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小女孩到派出所自首,怎麼回事?這樣的教育方式你認可嗎?

今天中國新聞網播報一條視頻:

一個9歲女孩到派出所“自首”,聲稱要“進監獄”,其背後原因讓民警哭笑不得。

01

座標:湖北十堰一派出所內。

人物:9歲女孩,民警。

事件:小姑娘自稱要自首,民警一本正經地打開視頻記錄儀記錄下了兩人對話的一幕。

小姑娘帶著哭腔說爸爸讓她來自首,原因是在爸爸不知情的情況下,往遊戲裡充了錢。爸爸知道後帶著她來派出所自首,讓她“進監獄”。

民警問:怕不怕?

小姑娘哭著說“不怕,做錯了事就要勇敢承擔!”

民警一番教導“做錯了事勇敢承擔是好孩子,但因為我是小孩子,不能在遊戲上花很多錢!特別是你花錢要經過父母的允許!”

最後該民警讓她當著民警的面向爸爸承認錯誤。哦,她的爸爸一直在派出所門站著。

民警又對小姑娘說:“如果再有下次的話,警察叔叔就不原諒你了!”

聯想近些年來,偷偷揹著父母在網上打賞遊戲主播的熊孩子不少。

網絡搜索能搜出一大堆來,有的是打​幾千元,有的甚至是幾萬元的打賞。

有的錢追了回來,有的根本追不回來。

9歲小女孩到派出所自首,怎麼回事?這樣的教育方式你認可嗎?

02

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會正確教育他的父母。

反過來,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靠譜的父母!

想起網上的一個故事來,

一位爸爸被老師叫到學校去,原因很簡單,孩子在學校經常動手打同學。

這位爸爸在老師面前覺得面子掛不住,就在辦公室抓住孩子的衣領怒道:

“老子平時怎麼教你的?不能打人?你說你都幹了什麼事……”說著,這位爸爸當著老師的面給了兒子一耳光,再打時被老師拉開了,老師苦笑:“如果您平時​不打兒子,相信你兒子也不會這麼打同學了。”

不信,你看,你品,你細品。

身邊的朋友家同事家的孩子身上及言行總是有著父母的影子,不是爸爸的影子,已經媽媽的影子,或者二者綜合了。

9歲小女孩到派出所自首,怎麼回事?這樣的教育方式你認可嗎?

一個朋友經常玩麻將,他家小孩子很小就會玩。

一個朋友經常網上購物,玩鬥地主,他家孩子沒事時也捧個手機在玩遊戲。

很多時候,家長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家長不愛學習一天總是在玩手機,還指望孩子能安安靜靜地捧本書在那兒看,那得多大的定力。別說沒有,少之又少。

孩子愛罵人多數是家裡有個罵人的成人。

多很時候,我們都把教育寄託給學校,社會,其實家庭對人的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需要陪伴的,最長情愛是陪伴。

曾經問過孩子一個問題:是要媽媽多掙點兒錢少些時間陪伴他,還是希望多些時間陪他少掙點兒錢。

孩子的回答沒有絲毫的猶豫,多些時間陪他,少掙些錢。

只有陪伴才能做孩子的朋友,才能知道孩子的心裡想什麼,他也會將心裡話跟你說,你才能隨時掌握他的動態,不至於出現都打賞主播好多回了,才發現錢少了。

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孩子的事,反​問自己一句:自己能做到嗎?


9歲小女孩到派出所自首,怎麼回事?這樣的教育方式你認可嗎?

03

為這位民警點贊,沒有不耐煩,而是一本正經地按照流程來,打開了執法記錄儀,想來這將是孩子一生的回憶,不知長大後,會不會莞爾一笑。

為這位爸爸點贊,沒有用打的方式,只是告訴孩子要為自己做錯的事勇敢地承擔責任。

就是不知道以後,大家都效仿這樣方式教育孩子,民警會不會很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