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莎劇腔的“杜甫”貢獻了什麼?

疫情之下,莎劇腔的“杜甫”貢獻了什麼?

疫情之下,莎劇腔的“杜甫”貢獻了什麼?

放在平時,BBC如果播出一部介紹杜甫的紀錄片,人們至多把它當作一次中國文化知識普及。但在傳染病大流行的人類危機時刻,一切的意味就豐富了起來。

這部近日在BBC-4播出的紀錄片名叫《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它是拍給英語世界看的,卻激發了中國觀眾高漲的熱情。咱們的“詩聖”被外國人推介,而且把他和西方人最尊崇的莎士比亞、但丁相提並論,自豪感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播出時機:眼下西方世界對待中國的態度又開始微妙起來。

中國比其他國家地區更早進入抗疫狀態。中國人的苦熬給世界爭取了時間,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後,中國也積極支援他國、投身全球抗疫。但來自西方世界的反饋,卻不盡然友好。小到戴口罩,大到防疫措施,乃至病毒來源,奇談怪論讓人哭笑不得。誤解、歧視和偏見,都有加深的傾向,中西方的關係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張力。在部分西方人士眼中,中國是“異數”,是一片他們無法理解、也難以認同的土地。

在這樣的氛圍下,《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堪稱一股清流。

《杜甫》看待杜甫、看待中國文化時的眼光是平視的。中國人看這部紀錄片,很容易找出“低級錯誤”,也會因為某些細節感到不舒服。比如講到唐明皇和楊貴妃時所配的畫面看得我直納悶,這兩個人物明明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吧?再比如表現《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時,那個舞劍演員的妝容打扮,有刻板印象之嫌。但總體而言,《杜甫》並沒有淪入基於西方優越感的“東方主義”,而是站在一個比較客觀角度,談詩歌,談歷史,談杜甫個人的命運,談他在危機之中的沉浮。這種敘述方式,是中西方觀眾都比較能接受的。對著鏡頭解讀杜甫的專家,既包括中國人熟悉的西方漢學家宇文所安,也有來自中國的文學教授,不難看出其中平衡中西方視角的意圖。

和近兩年西方團隊創作的其他中國題材紀錄片不同,《杜甫》關注的重點不是現實議題,而想借由一個代表中國傳統理想的大詩人,理解並幫助西方人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

看得出,主持人邁克爾·伍德對中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充滿好奇,他尋訪杜甫坎坷人生中停留過的地方,所到之處,總不忘把鏡頭對準當地煙火氣繚繞的市井生活,熙熙攘攘的行人,古蹟景點的遊客。在杜甫草堂,伍德採訪的一個老年中國遊客讓人印象深刻,他操著一口相當熟練的英語,讚揚杜甫愛國、關心窮人疾苦。

伍德並不是用書生鑽故紙堆的方式去拍《杜甫》的,他試圖尋找杜甫與我們當下生活的關聯。老實說,這一點他做得不夠成功,但這背後的眼界和胸襟,已經足夠了不起。他真誠地想要更深入地瞭解中國,他鏡頭下的中國人、中國日常生活靈動有生氣,看不出多少獵奇的味道。

我覺得《杜甫》更重要的貢獻,是“求同”。

紀錄片中,“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朗誦的英譯版本杜詩貫穿始終。這是讓中外觀眾都耳目一新的地方,但有些中國人對此不太滿意。為什麼呢?無非是我們耳朵快聽出繭來的觀點:英文翻譯難以傳達古典詩歌的韻味。詩不押韻,聽不習慣,加上麥克萊恩一口莎劇臺詞腔,這個“杜甫”陌生得讓人不敢相認。我倒不這麼想。《杜甫》裡的杜詩翻譯得相對直白,但所用譯本較為忠實地保留了原詩的意境。再則,莎士比亞悲劇中的悲憫氣質、對人世的洞察、對命運的嗟嘆,和杜甫的詩難道沒有相通之處嗎?

在我看來,對杜甫莎劇化的演繹,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拉近了西方觀眾與杜甫之間的距離。偉大的心靈、璀璨的藝術,在重新詮釋之下,跨越了語言、種族的界限,在精神深處實現共鳴。

類似的苦心與巧思,也在細節之處閃耀。比如和專家聊到杜甫與李白的友誼時,伍德搬出了尼采美學中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類比李杜迥異的風格。再比如他提到杜甫對平克弗洛伊德的影響,還在背景音樂中取用了該樂隊名曲“Set the Controls of the Heart of the Sun”的一小段旋律。雖然這裡面或許有小小的偏差和誤會,這首歌的歌詞主要引用和化用的是李賀、李商隱和杜甫的“本家”杜牧的詩句。但像我這樣的偽搖滾樂迷,還是忍不住小小激動了一番。

《杜甫》的謀篇佈局、細節安排,都在釋放一個信號:中國不是一個遙遠、神秘、不可接近的國度。中西方文化之間可以找到互通的紐帶,彼此懂得、彼此信任。

籌劃拍攝《杜甫》時,伍德和他的團隊斷然不會料到新冠疫情的出現和蔓延,也不大可能想得到眼下疫情之下,人與人、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齟齬和裂痕會如此之深。伍德只是以一貫公正平和的態度,講述他的中國故事。說起來伍德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杜甫》之前,還拍過《中華的故事》、《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年初的時候伍德有了新職務,“中英瞭解協會”主席。

放在疫情的背景之下看,《杜甫》很有彌合分歧的意味。選擇在這個時候播出這部紀錄片,很符合BBC向來想要樹立的公正、自由的品牌形象。對追求共識、反對偏見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安慰。這其中釋放出的善意令人感動,但國內少部分觀眾竟然曲解了這份心意,叫人說什麼好呢?

誤解、偏見和歧視的一個重要源頭是不理解,更糟糕的是閉目塞聽、喪失理解的意願,只粗暴地把對方劃入“敵對”的陣營。在批判、指責之前,如果能靜下心來,誠懇地傾聽對方的想法、瞭解對方的文化與習俗,或許衝突與戾氣就能消弭許多。面對差異,我們都該拿出包容的心態,學著有遠見一些、格局大一些。

中國人多熟悉杜甫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類的詩句,大家隨口引用,甚至不會想起這出自杜甫。疫情之下,《杜甫》讓我們認識了不大一樣的杜甫,也打開了一種理解世界、包容差異的方式。

讓我們擯棄成見,和世界重新認識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