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在消防救援队伍中,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指战员与家人长期分离,不能在近旁孝敬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及时出现于家人危难之时……

消防救援队伍内部的“团圆计划”来了!也正是由于这个计划的实施,让丈夫回到了妻子身边、儿子回到了父母近旁。4月27日,记者采访到调回、调出临汾的4位消防指战员,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团圆计划”给他们带来的利好。

临汾支队积极落实“团圆计划”,为指战员排忧解难

消防员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是队伍转型建设的基石。消防员调动涉及消防员切身利益,基层高度关注,事关队伍稳定大局。随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团圆计划”公布和《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战员“团圆计划”工作实施办法》的出台,临汾消防救援支队积极行动,认真落实,由于此项工作事关指战员切身利益,支队党委非常重视,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此项工作能够真正惠及指战员,落到实处。

《办法》下发后,临汾支队收到了近60人的申请书,而分配指标有限,支队严格把关,对每一名指战员提交的申请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对符合条件的两地分居消防干部、消防员,根据个人工作年限、立功嘉奖、综合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严格量化计分,并按照工作表现优异者优先、基层一线消防员优先、专业技术人才优先等原则,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公道公心分配指标,确保指战员心服口服。

经过层层审核,最终临汾支队选出6名调动人员并报省消防救援总队审核,其中有一名同志涉及跨省调动,同时,完成6名消防指战员的调入接收工作。

高兴!爱的人就在身边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周良,消防干部。2010年入伍,2011年7月正式分配到忻州市消防救援队伍,调回前任忻州市五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没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团圆计划”却让周良有了近乡情深的欢喜。父母在老家临汾市浮山县,妻子儿女在蒲县,自己在忻州市五寨县,10年里,周良一直过着家人分居三地的生活。“如果不是家人默默的支持,我坚持不了这么久。”他说,从消防员成长为大队长,家人的支持是他的坚强后盾。“有时候因为工作关系,过年不能回家,妻子还得领着两个孩子,坐车600多公里去五寨看我,陪我过春节!”

身在异地,最难熬的不是对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苦恼,而是对家人的思念。10年来,他想亲自照顾日渐年迈的父母,想天天看到可爱的一双儿女,想为妻子分担一些家务,可是,身在异地,他只能通过电话、视频与家人聊天。2014年10月13日是让周良永远也忘不了的一天,那天,父亲由于心梗过世了,而作为儿子的他没有见上父亲生前的最后一面。所以,与家人团聚一直都是周良最大的心愿。

“团圆计划”开始实施后,周良第一时间报了名,凭借着平时出色的表现,他在忻州市申请调走的指战员当中排名第一,顺利的通过了审核。如今,周良已经调回临汾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半个多月了,“一切都挺好的。”他说,这下回家就能见到爱的人,他更可以专心工作了。

激动!终于离妈妈近点了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岳海军,一名普通的消防员,2014年9月入伍,随即被分配到忻州市忻府区消防救援中队,调回前任忻府区消防救援中队战斗班长。

从临汾市乡宁县尉庄乡肖家沟村的家到忻州市忻府区消防中队,离家五年,回家五次,路途五个小时,奔波将近五千公里……一连串的数字记录着岳海军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

想想多年异地带来的困难,岳海军感慨万千。还记得2017年10月15日那天,23岁的他正在忻州消防支队参加比武演练,临上场前突然接到了母亲的来电:“你爸爸去世了。”晴天霹雳沉沉袭来,作为儿子,岳海军甚至没能跟父亲说上最后一句话,他恨不能立即飞奔回家,跪在父亲床前,磕上几个重重的响头。可是眼下,一是马上要轮到自己的团队比赛;二是自己离家将近500公里,即使想回去安慰一下悲伤的母亲,拜祭一下离世的父亲也那么困难。他只能控制情绪,将悲伤化作动力,和战友一起,投入到比赛当中。比武结束,岳海军履行请假手续之后赶紧回家,只是最后没能见父亲一眼的遗憾一直让他愧疚不已。“如果能在父母身边多好,哪怕只是在同一个地市。”他说。

