最初的原則,憑藉著一股“率真”和努力,最終成為天下文人所崇拜的對象,官居禮部侍郎之位。韓愈靠著自己一步一步從底層重新走上原本屬於他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