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11-16集: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清平樂》11-16集: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清平樂】宋·晏幾道


這幾天工作也多,閒事也多。劇匆匆地看著,懶得多說。終究還是少了不吐不快的看劇之趣。

雖然過了六集,在這樣的節奏之下,卻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情節。一句話概括六集主要內容:宋仁宗生命中最愛的兩個女子正向他走來。

女兒徽柔公主出生。早早結婚,後宮也一堆女人,居然三十歲才有了第一個孩子。朝臣也是涼薄,皇帝剛當爹,正開心得不得了,也不過三十歲。他們就因為生的是個女兒,便一次次在朝堂上催皇上收個宗室兒子養著。這是欺負仁宗太厚道啊。另一邊,張貴妃開始冒頭了。果然美貌,果然不是省油的燈,一看就是個能攪渾水的主兒。

不過這些情節都沒什麼好說的,很單薄。

這次深深體會到,電視劇太寡淡了還是不行啊,尤其是這種古裝帝王劇,即使製作精良、演員優秀也不行。

本應該有看頭的仁宗和曹皇后二人的感情戲,真是江湖人稱的“淡出鳥來”。其實吧,感情深有感情深的可看處,看兩人的甜;吃醋有吃醋的可看處,就看那酸味;無情有無情的好處,單看那份苦;冤家有冤家的好處,就看他們的辣。這兩位算什麼啊?油鹽不進的。

江疏影是美女,王凱也氣度不凡,不知道為什麼,兩人竟然一點CP感都沒有,不用這麼忠實的還原歷史真相吧?

在曹皇后這兒,皇后只是一個與男歡女愛無關的職業麼?只是一個政治身份?問題是,她明明是愛慕皇上的。可只要一面對皇上,就出鬼。非常理解仁宗對曹皇后的態度。幾乎每次兩人在一起,她都有本事把氣氛搞僵。處處掃興、事事掃興,說話掃興、舉止掃興,還大義凜然、一本正經的掃興。別說男人看了會覺得索然無味,我一個女人看了也覺得著實無趣。更何況,皇上已經明裡暗裡提醒了她,從小一起長大的陪嫁丫頭也三番五次提醒她。完全不起作用。皇上滿懷期待一臉歡喜地到皇后宮中吃個飯,期間還特別關心她宮裡的人和事,愣讓她幾句話說得大家都尷尬不快,連飯也不想吃了。

就這樣,皇后私下裡還常常抱怨皇上對她的態度。唉,對他們倆的感情發展走向已經完全沒有期待了,反向期待都沒有。看電視劇,感情戲好看,便成功一大半。不一定非要彼此相愛,才是感情戲好看。愛而不得、彼此錯過、由愛生恨……都是好看得很的,總會讓看的人產生或歡喜或心痛或遺憾或憂傷的情緒。

但寡淡呢,就一定不好看。

這劇後面帝后二人會怎樣不清楚,在感情戲這一塊,毫無期待。

另一方面,仁宗做為皇帝部分的戲,也是看著不知說什麼好。難怪古人評價他“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看他一次次在朝堂上,像一個完全的旁觀者一樣,高高坐在龍椅上,不發表意見,不做出決斷。偶爾說話也大都跟不說沒兩樣,就是把事兒往圓了糊弄,態度啥的真不清晰,人均摸一下或人均打一巴掌。而在後宮與皇后說起朝堂上的事,議論范仲淹、呂夷簡們,簡直就像是說別個國家的事、點評歷史人物。這皇帝做得也太沒把自己當皇帝了。

只能說,仁宗皇帝運氣好。他確實仁厚,又碰到一大群既有才也堪稱君子的能臣。他在位時也沒有那種野心勃勃的厲害臣子,加上皇家人丁不旺,沒啥添亂的兄弟叔伯;後宮有皇后在那兒鎮著,也一直太平。這是有帝王運啊!要碰上個有野心的,以他的性子,這皇位坐得穩?存疑。

當然,他的運氣,一大部分也是由仁而來。因為仁,養得住好人、能人,養得住後宮,養得住身邊人。

不得不說,仁宗朝這一批名士真的都非常有君子之風。呂夷簡與范仲淹這麼針鋒相對,在事關國家的大事上,該認可對方的照樣認可:呂夷簡多次薦他保他,范仲淹聽聞呂夷簡病逝,寫下“得公遺書,適在邊土,就哭不逮,追想無窮,心存目斷,千里悲風。”。韓琦與呂夷簡也不對付,聯手把他逼離朝堂,但承認他有宰相之能,遇到大事兒首先想到呂相;范仲淹早年衝撞晏殊,多年後說起前塵往事,兩人舉杯一笑道聲幸何如之;再後來的蘇東坡和王安石更是如此,兩人為官時多少對立與不快,關鍵時候照樣為對方說話,晚年相逢也是把酒論道、一笑泯恩仇……

這樣的人竟然一大批,確實是古代官場的一股清流啊。比較起來,現在的官場官員們,包括現在的文人們,急赤白臉,多少難看!

《清平樂》懶洋洋追到現在,最喜歡看的部分,不是帝,不是後,不是後宮恩怨,不是愛情,而是那一群寫下我們語文教材上一篇篇背誦默寫篇目、考試重點的文人們的戲。

這部劇照這節奏,這麼寡淡地演下去,恐怕是晏殊之子晏幾道《清平樂》第一句:留人不住。


相關閱讀鏈接

清平樂(1-2):做盡輕模樣

清平樂(3-4):鴻雁在雲魚在水

清平樂5-6: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

《清平樂》7-8集:拂了一身還滿

《清平樂》9、10集:長風方破浪,一氣自橫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