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用十名妙齡少女選出來的中興帝王

高宗養子


宋高宗唯一的兒子趙旉幼年夭折,而他的兄弟子侄在靖康之變後基本被金國擄走。高宗雖然年輕,但南渡之後一直不能生育,於是收養了宗室子弟趙伯琮作為養子,作為皇儲的候選人。

趣史雜談:用十名妙齡少女選出來的中興帝王


宋高宗(劇照)



趙伯琮被高宗收養並留在宮中之後,在宮中待了將近有20年,卻沒有被確立為太子,一方面宋高宗畢竟年輕,希望自己還有機會生育。另一方面是趙伯琮政治主張是主戰派,雖然得到岳飛為首的主戰派武將支持,但是當時掌握朝堂權柄主和派大臣如秦檜等人並不喜歡他。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皇儲的競爭者,就在趙伯琮入宮不久,宋高宗於紹興六年,又收養了太祖後裔,秉義郎趙子彥七歲的兒子趙伯玖,並由吳皇后親自撫養,賜名璩,後封恩平郡王(電視連續劇《濟公》中的信王就是這位趙璩)。


更對趙伯琮不利的是,從金國回來的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不喜歡他,並且建議宋高宗立後來收養的趙璩為太子。但宋高宗一直沒有做最終的決定。


皇儲選擇

趣史雜談:用十名妙齡少女選出來的中興帝王


韋太后去世之後,立太子的事情已經不能再拖了,宋高宗決定用一個辦法來考驗趙伯琮和趙璩品性:那就是給他們兩人分別送去十名絕色處女,卻不告訴兩人原因,等一段之後再將這些絕色佳麗召回來認真查驗,誰破處最少,誰將是皇位的最佳人選。


收到十名妙齡少女之後,趙伯琮覺得很蹊蹺,老師史浩提醒他,說這必定是高宗對你的考驗,所以這些美女你一定不能碰,趙伯琮謹記。於是,送給趙伯琮的十個佳麗被召回來之後完好如初,而送給趙璩的十個佳麗卻全部都不再是處女。


最終,趙伯琮通過了宋高宗的考驗,紹興三十年(1160年),被立為皇子,受封開府儀同三司、寧國軍節度使,封建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昚,登上皇帝的寶座,即宋孝宗。即位後孝宗對恩平郡王趙璩一直很好,加官進爵、賞賜不斷,趙璩於淳熙十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九歲,孝宗追封其為信王。

趣史雜談:用十名妙齡少女選出來的中興帝王


中興帝王


宋孝宗即位後,馬上平反岳飛冤案,赦還岳飛被流放的家屬。並逐漸開始為被貶謫和罷免的主戰派大臣平反覆官。他重用主戰派,積極備戰並起用主戰派人士,展開隆興北伐,但最終功敗垂成;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後世史書稱其”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故事摘自《齊東野語》

趣史雜談:用十名妙齡少女選出來的中興帝王


原文如下:

孝宗與恩平郡王璩同養宮內,孝宗英睿,秦檜憚之,憲聖亦主璩。高宗聖意雖有所向,亦未堅決。嘗各賜宮女十人。史浩時為普安府教授,即為王言: “上以試王,當謹奉之。 ”王亦以為然。閱數日,果皆召入,恩平十人皆犯之,普安者皆完璧也,已而盡皆賜焉,上意遂定。

——《齊東野語》南宋周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