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百花”為什麼不行?

這其實是一個挺大的話題,不僅僅侷限於“金雞百花”,而是放眼所有國內的電影節,我們分為“國際電影節、國內電影節、青年電影節”三個版塊,一個個來說。

第一、中國“國際電影節”

內地有兩大國際電影節,分別是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

“金雞百花”為什麼不行?

兩個電影節舉辦時間靠得非常近,北京國際電影節在每年的四月份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在每年的六月舉辦,中間五月份還隔著一個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其密度可想而知。

這導致一個什麼問題?在這幾個月的“電影節”季裡,明星們疲於奔命,尤其是大牌明星,因為國際電影節相互之間選片有點排斥,A類電影節基本上你參加了這個,其餘的就不會考慮你了。大家都想參加影響力更大一點的電影節,那影響力稍微弱一點的電影節人氣就會弱一點,這就導致一些電影節有時會自降身段去“求”一些明星來參加自己這個電影節,給自己增加分量和關注度,一個電影節去求人,最後多少有點“利益交換”,最後這獎項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了。

此外,中國的兩個國際電影節起步較晚,因此照西方几個大電影節影響力肯定相對弱,為了增加自己的關注度和“國際性”,從評委到嘉賓的選擇,到選片的口味和標準,都受西方影響比較大,加上評委很多是西方的,最後選出來的獎項,你說能多有中國自己的判斷和價值取向?

說得具體一點,電影是民族和文化的積累與外現,歐洲的電影有現在如此面貌的呈現,和它的文化傳統是有關係的,比如傾向於個人主義,自微觀入手,於一葉以知天地;而美國就顯得大大咧咧一些,更樂觀一些,商業性更強;這都是兩地人民長期積累的文化導致的外現,那到了東亞,這一塊應該是什麼樣的文化特點?

其實電影自一八九五年誕生起不過一百多年,是至今為止最年輕的藝術,但這也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最落魄的時段,自瓦礫堆出來,於強勢霸凌的西方有些仰視是正常的,但到了現在,大家又回到一個起跑線角逐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來審視自己的文化?如何更客觀一點、“三七開”的分析自己和別人的優劣勢呢?

我覺得鄰居日本因為經濟起步早一點,現在稍微找到了一點自己的風格,你去看日本電影,它現在是有一個整體風格的,而且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和價值觀,但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有了自己獨特風格,壞事就是,一旦一件事物趨於穩定,就證明它已經處於發展末端,沒有後勁和發展空間,就像現在日本的經濟一樣。

中國電影對自身風格的摸索尚在路上,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我們尚未定型,在摸索的途中容易被很多事情和聲音左右方向;好事是,只有在高速發展的事物才不會定型,充滿活力,這就證明它未來可期,大有可為,也象中國現在的經濟。

從文化自信的角度來看,任何事情都有其歷史淵源的,西方自一千多年的宗教“黑暗中世紀”以後,經歷文藝復興,實現了對“人”的重視,誕生了它們現在的文化藝術觀。

但中國是一個自古以來“不信天命”的民族,在幾千年前就開始治理洪水,“與天鬥”的民族;有著“愚公移山”堅韌不拔精神的民族;歷史上融合了百千民族,有著超強融合力和文化包容的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信奉宗教,她創造了“儒家文明”這一入世的社會哲學,更加彰顯“人”作為主體,積極改造世界和個人命運的人生價值觀;

這些都是我們的特點和優點,我們應該以此去指導我們未來去評判藝術的標準,不應該盲目的被西方帶跑了。說實話,西方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但有很多其實也是糟粕,我們要帶著客觀的眼光去看待、選擇,然後走我們自己的路。

回到我們的電影節,綜上所述,我想總結了一下,關於中國的“國際電影節”,最主要有兩個問題:

  1. 從“術”的層面,重合率太高(有點重複建設),資源分散,沒有集中力量辦大事
  2. 從“道”的層面,還是應該建立中國自己獨特的價值和藝術主張

不過相對來說,中國的國際電影節,相比於後兩種類型,問題還是少一點,只是需要調整。


第二、中國“國內電影節”

