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说得洒脱,做起来难呀!

今天,小鱼为你来解析“别人的评价”,让它变成你可以选择的镜子,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1

什么是“镜中我效应”?

心理学有个“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来的。

这个理论认为: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通俗点说呢,就是,“我”对自我的认知,大多数是来自别人对我的看法。

坦白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钻牛角尖的现象,可气的是,常常不是跟别人钻牛角尖,恰恰是跟自己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到无尽的委屈中,很难逃脱掉自己给自己粘上的泥巴!

比如,别人说我们的身高不高,身材不好,脸蛋不漂亮,普普通通的,在人堆里,很容易被埋没。

这样的话,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时时刻刻在自己的心里反复照映:是呀,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就是这样,我全身都是缺点……

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心中,果真就形成了一面牢不可破的镜子,它就定格了我们自己的样子。

于是,即便是我们自己,已经比以前优秀了好多,进步了好多。可是,那个牢不可破的镜子,始终不会转一个角度,照出自己出色的那一面!

你看,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在跟自己钻牛角尖?始终不愿意去认可自己!

我们还真不能小看和忽视了这个“镜中我效应”,它的作用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好与不好!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摄像头,用好了,可以帮我们拍出美好的生活点滴,还会神奇般的让一个人的人格,向好的方向发生改变;

用不好,它反而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心里头一个解不开的小疙瘩,会让一个本来温暖善良的人,变得冷漠愤怒;

或者,会让一个本来特别优秀的人,陷入到无限的“不自信黑洞”中,以致于,无法重新获得自信……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个“魔法镜”,究竟都有什么样的魔法呢?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2

“别人家的孩子”和“经常受批评的孩子”。

其实,我们本可以让自己轻轻松松地生活,可是,往往这心里头的想法,却在无意中,成了我们的心理负担。

如果你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你一定会知道,在一个村子里,一定会有一两个,人人都喜欢夸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与之相反,也一定会有一两个,人人都特别不喜欢、或者经常拿来批评的孩子。

村里的大人们,最喜欢在茶余饭后间,谈谈谁家的孩子怎么样,谁家的媳妇如何,谁家的男人能干不能干……

其实,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和那个“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在小孩子的心中,也有一个对自己的评价标签,比如:

好孩子,就会一直认为自己需要听话,需要好好的,乖乖的,才会被大人一直夸!

这样,在他们幼小心灵里的那面镜子,很容易照出来,别人对他的评价;

那,那些不太听话的孩子呢,会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好与不好,在他们心中已经不重要了。

即使是自己做得再好,在别人心中,也还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同样,心里的那面镜子,照出来的都是,别人对他的评价!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让我们想起,暑假期间热播的电影《哪吒》,本来不坏的小哪吒,被陈塘关的大人们和小孩儿们,都贴上了“小妖怪”的标签。

这样的小哪吒,心里的那面镜子告诉他:你就是小孩儿们嘴里的“小妖怪”,你就要做出小妖怪所做的坏事儿出来!

才有了小哪吒做出种种不听话的恶作剧,让人们给他贴的标签,成了真的。

这部电影,最让人高兴的是,小哪吒的母亲和父亲,从来没有放弃他!

才使得,小哪吒心里头的那面镜子,没有一直顺着别人的评价,照出自己的样子!

可喜的是,小哪吒自己转化了镜子的角度,照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哪吒,照出了一个让陈塘关所有百姓崇拜的哪吒!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回到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妻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爸妈”……

这样的称呼,其实早已给每个人定格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榜样,但,我们却忽略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无论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孩子,一旦被别人这样称呼了,那,这面镜子,也就定格了那个人的一切……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生活的真实样子会告诉我们:

有风光无限的时候,更有累到无力的时候,甚至,有时会糟糕到,自己都不想看到自己……

如果那面“榜样的镜子”,要求一个人完美到极致,那,只能说,真实的世界里,或许还没有出现……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3

“完美”妻子,“叛逆”老公,都是“镜中我”弊端的缩影!

记得一个同学的姐姐,她是一位老师,在她的世界里,永远有一面镜子,那面镜子,就是,永远要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儿媳……

这三个大标签,就像三座大山,表面看,是她的自豪,是镜子里最完美的风景。

实际上,一直因为努力要求三座大山的“完美”,最后,只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她的镜子里,这三座大山的风景,必须座座都是最完美的风景,座座都是匹配她完美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明在现实中的镜子里,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有的丈夫,是刁蛮、不讲理、心机多多、不好惹的婆婆,还有个败家的小叔子……

现实中的镜子不骗人,骗人的是,在自己心中,自己给自己摆的那一面“完美的镜子”!

直到最后,婚姻走到尽头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原来,好傻,白白浪费了整个青春!

所以,这个“镜中我效应”,就像个多面镜,关键在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照这个镜子!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再说我朋友的老公,最近让朋友特别头痛的是:老公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喜欢逃避!

你可能会问,怎么“不听话”呢?

看看这些坏毛病:越来越懒,越来越爱打游戏,越来越不讲卫生,越来越喜欢吃肉……

那,逃避什么呢?

