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漫步:惠安縣文廟——石文化的歷史積澱(吳澄清)


史林漫步:惠安縣文廟——石文化的歷史積澱(吳澄清)


惠安縣文廟——石文化的歷史積澱


惠安縣文廟位於縣府之東,座北朝南偏西15度,東西寬27米,南北深105米,佔地近3000平方米;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置縣之初,經三易廟址後於元貞元元年(1295),縣尹趙仲臣仍遷建原址至今。


史林漫步:惠安縣文廟——石文化的歷史積澱(吳澄清)


歷朝幾經數次重建、重修,現存的啟聖祠、大成殿、兩廡、戟門、東西圍牆為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磚木石混合結構建築物,1979年公佈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元至正七年(1347)的石欄於辛丑毀於寇。牌門、照屏、欞星門毀於1969年,泮池同時被毀填為廣場。欞星門內改建為縣革委會食堂,後為縣幹部招待所接用,欞星門前為縣消防隊佔用並改建。1990年兩家撤出歸還縣博物館。

一、建造年代鑑定

明嘉靖《惠安縣誌》和清嘉慶《惠安縣誌》關於文廟的記載基本一致,自宋初置縣始建至清光緒十八年(189)重修的911年間,歷經重建,增建,重修幾十次中的重大鳩工九次摘述於

“元至正辛已(1341),尹吳傑拓大成殿,易磚以石”。1271年蒙古族入主中原,元朝只歷97年,民族矛盾尖銳,經濟落後,科舉之風不盛,不可能大規模高標準重建文廟,至正元年應是拓大大成殿之時,改磚牆為石牆,石柱是否當時更易尚難查據,“又六年,尹陸文類徙欞星門達於通衢,翼以石欄,為間四十又六,辛丑秋毀於寇”,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秋天,因寇患整座文廟俱毀。“越三年甲辰(1364),攝學事孔希文、王斌復作夫子殿庭,闢欞星門,取道中出,工未及竣而元亡”。明永樂四年(1406),知縣陳永年新殿庭,先欞星門,次戟門,內作泮池,左右為“兩廡”,續建了大成殿和欞星門,並增建戟門,兩廡、又開鑿了泮池;其重修文廟碑亭至今保存於文廟之東側,“宣德八年(1483),僉事魯穆移池於門外”。“十三年(1435),主簿閉禎重建大成殿”。七十一年後又一次重建大成殿,其因不明,可能是元將亡之際所建規制不孚眾望之故。“弘治十五年(1502),同知於茂改鑿舊泮池而大之”,“於茂就地擴大,即為今之殘存泮池。”嘉靖三年(1524),知縣方夔以興學為己任……先建大成殿,自兩龐、戟門以達欞星門,次作明倫堂……,皆撤舊基而新之。提學副使邵銳為之記,其碑陰刻邑人右都御史張嶽記之”。“嘉靖九年(1530),知縣莫尚簡拓東西二序及兩廊,石砌候道,長如其步之制,繚以周垣,為門譎設守者一人,於是學校之規制始備”。明嘉靖九年以後,《惠安縣誌》無重建、增建之記載,所列各次興工並無具體部位和內容,均屬局部性的修損、修朽、修蠹、修漏之“重修”,“修之”,說明現存建築物非明嘉靖九年以後所建。

現存啟聖祠、大成殿、兩廡、戟門的木構架構造簡單、粗獷,菜葉狀垂花筒和穿梁豎筒形狀與雕鑿工藝,與我縣北門現存的明代劉會(望海)府第基本相同。穿梁豎筒兩側下端形似月爪,線條簡單,相距甚大,與宋元工匠技藝相近。一般斗拱,木雕花卉,動物造型,簡樸明快,與精雕細刻的清代安溪縣文廟相異較大,證明了兩縣文廟不是同時代建造。大成殿前和戟門前各一對蟠龍白石柱,戟門前一對麒麟、鳳凰,大成殿中四根及殿前兩根的圓形石柱及其青石柱礎,戟門後和欞星門前後的方形白石柱及其柱礎,這些石構件的選材和雕鑿技藝,與毀於文革期間的我縣北門的明代李愷“天官大夫”石牌坊基本一致。

就建造時代背景而論,我縣歷朝登第為官以明代朝廷顯貴為最多,若無這些社會顯要人物從中倡助支持,相距六年兩次鳩工全面重建文廟並完成學校之規制的重大舉措,知縣欲行其事實屬難為。

據上史實,我縣文廟現存建築物,可鑑定為明嘉靖三年和九年先後重建和增建的歷史遺物,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二、石文化的歷史積澱

惠安是石雕、石材、石結構、石工之故鄉。古建築大量使用石材及其雕刻品,文廟歷史較早,惠安石文化在文廟中的歷史積澱非常豐富。

戟門前東西內側牆下的白石垛上,一對風凰麒麟浮雕,匠心獨具,線條流暢且深淺適宜,麒麟形象古樸、風凰展翼上空,意境高遠,是不可多得的古代石雕。

大成殿前和戟門前各一對蟠龍白石柱,造型簡潔,雲彩稀疏,龍體突出,盤態有力,質樸生動,古雅不俗,是明代石雕珍品。

各種規格石柱及其青白石柱礎,上下比例恰當:多數是上柱白石,柱礎青石,色調對比強烈。青石柱礎中的四周花鳥浮雕,神態逼真,質樸中帶有清雅,粗獷中露出秀麗,是我國古代石雕工匠的佳作。

文廟各種牆腳的特殊處理匠心獨具,磚牆下必有料石底座,混水牆下必有清水石牆面,以免水溼後損壞上部牆體。凡木柱下必有石柱礎,以免蟻害和黴腐上部木柱。

文廟中所用料石質地很好,無疵病,無風化,色差甚微。石材表面加工技術很高,尺寸嚴格,表面無凹凸,平直度好,稜角完整,接縫緊密,鑿孔準確,為我縣古建築中所用石材之冠,文廟所使用各種建材中以石材最多,使用範圍很廣,各種方圓石柱及其柱礎,木柱石柱基,木柱下部夾石,各部位廊沿石及其石臺階,殿前石拜壇,牆頭石座,各種牆下垛石,亂石牆體,內外大面積地鋪石,各種石面浮雕和小件石雕,泮池中擋土石牆、石橋、石欄,早被毀沒的兩翼石欄,重修石亭、石碑等等,所用石材種類、數量之多,遠遠超過當年我縣其他任何建築物。

文廟各種石構件用材尺度很大。大成殿中四根圓形石柱,直徑47.13公分,高4米80公分,重2258公斤,加工前毛重近3000公斤;殿前中部一條廊沿石長6米35公分,寬77公分,厚17公分,重2244公斤,毛重超3000公斤;欞星門前中部一條按原規格仿製的廊沿石長5米20公分,寬85公分,厚20公分,重2387公斤,毛重超3200公斤,各種牆下垛石的用材也很大。

這些大尺寸、大重量的石材,選材、開採、運輸、加工、安裝等各道工序,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都是非常不易的。歷史遺物尚存,事實無可非議,最遲歷史年代是明朝,我縣已具有很高的石材開採和加工技術。

來源丨《中國惠安石文化》


有趣,用料!有共同的記憶!感謝關注惠安文獻館!在時光流逝中,一起來留住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