中國最有分量的國內電影節,應該是金雞、百花、華表。“華表”是政府獎,因其特殊性,不是我們這次討論的範圍,主要說一下相對大眾一點的金雞和百花獎。

我們分幾個方面說:1、舉辦頻率;2、舉辦地點;3、評選機制;4、舉辦時間;5、視覺包裝。

“金雞百花”為什麼不行?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海報,嗯……

1、舉辦頻率

金雞和百花獎原來分屬於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後來兩個獎在二零零五年合併了,變成了一年頒一個,單年頒“金雞”,雙年頒“百花”。為什麼合併?我沒有去深究,但大家覺得這種結果是什麼?

我覺得,就是缺乏權威

一個獎,今年有,明年無,今年是這種評審制度,明年是那種評審制度,它的恆定性在哪?

而且它會混淆降低觀眾對品牌的識別度,你能想象如果“麥當勞”和“肯德基”合併了,但又不想丟掉其中任何一個品牌,於是它們就決定每年換招牌,今年叫“麥當勞”,明年叫“肯德基”嗎?

“金雞百花”為什麼不行?

也不是不可以

2、舉辦地點

它的舉辦地點也不固定,在二零一九年以前,由各個地方申請,誰給的條件好一點就去哪,去年佛山,今年甘肅,明年福建,後年在哪不一定,飄著,這給人什麼感覺?

我感覺,就是沒有尊嚴

奧斯卡誕生都快九十年了,總共只在六七個地方辦過,從二零零二年開始,一直在“柯達劇院”舉辦;戛納,每年都在戛納的“電影宮”舉辦,現在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地、流程也都基本固定下來了,在慢慢形成自己的傳統,但我們這兩個分別成立於一九六二和一九八一年,有著四五十年曆史的老牌電影節還在四處“流浪”,讓人心疼。

場地固定有什麼好處?這就像每年過年要回家一樣,一個最好的“國內電影節”就是這個國家電影人的“家”,每年大家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回來聚聚,評評獎;對觀眾是一次文化的饕餮盛宴;對聚行業之力塑造一個文化品牌,宣傳本國的文化,則是一個窗口。

從觀眾心理學的角度,固定時間地點有利於形成一定的傳統和視覺記憶點,任何東西用久了就成了“經典”,就像春晚一樣,沒準能成為伴隨一代人或幾代人成長的時代記憶,金雞百花做到這一點了嗎?我覺得做得還沒有春晚好。

我參加過一次金雞獎,由於舉辦地是一個欠發達地區,說實話,當時的“體驗感”很差,電影節所呈現出來的整體風貌和視覺形象,和其他電影節比起來,都不要說其他國際和外國電影節了,就照國內的上海國際、臺灣金馬、香港金像獎都差很多。

從平面視覺體系的呈現(海報之類)、舞臺設計、頒獎流程、明星參與度,都感覺就是一……都不知道怎麼說了,反正不像一個誕生了六十多年大國老牌電影節應有的氣派和威信,你哪怕復古一點也行啊,沒有。

至於什麼原因,我覺得和舉辦地總變有一定關係,因為每次的承辦方不一樣,所以電影節的呈現水平,就根據承辦方的品味、能力、財力、經驗的差別,忽上忽下,或者乾脆就沒怎麼“上”過。

為什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覺得跟財力有很大關係,金雞百花的融資運作模式可能還不夠現代化,或者說還沒找到自己最好的方式,所以只能通過這種“運動戰”的模式,尋找願意“接盤”的地方,這是生存之道,但也是質量堪憂的原因,最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越不注重這些細節,質量就越差,越差就越沒人關注,越沒人關注,融資就越成問題。

自從去年金馬獎事件後,現在主管部門決定從二零一九到二零二九年,把金雞獎暫時固定在廈門,連續舉辦六屆(隔年一屆)。但我個人覺得,這是個權宜之計,是根據當下特殊情況來的,如果將風物放長遠,從金雞百花和中國國內電影節的長遠建設來看,以後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下次會講到。

3、評選機制

金雞百花采取的評選方式,一個是專家評選,一個是大眾評選。

實事求是的說,金雞百花這些年為什麼在觀眾心裡沒有“存在感”了?是因為它在電影業內也缺乏公信力。為什麼缺乏公信力?

