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少年說:當今社會需要哪種“最”文化?

編者按:作者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概念——“最”文化,並將這種建立在比較基礎上的文化分為了消極和積極兩類。前者代表了膚淺、無意義,後者蘊含著進步的可能,而作者將進步的達成託付給了個體,希望通過個體的獨立思考,擺脫消極走向積極,進而實現社會進步。本文通過大量對前者“證偽”來體現後者的意義,在閱讀“證偽”過程中,所謂“後浪”的批判思維在其中展現。這種對商業主義和輿論之間關係的考察實際上已悄然觸及了傳播領域研究的議題。雖然作為中學生的少年派對此還未成認知體系,但已初具鋒芒。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高二楊雅婷

隨著“最”文化的普遍流行,其開始衍生出不同版本,涉及不同領域,內涵也有了不同的變化。有關於“最大份炒飯”“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等強調人多量大,大多數人風向的熱點話題;也有關於“最美鄉村教師”“最美村官”“最美逆行者”等強調社會正能量,傳遞社會中的溫暖和關懷的“最美”類話題。兩者之間,我更願意去讚美後者,而並非追求前者。

时评少年说:当今社会需要哪种“最”文化?

首先,“最”代表的是一個領域內能達到的極限程度,是一個修飾的形容詞,這種極限則是建立在不斷比較的基礎上。而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最”字的定義和對象都在時刻刷新更迭著。隨著信息量的不斷增大,人們被龐大的信息所包裹,只有足夠標新立異的事物和標籤才能抓住普通大眾的眼睛,才能成為人們所追捧的關注點。

因此,我想說“最”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風向,只不過風向本身的好壞,需要我們仔細冷靜下來去分辨。第一類最”文化讓我看到的是較為膚淺,沒有實際內涵的風向。它們往往只是通過一個響亮的名號來吸引大眾,利用瞬時片刻的大圍觀率所造成的熱點和爆火來單純地顯示出一些新事物新信息,這也通常被一些商業企業拿來作為一種營銷策略和宣傳手段。

因為短暫的吸睛力確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比較受歡迎,就如同“抖音”“微博”等碎片化的信息帶給我們片刻的滿足一般無二。或許隨著觀眾數量的增多,這種風向會逐漸上升為一個“熱點”話題,但它裡面所包含的真正內容或許是十分無味且膚淺的。而第二類所引導的則是社會上的正能量,利用我們身邊鮮活的例子,通過正確的風向引導來激發我們普通公民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從而達到提高社會素質水平的目的,這對社會有利無害,對我們自身修養也是一種提高。

时评少年说:当今社会需要哪种“最”文化?

3月7日晚8:00,最美逆行者花城廣場公信屏試亮燈。

其次,“最”字文化還代表著當前民眾的某種狀態。前文提到,“最”是建立在對比的基礎上的,攀比的心理人人皆有,更別說那些靠競爭才能存活的企業了。但是像如“最大份炒飯”此類“最”文化反映出來的則是追捧這種所謂的“文化”下的浮躁不安。

有了這麼一個標準,人們爭先恐後去爭奪那個“最”字的頭銜,而“最”的標準也就日益更新,更新的速度越快,人們也就更躍躍欲試,或許一些更為浮誇的行為和事物就出現了,而往往對於我們而言,越是標新立異的事物就越是容易吸引我們,就不斷在助長著這種浮誇風和攀比風的“火勢”。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或許等大家都清醒過來,才發現原來當初我們所熱衷追捧的東西是完全沒意義的。目前,社會更需要的是正能量的風氣,民眾更需要的是正能量的引導,傳播更需要的是正能量的話題。我們應該把關注點放在一些更有價值和意義的討論上,我們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和辨析,而並非盲目的追捧,更不能自己主動跳入一些商業手段的陷阱裡。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追求並讚揚富有“正能量”的“最文化”,不要被隨便一種風氣牽著鼻子走,我們應該學會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分辨出哪些值得我們去學習追捧,而哪些僅僅是一笑了之便足矣的事物。這對無論是社會還是個人,都是一種進步。

(原標題:我們需要讚美“最正能量”的“最文化” )

pick作者觀點還是另有高見

歡迎掃描圖片二維碼參與時評少年派

咱們筆下見

时评少年说:当今社会需要哪种“最”文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報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