所以,当4月初他听说总队有一项“团圆计划”后,立即交上了置换调动申请表。“听说报名的人很多,我也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过了大约两周,我的申请通过了,被调往临汾市襄汾消防中队。”岳海军说,当他听到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就立即和家人分享了,大家都非常高兴。父亲去世后,他最牵挂的就是母亲,工作离家近了,他也有了尽孝的机会。

如今,岳海军在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几天了。“刚回来,就是尽快适应环境,努力干,为临汾消防做贡献!”他道出了一名消防员的质朴心声。

不舍!和朝夕相处的兄弟说再见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高明涛,2007年12月参加工作,工作13年里,获得了全国最美消防员候选人等荣誉和多个奖项,调回前任襄汾县迎宾路消防救援站班长。

在临汾消防救援支队此次调走的指战员当中,高明涛是最特殊的一位,因为他此次是调回安徽省,涉及到全国的“团圆计划”,而此事也是临汾消防历史上首例跨省调动消防员。“13年了,一直是一个人在这边,家人在老家安徽蚌埠。所以特别感谢有了‘团圆计划’,能让我不再一人在外奋战。”受益于“团员计划”,高明涛将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

从山西临汾到安徽蚌埠,回家的路上千公里,高明涛也只能在假期回家看看父母、妻子儿女。2015年,妻子生老大,没想到预产期提前了,高明涛请了假慌忙回家,可是没有合适的列车,他只能是只要是安徽方向的,有什么车坐什么车,有哪趟坐哪趟,第一天晚上出发,路上奔波了30多个小时,倒了4趟车,第三天天快亮才回到家人身边,看着疲惫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高明涛愧疚不已。“这下好了,可以回到家人身边,再也不是家人需要的时候千方百计赶时间也不能赶到身边了。”他说。

就要回家了,高明涛最舍不得的还是他的一帮好兄弟,他是消防救援队伍里的好班长,也是消防员们的老大哥,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困难他替大家想在前头,工作上经常是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领导们的关心、队员的敬爱也让他这个异乡人在临汾的十多年不曾孤单。

临别前,再给兄弟们上一节技术指导课,再道一句注意安全的叮咛。在临汾的所有,都是高明涛一生的美好记忆。目前,他被借调到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培训基地,给参加集训的消防员传授专业技能,分别前还能将这十多年在临汾的所学所成传授给更多的人,对高明涛来讲,这也是一种最好的告别!

留恋!临汾是我第二个故乡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团圆计划 让爱回家

董铁,2014年9月入伍,12月到临汾工作,调回前任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经济开发区消防中队副中队长。

从临汾到运城,说起来也不远。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董铁平均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多数时候,是家人来临汾看他。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一直为不能在家人身边而内疚。2018年,88岁的奶奶摔伤住院,非常想见孙子,可是在奶奶住院的一个多月里,董铁由于工作繁忙都没有回成家,等他忙完回去,奶奶都已经出院了。此外,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有新婚的妻子。“刚结婚就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跟我父母生活,没有我的陪伴,对她而言,要融入新的家庭肯定比较困难。”他说,这次的“团圆计划”对他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高兴的是,他的调动申请通过了。

现在,他已经调回运城市闻喜县消防救援中队近10天了,工作上适应的很好,重要的是,在轮休时他能回家照顾家庭,更多与家人团聚了。工作生活之余,他还是很想念临汾的朋友。“临汾算是我第二个故乡,在我从事消防救援的路上,临汾支队是帮我白纸上划线的地方,非常感谢领导、同事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董铁说。

这一群可敬、可爱的消防人,他们为了消防救援事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奉献了最美的青春岁月。“团圆计划”的初衷,就是让这些特殊岗位的人早日与家人团聚,让他们获得工作上的认同感和生活上的幸福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消防指战员会因此受益,回归家庭,更好地为消防救援事业做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