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支持還是反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

對方方日記和方方本人的爭論,開始洶湧沸騰的關鍵是日記得以迅速在美國出版。一個作家的記錄引發如此持久的爭議,造成如此巨大的撕裂,其本質到底是什麼?現在把一些學者、教授、媒體人關於方方日記的爭論整合梳理出來,是非公道交由大家評判。

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 《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公眾對她的態度會變得更快》

她寫那些日記時產生的迴響是中國內部的一件事,這種迴響有當時的場景和邏輯。然而這部日記在今天和之後拿到美國和西方去擴散,就是另一回事了。它不會是一般的紀實文學交流,它一定會被國際政治捕捉到。很有可能的是,在未來的風浪中,中國人民,包括那些曾經支持了方方的人,將用我們多那麼一分的利益損失來為方方在西方的成名埋單。

當然,中國是強大的,不會因為一本方方日記在西方的出版真就怎麼樣了。從長遠看,中國社會需要能夠承受多元化所意味的各種代價。但在今天這個時間點上,方方的確帶來了對公眾的一份刺痛。

張頤武:北京大學教授 微博

真心感到真誠相信方方的讀者可憐可悲。

不能不說你們信任的這個作者不誠實,辜負了你們的信任,她是惡劣地在哄騙和耍弄讀者。

張宏良: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應主要分析方方現象的階級土壤》

大家對方方的本質認識很準確很到位,認為她是階級敵人,是文化漢奸,對這個問題的批判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現在需要炮火延伸,需要將戰場引向深入,而不能只停留在現在對方方個人的批判,如果只停留在現在對她個人的批判,就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認為方方這樣一個階級敵人加漢奸,能夠在中國通行無阻完全是個人品質決定的。

王誠: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方方的打手與徐景安的晚節!》《方方“招供”了,必須痛打落水狗!》

方方這個人無論公德還是私德,都是劣跡斑斑,肆無忌憚!

陳先義:文藝評論家,解放軍報文化部原主任《某些文人,看你屁股是不是已經坐偏了?》

我們有些人,不是想國家大局,不是想全民抗災勝利對整個國家的重要意義,而是深藏斗室,自己嚇得哆哆嗦嗦,憑著網絡蒐集的各種馬路消息,散佈一些烏七八糟的負面東西。實在是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有些人是胸懷和思路不夠開闊,有些就不是這樣了。專門把謠言當賣點,把散佈恐怖當職業,心裡毫無正面的觀察。這些人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贏得某些點贊。其實不是水平問題,而是根本立場出了問題,關鍵是屁股坐偏了。沒有坐在人民一邊,坐在了敵對力量的一邊。

王家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致敬方方的六十篇日記》

方方六十篇日記,並非“完美”,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它們卻是不可磨滅的紀念碑,也是那些死難者和無數還活著的人們的安慰。

她不僅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為我們的文學多少挽回了幾分高貴和尊嚴。

閻連科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在香港科技大學網絡授課的第一講

這些日記是時代最堅實的細節。歷史總是以里程碑的方式來概括、輪廓過往和時間,而方方的日記和許多良知記者的書寫,才是里程碑上刻寫的最具體的文字。

要感謝方方,是她撿起了作家和文學掉在地上的臉。

彭永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公眾號“詩評萬象”

方方日記可以公開流傳,體現了我們這個國家政治不斷走向進步,社會不斷走向成熟。

人們支持方方日記並不是同意和欣賞日記本身所有的內容,而是珍視並試圖守衛我們這個國家經歷過慘痛磨難、慘痛教訓之後,而使我們逐漸成為正常國家的那些點滴進步。

陳家琪 同濟大學教授 《夜讀馮天瑜新啟蒙說訪談與方方日記》

在勇氣上,我們,至少是我,還真的應該向馮天瑜先生和方方女士學習,儘管這不一定就能使我從此變得更有勇氣,但至少,我會敬佩他們,心中暗暗看不起自己。

朱大可 同濟大學教授 《從方方日記到普希金戲劇》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作家通常被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是歌德型,這類作家負責讚美苦難,把民眾引向幸福和快樂的感受;第二是揭示者,這類作家負責說出真相,儘管冒著某種被訓誡的危險;第三類是審判者,這類作家試圖對事件、人物及其象徵意義作寓言式的裁決。方方無疑是罕見的第二類作家。