舉個例子,其他大電影節大家都看過吧?如果電影被提名了,各個提名者都興奮的趕去坐在下面,緊張兮兮的等著頒獎人頒佈,得者封侯、歡呼,敗者失意,明年再來。

但金雞百花什麼情況?

每年大部分獎項獲獎者都會提前知道(因為主辦方怕對方不來),所以其他提名的人都愛去不去,去了也是給別人當“託”,所以這就導致電影節“門前冷落鞍馬稀”,其他電影節的紅地毯都是明星璀璨,但這兩個電影節,能來幾個大明星都要放頭條作為噱頭了。

而且金雞百花經常產生“雙黃蛋”(就是一個獎兩個獲獎者),這種結果就意味著背後有人的“力量和因素”在搞“平衡”,而不是靠票數和數據產生的相對客觀的結果。

聽說金雞百花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二頒”,就是一個獲獎人一般情況下,只獲一次獎,頂多兩次(為數不多,好像只有潘虹、鞏俐、馮小剛極少數人獲得過兩次),看起來是為了普惠更多的人,但是公平性呢?獎不是應該靠實力去獲得嗎?而且你想,如果一個導演和演員獲過一次獎以後,短時間內是不會再得了,那人家後面再去的動力在哪呢?去當頒獎嘉賓?

(以上具體可百度搜索“細談電影金雞獎之前世今生,當真比不上港臺的金馬獎和金像獎麼?”)

橫觀奧斯卡,很多著名電影人都是N次提名,N次獲獎,那是靠實力,靠數據票數,業內沒人有什麼意見,倒是“雙黃蛋”這種內部平衡和操作的產物,在損壞電影節的公正性。

說到評選機制,我們分析一下。現在世界電影節領域大概有三種評選機制:

a、“票選制”

這是我取的名字,案例就是“奧斯卡”評選機制,它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約九千二百多位專業評委(二零一七年數據),通過提名和終投兩輪票選出來的,選出來的結果絕對保密,由“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封存,直到頒獎典禮再公佈(前面說的二零一六年辱華事件,就是奧斯卡主辦方讓幾個亞裔孩子扮演所謂普華永道的“會計”,諷刺亞裔只是算術好,古板無趣,代表西方社會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感興趣可以百度搜“今年有多少名新成員加入奧斯卡評委陣容?”

上面這種機制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專業,一個是數量。

專業,就是能擁有奧斯卡投票資格的人,都是十年內活躍在工作一線,或擁有大量優秀作品、獲過很多獎項榮譽的人,才擁有投票資格;

數量,就是有來自於全世界各地約九千多名專業人士來參與投票。這種方式有個好處就是,在行業內部,具備比較高的權威性和公平性,投票的都是公認的專家大佬,而且有一定數量,最後靠數據說話,而不是“一言堂”或“人為的平衡”;

b、“評委制”

現在戛納、上海、北京、等國際電影節,或象金馬這種有一定特殊性的、國內跨地區的電影節,大多采用這種評選方式,就是每年都會選出一個“專家評審團”,由幾位有公信力的電影人組成(一般是七八個),再選一個評委會主席,最後由這個評審團選出每年的獎項。

按道理,金雞也是這種評選方式(人數稍多一點,近期能達到二十幾個),但它的問題是公信力上,很多評委雖然也都是有威望的老藝術家,但是近十年都沒活躍在電影一線,近期沒有有影響力的作品,不為觀眾甚至業內熟知,其公信力自然打折扣。

而上述一些國際電影節正好相反,他們選的評委一般都是在近期有過上佳成績的電影人來組成評委團,在業內有一定人望和說服力。

而且這種幾個或十幾個人的評委制度,我覺得更適合“國際電影節”的評選,並不適合“國內電影節”的評選,因為國際電影節涉及到溝通成本甚至是不同國家行業工會的原因,人越少越好操作。但國內電影節,是一個國家電影工業體系和行業集體意願的體現,自然是覆蓋的行業越全、參與的人越權威,且有一定數量級,才好,才具備權威性和公信力;

c、“大眾投票”

