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高发癌症“青睐”哪些人


五种高发癌症“青睐”哪些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乳腺癌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恶性肿瘤首位。


如何早期发现这些癌症,尤为重要。


肺癌


肺癌一直有着“癌症之王”的称号,这和肺癌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有很大关系。


对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肺癌筛查。


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五类:


>>>年龄


大于45岁,有些国家或地区是大于50岁,为高危人群范畴。


>>>吸烟史


吸烟和肺癌的关系为:肺癌的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x烟龄


如果结果大于400,这些烟民朋友就会被视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既往病史


曾患过肺部疾病,比如肺结核等,这类人群也是高危人群。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抵抗力的下降,之前的良性疾病,会存在恶变的可能。


>>>肿瘤家族史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再有吸烟情况的,更是高危人群,这类人群体检的时候一定要做胸部CT。


>>>职业相关因素


从事石油化工、水泥、煤炭等职业,长期接触大量的粉尘,也会对肺功能有影响。


肝癌


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肝癌大数据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85.4万,中国46.6万,约占全球的55%,全球新发肝癌一半以上在中国。


肝癌多是由小结节发展而来,这个小结节通常是缓慢、逐渐长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小结节没有侵犯到胆管、肝细胞膜、没有引起破裂,患者就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所以,

肝癌早期患者,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


早期没有异常症状,想要发现肝癌,就必须要借助医疗手段——定期体检。


体检不仅能够检查出癌症,对于生活习惯不好、常常饮酒、有家族遗传史、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体检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肝脏疲劳、损伤等问题。


胃癌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吃下去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胃的消化,胃黏膜上皮细胞如果发生恶性增生,出现癌性病变,也就会出现胃癌。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0%

,胃癌中期为60%,而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仅为30%。


所谓五年生存率,是临床上认为的癌症治愈的说法。是癌症经过治疗后,五年内没有复发。


胃癌的早期,大多人都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已经不是早期。


不过,也会有一些患者,在胃癌早期出现蛛丝马迹,需要自己去细心的发现,比如突然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吃饭觉着恶心;大便黝黑;体重下降等,出现这些症状,都应该引起重视。


尤其是年纪较大,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更需要定期体检,进行筛查。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表现为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从临床研究看,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在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的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与发病密切相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和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对于存在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最好要尽早进行肠镜筛查,而对于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日常饮食也科学健康的人群来说,年龄达到50岁以上,也要注意筛查。


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有的教科书中会有“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在外上象限”的说法。


实际上,乳房所有象限出现乳腺癌的概率差不多。即乳房有腺体的地方,都可能长乳腺癌。


乳腺癌的症状有很多,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 小结节或包块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乳房里存在小结节或包块,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 酒窝征


如果疾病侵犯了支撑乳房的cooper韧带,则可能造成乳房处皮肤向下凹陷的症状,这个症状也被称为酒窝征。


>>> 乳头异常


如果出现两侧乳头明显不在同一水平线的情况,也要警惕,及时去检查。


>>> 乳头溢液


正常情况下,特别女性在哺乳期的时候,乳头可能会出现正常的生理性溢液,但如果溢液呈黄褐色或血色,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 乳房疼痛


如果出现乳房疼痛,比如隐痛、针刺样疼痛等,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患者患上乳腺癌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到专业机构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

总 结


很多癌症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一旦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还要定期体检,及时进行疾病筛查。

— END —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王嘉译


本文来源 医学微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