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终身学习愿望与要求——影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情意因素(一)


41.终身学习愿望与要求——影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情意因素(一)


人的情感与意识,也是影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情意因素主要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归纳为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要求。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倡导的一贯原则与要求。早在1965年,郎格郎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提交的报告《论终身教育》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

在196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教师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人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教师终身学习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首先是指,教师要将学习作为自己毕生的事情,要边工作边学习,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有关教育的知识。它同时还指,教师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有学科类的知识,有教育专业类的知识,有文本类的知识,还有实践类的知识。尤其是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

就以上各类知识而言,它们又处于不断的生成与发展之中,任何一个教师即使倾其一生,也都根本无法终其所有。这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所揭示的那样:“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教师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同样如此,这也正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十分重要的思想内涵。

41.终身学习愿望与要求——影响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情意因素(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