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防疫”升級 金融業迎來“零接觸”

“您好,為了防疫安全,請選擇免接觸支付方式,掃描‘二維碼’支付”。在山東濱州市一家便利超市內,隨著工作人員的提示,收銀臺前戴著口罩前來採購的市民們掃碼付款,秩序井然。

為方便市民無接觸式購物支付,恆豐銀行濱州分行與連鎖商超攜手,協助多家超市安裝支付系統,保障疫情期間支付安全。

數字科技“防疫”升級 金融業迎來“零接觸”

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看來,突發的疫情給倚重線下服務的金融行業造成一定衝擊,但這既加速了傳統金融向數字化經營轉型,又為新型數字科技應用到金融領域提供了契機。

疫情防控催生“零接觸”需求

上網多了,出門少了;“雲辦公”多了,扎堆跳廣場舞少了……疫情催生了“零接觸”生產、生活方式,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需要藉助更多創新“空中”金融服務。

光大證券分析師謝超表示,無接觸經濟、無接觸金融服務有助於緩解疫情對於消費的衝擊。一方面,在新經濟格局下,以機器取代人為重要標誌的無接觸經濟,有望逐步提高經濟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傳統經濟面臨疫情帶來的諸多挑戰,對於無接觸經濟而言,構成了某種發展機遇。

中國銀保監會此前曾發文表示:鼓勵(各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在全國範圍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

在謝超看來,金融業“零接觸”發展的含義有幾方面:一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支付、對公、信用卡面籤等服務要通過遠程化、“零接觸”辦公;二是銀行整體系統加速IT改造升級,解決效率及風控問題;三是對金融消費者而言,必須加快適應網絡支付、AI智能風控等技術帶來的新變化。

數字科技“防疫”升級 金融業迎來“零接觸”

傳統IT系統插上新技術“翅膀”

新需求和“無接觸”帶來的變化,倒逼傳統金融機構藉助新型數字技術加速謀求轉型升級。

早在2017年,華夏銀行就啟動實施了金融科技戰略。他們從客戶視角逆向評估業務全流程,重塑系統、業務架構,加強智能化基礎平臺建設、豐富企業手機銀行、個人手機銀行等線上化產品服務方案,搭建場景化內連外接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數據治理與分析應用。

升級不僅體現在硬件上。疫情來襲,銀行的業務諮詢量也不斷激增。如何確保坐席接通率?交通銀行金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行通過科技賦能,上線了95559客服居家坐席,滿足客戶需求。目前,交行所有線上客戶諮詢均由智能機器人應答,滿意度達98.68%。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文提出,疫情防控期間,銀行可在有效防控風險、準確識別客戶身份和開戶意願的前提下,探索綜合運用遠程視頻、人臉識別、電子證照等安全有效方式,通過電子渠道為單位辦理開戶、變更等賬戶業務。

目前,多數商業銀行都在加速升級IT系統,創新個人或對公用戶遠程服務,增強零接觸支付、智能客服應用;利用高新技術縮短審批流程,破解中小企業融資慢問題。

“未來,客戶‘非接觸式金融服務’需求或將成為常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監管部門的相關舉措顯然是結合疫情特殊性為支持企業快速復工復產而做出的有效應對,而從發展線上公司金融服務的角度,疫情結束後也可適當予以延續。

數字科技“防疫”升級 金融業迎來“零接觸”

新型數字科技是轉型“鑰匙”

“業務思路與技術思路如能形成統一,產品創新效率可實現翻番提升。”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副總裁、金融科技事業部負責人謝錦生認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面臨IT架構、產品和運營、場景對接等多方面挑戰,數字科技有望給金融機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技術+業務”一站式服務。

目前,中國銀聯已全面支持“非接觸”式線上辦稅,浙江的銀聯用戶還可以在雲閃付APP上享受更多便捷服務:雲閃付APP與“浙裡辦”政務服務平臺已實現對接,用戶完成信息註冊後即可在線辦理完成包括稅費繳納、學費繳交等187項非稅費用繳納業務,覆蓋浙江地區用戶政務服務及日常生活繳費的主要方面。

針對疫情之下金融機構復工的切實需求,京東數字科技也推出一系列復工產品包:疫情AI助手可以嵌入機構的APP或微信公號,及時更新疫情前沿信息;智能客服機器人可以實時更新疫情相關語料庫,代替70%至80%的人工接線及外呼工作;各類營銷工具和系統公開實踐課可幫助機構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看,數字科技新勢力有望為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業務”的一站式金融數字化解決方案,可幫助金融機構搭建彈性供給、靈活調度、動態計量的私有云,幫助金融機構搭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業務中臺能力,提升產品和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助推數字化轉型。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內容有改動)

數字科技“防疫”升級 金融業迎來“零接觸”

西安三元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產業規劃研究中心,依託集團十多年來在業界以“產業改變城市”為使命、以“政府部門、園區管委會”為服務對象、以“招商落地、產業聚集”為核心能力所積累的豐富的產業規劃、產業招商、產業運營經驗,持續專注於產業諮詢的實戰性與產業發展規律研究,聚焦於細分產業的研究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