跟个孩子一样:逃避家里的大小事,逃避孩子的教育问题,逃避跟老婆长时间说话……

这个大男人,用“沉默”当作自己的盔甲!

你说气不气?

记得有一本书里说:

对待自己的爱人,不是说,你表面上,去怎样伤害她,就是伤害;

而是你不去搭理她的爱,让她冷在那里,比伤害,还要厉害!

终于,我的朋友决定反击,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把老公约到了她们恋爱时,常常去的一家咖啡屋。

首先,朋友很坦诚,一股脑儿把自己的种种不易,统统都说出来了。

接着,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对面这个“一坨肉”的老公,期待着他把“叛逆”的原因,统统都说出来!

好了,出来了,原来,这个“叛逆”的老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只是,他想告诉这个“爱挑刺”的老婆:

“我就这样了,你能怎么样?你整天,说我这,说我那,我在你眼中没有一点好,你的话就是我的镜子,我照出来了,自己太不好了,毛病太多了,太不优秀了!

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在你‘评价的镜子’里,我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老公!”

朋友心里一咯噔:在他的心中,我原来就是这样一个人?

还好,这两个人的感情基础还是特别牢固的,这样一坦诚,才知道:

原来,婚姻中,我们常常是在无意间,把对方的评价,当成了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所以,在婚姻中,虽然说,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至于对方的话,需要听,需要理解,需要包容……

但,常常忽略了,我们还需要自己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也许,对方在气头上说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心里话。

或者,对方的沉默,也并不是真正在冷落我们,也可能,他只是在对自己不满意……

所以,你看,这个“镜中我效应”,只要我们把自己心中的那面镜子,调整一下放的角度,得到的心灵反馈,就会有天壤之别。

想想看,如果我们转换到一个好的角度,兴许,我们看到的都是自信,还有,很多好的评价!你也一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也不错哟!

好了,我们来看看很多的小说家,都是怎么在小说里安排人物的?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4

“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

你有没有在影视剧,或者小说里,看到过这样一些故事?

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周围人对他,既是害怕,又是厌恶,还会把所有的坏事情,统统推给他。

在人们心中,早已给他贴上了根深蒂固的坏标签,甚至连他偶尔做出来的善事,也全盘否定,连最亲的人,也对他表示不屑一顾……

只要有他生活的世界,常常是充满了冷冰冰的指责,完全不给他一点点解释的机会,更不要说,这个人骨子里仅存的那点脆弱,也不会得到丝毫温暖……

也许是上帝有意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惩罚他,一次大冒险后,这个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出奇,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无忧无虑,见到他就如见到客人一样,无论大人们,还是小孩子们,都会对他微笑,于是,他本能地,把微笑一个个,又还了回去……

就这样,他仿佛感觉自己重生了,学会了微笑!

在自己得到了帮助的同时,又帮助了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成了村子里的大好人!

接踵而来的是,更多人对他的认可,对他的称赞。

他成了村子里的超人,无所不能,打抱不平,成了全村人嘴里的大善人,直到老了,还被人尊称为圣人!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些故事,就是“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

我们常常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总能碰到一些有困难的老年人,或是身体有些残疾的人,向我们求助。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总有一些腿脚还不错的老人,跟在我们后面,用最温柔的声音给我们打招呼:

“好心的年轻人,知道你们品德好,心地善良,行行好,给点钱吧,你们一定会有个好前程!”

其实,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里面的高明就在于:

作为年轻人的我们,突然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上升了一个台阶,一时半会是下不来了,于是,趁着还没下来,赶紧掏钱表现表现!

这样的老人,往往会因为给年轻人,戴了一顶恰到好处的“高帽”,很明显,会比那些只伸手不说话的人,获得的帮助多得多!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往往会在自己不知晓的情况下,跟着别人的评价,就调整了自己心中的那面镜子的角度!

于是,就真的做到了,别人评价里的自己的样子……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5

心里不愿意做的事情,做起来特别累!

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同事,或者是不太熟悉的朋友,他们的一些请求,勉强我们自己,去做自己真心不想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明明都知道,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对方也是本可以自己做的,但,还是顺手推给了好说话的我们。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忙,明明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还是硬着头皮也没法拒绝。

可,你知道吗?这个帮忙的过程,会比平时做同样的事情,消耗的精力多出一倍,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心,骗不了自己,不愿意做,做起来,就会特别累!

这时,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是不是一直把“镜中的我”,当成了别人嘴里的“最完美的评价”?

我们总想着在别人心中,是最好的,所以,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因此,多角度看“镜中我效应”,需要我们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把别人的评价,拿来评价自己。

好的评价,我们就当是鼓励,但,切记,要量力而行,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不好的评价,我们就当是建议,有价值的建议,我们固然采纳,没有价值的建议,我们一笑而过!

但,切记,不要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认知”!

好的,永远都是好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大嘴巴,变成了我们不喜欢的自己!

做个好一点的自己,舒服就好……

我们怎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今日话题: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曾经因为别人的评价,当成了对自我的认知呢?

“镜中的我”是否让你纳闷了好长一段时间?

真诚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小经历、小故事,小鱼期待与您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