案例就是“大眾電影百花獎”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用民眾的聲音來選出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的具體評選機制我沒找到資料,但是“大眾百花”的大眾評選機制,卻並不像大家想象的來自於普羅大眾的“大數據”,其實最後的大眾評委只有選出來的“一百零一位”,這一百零一位,雖說也是通過遴選機制選出來的,但我覺得還是給“遊說”和“操作”留下了空間,影響幾千萬觀眾難,影響一百多個評委還是有辦法的,尤其他們還不是業內人士。

大致評委產生方式如下,具體大家可以百度:

(百花獎)在產生提名獎的同時,組委會將在公證員的監督下,分三次從所有投票觀眾中抽取100餘名觀眾評委候選人,此100餘名候選人經組委會平衡地區、行業、性別、年齡等因素後,觀眾評委中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青少年學生、商界代表各佔一定比例,最終確定101名幸運觀眾,組成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委員會。

每年10月中旬,由這101名觀眾評委組成的終評委員會,將在舉行的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影片進行再次觀摩和充分討論,最後,在現場直播的百花獎頒獎典禮現場,以按表決器的方式當場投票,評選出大眾電影百花獎各個最佳獎項的獲獎者。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這個評選機制有什麼感想?反正我看了覺得,這種評選方式,既不專業也不“大眾”,如果說“大眾”,那麼數千萬上億的電影觀眾怎麼就被這一百零一人給代表了呢?大數據的支撐在哪呢?他們的專業性在哪呢?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哪呢?

而且在大數據、媒體和觀眾的交互互動已經被玩得風生水起的今天,這個評選方式?嗯……一言難盡。

***

如上所述,三種評選機制,在我看來,各有利弊。

第一種“票選制”,我覺得比較適合做“國內電影節”,因為只有每個國家國內的電影節,才可以以工會、行業協會的名義,組織這些業內人士來投票,它更適合於“行業內獎”和“專業評審”範疇,評委都是專業人士,數量具備一定代表性。

第二種“評委制”,我覺得適合做“國際電影節”,因為只要選幾個來自世界不同地區,但是在業內都很有影響力的電影人來組成評委,每年一換,那種“靠關係和內幕操作”的可能性也小一些,人數一般七到八個,也比較好操作。

第三種“大眾投票”,我覺得這是一個影視人和觀眾互動的平臺,就像現在網絡上粉絲給自己的idol打call,但這權威性會差一些,因為你想,那肯定是那些新生代的“小鮮肉”、年輕偶像們在拉票方面有優勢啊,用這種方式來評選獎項,一票沒有粉絲加持的老戲骨還不得撲街上,所以覺得它適用範圍較窄,評評“最具人氣演員或新人獎”還行。

4、舉辦時間

金雞百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嚴重滯後”,每個獎隔年一頒就不說了,頒獎時間一般都到第二(三)年的十幾月了,所以經常看到兩年前的電影突然說得了金雞百花獎,其時效性可見一斑。說實話,在電影市場和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你隔這麼久,觀眾和業內人士大家關注的勁早就過去了,都在關注今年的新作了,而且,這也給同類型電影節搶奪先機提供了機會。

而橫觀同行奧斯卡,一般在每年三月,對上一年的電影進行評價,時效性好,沒準獲獎了,電影還能重新輪映一遍,再獲一輪收益。

5、視覺包裝

不知每年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幕後製作團隊有沒有變化,反正每年的視覺傳達系統(海報之類)和頒獎典禮都沒有延續性,甚至沿用上一屆的元素(照片),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和傳統。一個電影節,因為海報不好看被diss,我看也沒誰了。

“金雞百花”為什麼不行?

怪我咯?

