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人馬一體"?馬自達具有怎樣的駕駛樂趣?


號稱

說到駕駛樂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喜歡直線加速的快感,有些人喜歡彎道中的離心力,而我覺得駕駛樂趣在於能感受到這臺車的與眾不同,達到人車合一的境界,駕駛它可以讓我嘴角微微上揚,甚至開懷大笑。

號稱

說到這,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寶馬,畢竟寶馬對於駕駛操控這事兒研究的爐火純青,通過研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經過一系列的調教最終在失控的臨界點找到的駕駛樂趣。

號稱

其實還有一種駕駛樂趣來自於東瀛寶馬——馬自達

基於人體解剖的駕駛樂趣

號稱

馬自達認為一輛好的車,必須要能和駕駛員融為一體。所以他們探究駕駛樂趣時並不是向其他車企那樣研究三大件,而是通過人體解剖得來的。馬自達的工程師發現人體有個叫胸鎖乳突肌的肌肉,它控制著人體頭部的俯仰。當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只要小腿一伸出去,身體就會稍微前傾或是後倒,但頭一定是豎直的,就是靠這個叫做胸鎖乳突肌的肌肉完成的。

號稱

而且,胸鎖乳突肌的反應時間與邁出小腿的時間有0.2秒的滯後,也就是說,邁出小腿後0.2秒,胸鎖乳突肌開始控制人體的俯仰。

號稱

所以不管是踩剎車還是踩油門,0.2秒之內,我們的頭部一定會有一個習慣性的前傾或後仰的動作。馬自達要做的就是要用好這0.2秒,所調教出來的車輛,油門到輪胎的反應時間或者剎車到輪胎的反應時間正好是0.2秒。只要小腿一動,不管是踩剎車還是踩油門,0.2秒之內,車身和人體頭部正好是相同的工作時間,這就是馬自達利用人體工程學做到的人馬一體


馬自達的堅守

在這個無論排量大小都用渦輪增壓的時代,為何馬自達一直堅守自然吸氣引擎?

馬自達堅信就算用上雙渦輪,即使調教的再好,也不可能做到這0.2秒的車身動態反應時間,而且創馳藍天14:1的超高壓縮比和超過50%的熱效率轉換是其他車企所不能匹敵的

很多人都在唱衰傳統內燃機,馬自達卻用自己的堅守告訴世人:渦輪當道,自吸為王,車隨意動,人馬一體。


車隨意動

馬自達的研發人員認為車隨意動的操控必定與駕駛姿勢有著密切關聯。

號稱

應該讓駕駛者坐在哪個位置上?由於駕駛者的位置不同,發動機、車輪、座艙等汽車的構成也會發生變化。要做到"以人為本",油門、剎車、方向盤都應該佈局在更自然的位置上,操控也會更容易,更有助於提升安全性。


其次,現在信息化高度發達,讓駕駛者即使置身於車內也可獲得大量信息。如何讓駕駛者在確保行駛安全的前提下,既可掌控各類信息,又可專心駕駛呢?

號稱

馬自達的答案就是平視化安全概念座艙。在這一理念下,潛心研發劃時代的人機交互界面。我們每個人都會分心駕駛,也就是所謂的"意識偏離",比如在凝視某些事物時,如果附近出現了其他事物,我們本能地會被吸引,原因是距離太近了。同樣,我們也會本能地被刺激性強或者引人注目的事物所吸引。那麼馬自達的對策是對可能導致駕駛分心的因素進行了整理,明確地劃分了信息顯示區域。

號稱

具體而言,是將行車信息安排在駕駛者的正前方區域顯示,因為這一區域視線移動較少。而舒適性和便捷性信息則集中在儀表臺上方的中央顯示屏。在佈局設計時明確區分駕駛所需的必要信息和其他信息,從而避免駕駛者因不必要的事物分散精力。

由此看來,馬自達的人馬一體所具備含金量可真不低啊,包含了人體工程學、人機工程學等等等等高精尖的科研技術,在機械層面給予"時間節點",在交互層面給予"以人為本"。


人馬一體

馬自達所謂的人馬一體,是基於100年來對駕控的研究所研發出來的獨有的駕控體驗。是一種完全基於人體自然感覺的操控體驗,區別於德系車以機器為主的操控感受,駕駛者不是司機,而是掌控者。

號稱

當人車無間,默契相隨的時候,一種酣暢淋漓的駕駛樂趣隨之而來,讓擁車生活更加豐富,讓精彩人生更加閃耀


號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