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首次躋身全球十大供油港,小幹島順“油”而上

衡量一座港口的競爭力,人們通常第一想到的就是吞吐量。不過,一系列圍繞訪港船舶的

航運服務業,其營業額和豐富程度決定了港口的綜合競爭力。其中,船用燃油供應就是重要的一個指標。從其價值體量上說,絲毫不亞於吞吐量 。

舟山首次躋身全球十大供油港,小幹島順“油”而上

浙江日報頭版刊文

以建設東北亞保稅船用燃料油加註中心為重點,對標新加坡,全力推進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舟山用5年時間,從全國供油量第七位上升至第一位。2018年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量達359.3萬噸,結算量566.3萬噸,躍升為國內第一大加油港,約佔全國結算量的50%,並首次躋身全球十大供油港

舟山首次躋身全球十大供油港,小幹島順“油”而上

船加油

舟山屬於海上開放門戶,擁有深水岸段54 處總長279.4公里,可全天候通航30萬噸以上級巨輪6條國際主航線經過舟山;此外,舟山擁有保稅油供應完善的基礎設施:390平方公里錨泊作業水域,錨地50處,油庫庫容2600萬方,保稅油庫庫容1200萬方

除了本身的條件以外,舟山周邊擁有寧波-舟山港這一世界第一貨物吞吐大港,2018年貨物吞吐量再超“10億噸”,及上海港這一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每年進出這兩大港口的船舶超過2萬艘次,因此船舶加油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根據系列國家戰略要求,舟山在2014年成立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中心,在商務部、海關總署及各級各方的支持努力下,實施一系列制度(模式)創新,保稅油供應資質審批權限下放,實現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不同稅號船用燃料油調和、外錨地供油、一船多供、夜間供油、跨關區供油

等突破;

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全覆蓋,成為全國首個船舶無紙化通關口岸

不斷規範和開放市場,在2017年率先推出了國內第一個船加油的地方規範,舟山船用保稅油供應市場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大大提升;建立船用燃料油加註安全管理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出臺《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油供應業務操作規範》《船舶燃料油加註系統計量技術規範》。

為激活供油市場,舟山2年內實現了船用保稅燃料油供應領域5家全國資質和7家地方資質的全行業集聚率先突破外資准入,使供油主體更加多元化、國際化。

在浙江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建設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小幹島區塊目前共引入航運服務類企業24家,註冊資金約2.5億元;油品及衍生類企業44家,註冊資金約30.8億元

2018年5月,註冊資本金10億元的中交資源有限公司在小幹島落戶,這是中交集團繼去年在小幹島區塊註冊成立中交(舟山)浚航工程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800萬美元已全部到位)後設立的第二家從事油品貿易的企業。此外,在小幹島區塊內註冊的浙江浙石油貿易有限公司、浙江自貿區建諮中億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均為投資主體實力雄厚,業務經營良好的油品企業。其中,浙江浙石油貿易有限公司由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與嘉能可亞洲公司共同出資,是小幹島區塊內首家油品貿易類中外合資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