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長久健康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不遷就


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播完了,劇中向前和尋找最終是否重新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個懸念。看劇的我更是餘興未盡,唏噓不已。原本相愛的他們,共同走過了七年,怎麼就走到了離婚的地步呢?這七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尋找原本是一個舞臺設計師,很有才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選擇了做全職媽媽。丈夫向前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工作上做的風生水起。

他們原本可以成為人人羨慕的夫妻,可是,尋找卻逐漸患上了抑鬱症,嚴重到想自殺。丈夫意氣風發,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妻子的變化,更不瞭解妻子的真正需求。

他忽略了家,忽略了孩子。這從尋找受傷住院向前去看他就可見一般。

向前一心想討好老婆,特意買了老婆最喜歡的百合花要送給她,尋找不收要把花扔了,向前以為尋找還在生自己的氣,執意讓尋找收下,尋找說,兒子對百合花過敏。

向前無比吃驚,他竟然不知道兒子對百合花過敏。

婚姻的長久健康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不遷就

尋找一臉漠然,司空見慣,看得出,這是他們夫妻的日常,沒有交流,更沒有關心。

向前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外工作,偶爾回家,也是電話不停,不在意尋找的感受。在這日復一日的日子裡尋找逐漸失去自我精神崩潰,患上了抑鬱症。

向前跟她一起去看醫生,在醫生陳述病情時仍是不斷接電話,置若罔聞。

尋找沒想到抑鬱症發展如此之快,自己隨時有自殺的可能,這讓尋找意識到她必須改變現在的自己和生活狀態,離開孩子,而途徑除了離婚她別無選擇。

向前沒想到尋找要離婚,他埋怨尋找不理解他,他是為了他們母子過上體面的生活才拼死拼活的工作,他也很不容易。尋找明確告訴他,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她並不需要這些。向前說他改,可是一切都晚了,尋找更迫切需要的是改變自己。

一場七年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才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已經太遲了。

如果尋找在結婚之初多讓丈夫參與孩子的成長,訴求自己的需要,丈夫也會意識到自己做父親的責任,體諒她做母親的不容易。什麼事不都親力親為,抽出時間給自己,自己也不會精神抑鬱。

如果向前在工作之餘能聽一聽妻子的心聲,抽出時間多關心妻子和孩子,支持妻子出去工作,多參與社會活動,他們又怎會無話可說。

婚姻關係中雙方從來是不對等的,總有一人付出多一些。但是一方一味的包容理解最終就會變成縱容,讓對方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哲和吳菲也是這樣的一對夫妻。

蘇明哲因是家中老大,處處以老大自居,對父親很多無理要求全部答應。比如非讓他買200來平的房子,他當即答應了下來,這讓妻子很不滿。孝順老人本無可厚非,但也不至於買那麼大的房子。

婚姻的長久健康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不遷就

雖然不滿,但吳菲還是同意了,把家裡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給老人買了房子。

本以為這以後倆人就可以在國外過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好景不長,蘇明哲就被公司派到上海工作,他想回國還可以照顧到父親,就欣然應允。

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妻子獨自在外帶娃的不易。吳菲很理解他找工作不容易,也瞭解他的孝順,就默默承擔了下來。一邊帶娃一邊工作,時間一長,精力漸漸不支,疲憊、焦慮讓吳菲越來越難以支撐。

而蘇明哲卻全然不關心妻子的辛苦,打電話來沒有問候一句,還興高采烈的說著蘇家的事,這讓吳菲心灰意冷。她對蘇明哲說,如果再不回來,她就和他離婚。

蘇明哲這時候才意識自己長期留在上海,對他們母女意味著什麼,他的自私已經讓他的婚姻亮了紅燈。好在他醒悟的不晚,沒有再依著父親,毅然辭了上海的工作,回美國與妻子團聚。

每個人的婚姻都希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是在漫長的婚姻中如何處理夫妻關係尤為重要。一味的包容會讓夫妻失去知覺變得麻木,一味的苛責也會讓夫妻陷入可怕的戰爭。

在婚姻的天平上,我們不僅要放上愛、責任,也需要放上坦誠。

坦誠你的想法,坦誠你的焦慮,讓彼此瞭解彼此,及時修正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成為愛人眼中更好的愛人。

簡介: 用文字表達心中所想,用攝影記錄生活美好。

希望用自己的微光感染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