綜上所述,中國的國內電影節幾大問題:

  1. 頻率太少,缺乏延續性;
  2. 地點老變,缺乏傳統,水平參差不齊;
  3. 評選機制不夠權威和代表性;
  4. 時間過於滯後;
  5. 視覺包裝太差;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我就問一句,在座的,誰看過金雞百花頒獎典禮?上一屆在哪舉辦的?最佳導演男女演員是誰?我估計很多觀眾都答不上來,因為……沒看


第三、中國“青年電影節”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青年電影節”。

都說“青年強則國強”,任何一個行業,年輕人都是未來,中國體制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自從國內電影行業開始走商業化路線後,國家對青年電影人的培養和扶持,退居到了幕後,現在一些針對青年電影人的活動、賽事,大部分都是由民間來舉辦的,比如:導演協會的“青蔥計劃”;獨立性、藝術性較強的“FIRST影展”;甚至黃渤、甯浩這些電影人都推出自己的青年電影人扶持計劃,如“壞猴子七十二變計劃”等。

散為沙,聚為拳。

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民間、整個行業的力量凝聚起來,成為一個比較有公信力、支持力、執行力的“青年電影節”,來扶持中國電影的新力量?

我們能不能,不再停留在“第五代、第六代”,而是“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十代……”一代代電影人,生生不息,不再讓年輕電影人自生自滅,零星生長,而是形成一股“一代幫一代”的傳統和提攜機制呢?


說這麼多,不是來羞辱國內電影節,抬高別人的,而是當下大潮,其勢湧湧,有兩個勢:

第一,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是世界第二,馬上可能就是第一,擁有藍星第一電影市場,就應該有藍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第二,文化輿論的高地,你不佔,就有別人來佔。一個國家連一個像樣的電影節都拿不出手,就別怪奧斯卡的傲慢,和金馬這樣的地區獎都幹得風生水起,還在裡面夾帶私貨;

文化產業是個話語權的問題,美國不僅僅是經濟、科技、軍事、政治強國,更是文化強國,所以它的國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才能裹在文化娛樂產品的“糖衣炮彈”裡,打得各個國家的青年人連祖宗是誰都不知道了,現在南方某港一些年輕人連自己祖宗都不認了,整天抱著英美的大腿哭爹喊娘就是這種文化侵略的結果。

影視,是當代藝術文化的集大成者,一本書出版了最多百萬人看,一部電影拍好了,觀影人次可以在一個月內上億,並且創造幾十億的國內GDP,直接間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創造稅收,帶動周邊服務產業,甚至可以發行到國外,為國家創造外匯收入。美國一直嚷嚷貿易逆差,卻隻字不提電影等文娛產業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造成的服務貿易順差。

最重要是,這能把你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向外面有效傳達,我們不想用“輸出、攻佔”這些詞,但是世界並不太平,群狼環伺,自己太弱了就只有捱打捱罵的份,我們至少要放出自己的聲音。

就像張維為教授提到的那樣,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它創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而是一支和古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世界四大“古原生文明”的人類文明,也就是從文字、文化、建築、生活方式、價值觀、美學,都是自己原創、且不斷吸收壯大、並有鮮明特點的文明。關於什麼是好的藝術?什麼是好的電影?我們應當有自己獨立的主張,世界的普世價值不應由一兩個西方國家來書寫,他們說得也不一定對,我們應該拿出自己的主張。

對此,國家相關機構和行業有識之士,應該重視,在經濟、科技、軍事、政治逐漸走強的時候,應該把文化這一版塊補強,文化復興才能挺起脊樑,而不至於變成精神傀儡。

我不想看到,有的國家有明顯的偏見和種族歧視,我們有的人卻還削尖腦袋去擠那根“獨木橋”;中國已經擁有比其他地區大N倍的電影市場,卻還需要跑到其他國家電影節去尋求所謂的“質量認證”;中國的電影和文化事業,應當與國家共進退,當國家經濟GDP已經世界第二,科技、軍事、政治聲音逐漸走強時,文化自信和復興也當提到日程上,要去想,要去做,大家要達成共識,去認識到、參與其中、並改變現狀。

其實這是個系列文章,這篇探討的是中國電影現存的問題,至於中國電影節未來應該怎麼做,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裡探討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