丁帆:南京大學教授 《方方:一個沒有私敵的人》

方方日記這種非虛構文本要比純粹的文學創作的魅力要大得多,這種文體更切近民眾,也更能觸動人心,直扺人的靈魂深處。

苗懷明 南京大學教授 《話說方方日記——以文學經典和善良人性的名義 》

若干年後,當人們談起這場災難時,肯定會想到方方日記,它註定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而永恆。

陳國恩 武漢大學教授 《方方的武漢日記映照出一些人的思維方式沒有進步》《“手機照片”質疑者的邏輯缺陷和意圖問題》

一些人對武漢日記的指責,重複著歷史上教條主義文藝批評的套路,把現實生活窄化、主觀化,反過來又把主觀化的“生活”當作生活本身,作為指責作家創作的生活真實性標準。

馮黎明:武漢大學教授 《方方日記,我們在看》

失去了“看”的權力或者甘願交出“看”的權力,則意味著人性的扭曲和異化。當然扭曲和異化的人是不願意讀方方日記的,因為他們不敢且不願“看”。

唐翼明: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財經》雜誌主筆馬國川採訪錄

方方是“最出色的戰地記者”。

問題是你有沒有膽量正視,願不願意正視,願不願意如實的寫下來。方方做到了,我要向她致敬!

戴建業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你們,我們,難道就沒有一點愧意》《方方日記:對風骨最精彩的演示》

“方方日記”是難得的日記體散文,更是寶貴的武漢封城“信史”。

“方方日記”,不過是一個有良知和勇氣的作家,在武漢封城的疫情期間,每天在電腦上敲出來的文本。

“方方日記”之所以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是日記使疫情中的國人產生廣泛的共鳴,是這些日記具有社會、歷史和文學價值,是這些日記回應了社會大眾的關切,緩解了困境中人們的焦慮,是這些日記表達了各個階層的心聲,是日記中書寫的酸甜苦辣與大眾產生了心理共振。

劉川鄂:湖北大學教授 《為方方三辯》

我一開始就預言,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在中國當代災難史上,方方的封城日記會濃墨重彩,留下特殊的一筆。

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

葉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財新》記者釆訪錄

方方日記最受關注,支持者認為,她反映了一個普通武漢人的聲音,反對者認為,日記太悲觀了。我認為只要是真實的,就沒有問題。

易中天:作家、學者,廈門大學原教授 《底線就是最起碼的共識》

方方也一樣,沒忘記自己是作家而已。

張抗抗: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微博

如果你習慣了在黑夜之中摸索,別人的一點亮光,都會讓你覺得刺眼;

如果你習慣了在泥沼中爬行,別人穿上靴子,你都會覺得是一種冒犯;

當你從宏大的敘事中,尋找勝利的希望和心靈的慰藉,別人發出一點悲鳴,你都覺得聒噪;

當你沉醉於虛偽的讚美詩中,頭腦發脹、熱血沸騰時,別人一點抱怨都會讓你怒不可遏……

徐景安:退休官員,深圳市體改委原主任 《方方的“哨音”與王誠的“哲學”》

我看方方日記都無可指責,而且值得褒揚,反映了她作為一個作家的良知和良心,勇氣和擔當。如果中國有很多個方方,成為義務的吹哨員,這真是社會的進步,治理的改善。

俞敏洪:企業家,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疫情日記3月23日丨病毒不應成為煽動情緒的武器》

現在看到因為“方方日記”引起的各種爭論,我覺得這是好事,真理不是愈辯愈明嗎。把雙方的觀點擺出來,老百姓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力。但我建議那些反對方方的人,沒有必要不斷刪帖,以至於大家看到了批判方方的文字,卻看不到方方自己的文字。

另外,批判就是用理性的態度擺事實講道理,沒有必要動不動就上綱上線,語言裡充滿殺氣。坦率說,我從方方的文字中沒有讀出對於中國有多少否定和危害,倒是覺得,有些批評她的文字,顯得狹隘而固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