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善的迴響”

最近,湖北孝感下轄的應城市發出的一批防疫物資引發關注。據應城市融媒體中心報道,日前應城市與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溝通了捐贈意向,於4月12日組織防護服2020件、N95口罩3000個,共計62箱物資發往綏芬河。不久前,黑龍江省對口支援過湖北孝感。

湖北疫情嚴峻之時,黑龍江省先後派出550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孝感,與當地醫護工作者並肩作戰,成功救治了1000多名患者。那份不畏艱險、千里馳援、捨生忘死、拯救危難的恩情,當地百姓記在心間,愛和感恩的種子在當地人心中深深紮下根。而今,湖北應城百姓也積極向黑龍江綏芬河市捐贈防疫物資“聊表寸心”。一來一往之間,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互動,聽到了“善的迴響”。

傾聽“善的迴響”

真正的善良,不求回報,卻往往有其迴響。君不見,在武漢疫情嚴峻之時,500多公里外的宜昌五峰縣長樂坪鎮,農民們肩挑背扛,湊了85噸白菜、土豆、燻肉送到武漢,打包袋上還寫著一句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自2012年起,武漢市武昌區開始對口幫扶長樂坪鎮脫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武漢遭遇疫情,生活並不寬裕、交通更是不便的山民竟“捐贈出這麼多東西”。幾乎與此同時,6輛滿載新鮮蔬菜的卡車從汶川縣龍竹村火速趕往武漢。汶川地震時,100多名汶川人被送到武漢接受免費治療,這一回他們要來“報恩”。一面是施恩不圖報,一面是滴水之恩銘記在心,這種樸素的情感互動,何其感人!

傾聽“善的迴響”

人世間最美的風景,可能不是春花秋月的浪漫,而是於危難中朝著彼此點頭致意的那一顆顆溫潤的心。心與心之間點頭致意的過程,看似樸實無華、波瀾不驚,實則最是炙熱純真、穿透人心。“知恩圖報,善莫大焉。”中國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施恩、報恩。《白蛇傳》是白蛇報恩許仙的故事,《柳毅傳》是龍女報恩柳毅的故事,《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對賈寶玉,也是以今生眼淚報前世雨露澆灌之恩……這許許多多故事都深刻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基本價值理念——做人不忘本,知恩要報恩。

傾聽“善的迴響”

這讓我想起各省市援鄂醫療隊離開湖北時,那萬人空巷、夾道歡送的場景,那些患者及家屬為醫護人員送行的赤誠,感天動地,讓人不禁熱淚盈盈;這讓我想起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那名叫佘莎的護士,她多次申請才終於獲准加入支援武漢的隊伍。領導問她為何堅決要去,她說:“我年輕、我單身,而且我是汶川人。”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上小學五年級。

疫情中許許多多愛的互動,讓我們更加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愛與善良總會在危難中閃現動人光輝,又會在某個時間節點得到反饋,繼而再次埋下愛的伏筆,這個循環傳遞的過程,給人世間種下的是源源不斷的善根,激盪的是生生不息的“迴響”。

(選自2020年4月16日《光明日報》 作者:李思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