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的人物,其原型是金末元初著名道士尹志平。小说里的尹志平被描写成玷污小龙女的淫贼,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品行不堪的深刻印象,李若彤版《神雕侠侣》里,月光下白纱一覆,多少人恨不得冲上去把他掐死。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然而真实历史上,尹志平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他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医治疾苦,道行高深,把全真道推向了极盛。由于虚构的事实极易误导损坏先贤形象,道教协会多次抗议,金庸先生也曾道歉:“我知道,尹志平在道教中德高望重,我在新版小说中已经改掉了,同名同姓但不再是清和真人。我本意也不是要诬蔑道教,我对任何宗教都不歧视。”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是丘处机最得意的弟子,品德高尚

尹志平生于莱州世家大族,自幼聪敏过人。十四岁时,马钰来到莱阳游仙宫传教,尹志平遂前往拜师学道。不过由于马钰当年羽化,尹志平又回到了家中。直到十九岁时,尹志平才正式出家修道,拜于刘处玄门下。此后又参拜王处一与郝大通。明昌元年,丘处机由关中返回栖霞,尹志平听闻后就立刻前往拜谒。丘处机一见之下也对这个小孩十分喜爱,对其倾囊相授,并令尹志平随侍左右,尹志平也由此成为丘处机最为器重与信任的弟子。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年幼时聪颖妙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道藏.第十节.人物》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在小说中全真教里丘处机等人是忠于大宋的,甚至还帮助郭靖抵抗蒙古入侵,尹志平也宁死不接受蒙古人的册封。1219年的腊月,年过古稀的丘处机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请,带了18位弟子同行从山东出发,向西走去拜见在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尹志平正是这18位弟子之一,在他掌教后元朝官宦和民间人士均很尊敬他。

“长春真人应召之后,大阐门庭,室中之席不虚,户外之屦常满。及嗣教清和真人作大宗师,宠膺上命,簪裳接迹,宫观相望,虽遐方远裔,深山大泽,皆有其人。”——《南昌观碑》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为人乐善好施,救助百姓,深受百姓爱戴,是一位得道高人,后来他在70岁时,把掌门之位传给了李志常,自己归隐到大房山之清和宫,一直到81岁仙逝,被后人尊为先贤。

历史上的尹志平,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道士,深受人们的尊敬,还曾受到了成吉思汗的尊重。

尹志平曾将全真道推向了顶峰

尹志平在继任掌教后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主持了丘处机,马钰、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等祖师的迁葬仪式,整合并壮大了全真道,使得全真道的发展迅速遍布北方的各个地区,在他掌教期间,全真教兴盛一时,诗人元好问撰写的《清真观记》,就有“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之赞。

同年,为尊显其祖师,又去陕西兴复佑德、云台二观,太平、宗圣、太一、华清四宫,以翼祖庭。“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太宗八年秋,奉旨试经云中,度千人为道士。

——《道藏.第十节.人物》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二是主持修善了《道藏》,并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底本,参照北宋《政和万寿道藏》,编成《大元玄都宝藏》。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由于它本身托根于道家,糅合了神话传说、巫文化、神仙方伎、阴阳五行谶纬之学,又吸收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某些社会理想和政治要求,所以思想体系极为复杂。元朝初年编刻《大元玄都宝藏》共计七千八百余卷。其中大部分为道家哲学义理精华,现存之《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与以前历代《道藏》编修均是政府行为相比,此次修藏完全是凭全真一教之力来完成。其之所以有如此自信,与当时全真道的鼎盛实力不无关系。这一时期的强势局面被尹志平发扬光大。

据史料记载:昔在金虏蒙古之时,当宋季中微之日,其羌人呼延迈,妒中国道藏内有藏天隐月之经,玉纬、九天等经,皆上天极玄至秘之书,乃设胡主蒙哥忽必烈,尽令烧毁。其令有曰: 汉人则兴汉人之教,蒙古必兴蒙古之教,岂可使汉人的经书胜俺蒙古的,凡有一书一字见,疾烧毁,勿留人问。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也正因为《大元玄都宝藏》的编修自始至终都是全真道一家在做,因此大批的全真丹经、文集、语录、仙传得以毫无阻力地被收入藏中,从而从经典与历史的角度确立尹志平执掌时全真道的地位与分量。

历史上的尹志平,领导全真教发展壮大,人数和名次都达到了巅峰,成为享誉中外的第一大教。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一生云游四海广传弘道

尹志平常年在外巡游弘道,足迹遍布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等省,几乎踏遍了当时蒙古在汉地的控制范围。据乾隆《潍县志》卷六“仙释”摘录《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迹之碑》记载,尹志平受潍县富豪舍宅,建立了玉清观,后升格为玉清宫。后来,随着全真教及尹志平在全国影响力的扩大,潍州的全真教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玉清观成为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大道观。

当邱处机居长春宫,四方请谒不绝之时,以“我无功德”,不敢享此供奉为辞,而退隐于僻处;当邱处机逝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这在元代佛道二教“设官如有司”,“道官出入,驺从甚都,前诃后殿,行人辟易,视都刺史、郡太守无辨”的时代,尤为难得。——《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其弟子段志坚编辑《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为其平时与弟子讲道之言论。其中多勉励弟子忍让谦恭、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积行累功之语。

人皆言得道甚难,若修行人捩过心,玲清清地,煞易修行,不生烟火,是非人我,功行疾就。说有为者,教门用力。——《清和真人语录》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时常告诫弟子于教门兴盛之际,尤须努力修行,不能安享其成而无所作为。他认为圣人设教,是为诱人为善,修道者唯有积行累功,克己济人,方能得道,勿以“小善为无多益而不为,见小恶为无甚伤而不去。”可见其品行地位与儒家的孔子可相提并论。

童年入定,看乾坤造化之原;丱岁出家,了性命超升之诀。接人救物,考古规今,穷万事之始终,列千贤之先后。博施广化,泛爱宽容,为而不争,犯而不校。欲仁而斯仁至矣,不善者亦善覆之。——《葆光集》


尹志平“猥琐”?不,他是一代宗师,金庸为他“道歉”

尹志平所作咏怀、遣兴、唱和、劝戒等诗词歌颂甚多,结为《葆光集》三卷。在现在的新疆,他看到了喀纳斯河,感叹长河东流不真,于是作诗:“西北行程近八千,却成南下过金山。金山更向西南望,才见阴山缥缈间。曾从神仙日下游,五千里外水分头。时人只解东溟注,不见长河西北流。”

道友三冬炼睡。炼做陈抟苗裔。咫尺过新春,昼夜须当加瑞。加瑞。加瑞。点点直教着地。——无梦令·龙阳观春分其间作【元】尹志平

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慨他的才识与胸襟。历史上的尹志平,喜欢退隐江湖,闲云野鹤,真是一个淡泊名利,菩萨心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