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题解及其写作背景:几次出世,终归隐!

"归去来兮"题解及其写作背景:几次出世,终归隐!

归去逯钦立《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来、兮并叹词。以示兴奋喜悦。《尔雅·释训》:'不诶,不来也。'《汉书·韦贤传》注:'诶,叹声。'以来为叹词,《庄子》已有其例。《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以来为叹词,写归去之兴奋喜悦,刘向、张衡已然如此。龚斌《陶渊明集校笺》:"归去来,即归去之意。《后汉书·光武帝纪》:'恐士大夫绝望计穷,则又去归之思。'来,语助词,无义。"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盒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尝以语我来,又:'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都是理解为归去的例证。

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说"赋诗(一作辞)归来"。《隋书·王贞传》也说"彭泽遗荣,先有《归来》之篇"。五代梁震的"桑田一变赋《归来》"。宋苏轼的"招我《归来》篇"。以上诸例皆将此赋解为归来之义。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就彭泽言谓之归去,就南村言谓之归来。篇中从思归以致到家步步叙明,故合言之曰'归去来'。"王庆蕃《古文学余》云:'与官曰去,于家曰来,故曰归去来'非是。"鄢化志《"归去来兮"辨》(2001年)一文认为"归去来兮"是"归去归来之合称"。2004年他在《先秦两汉文学论集》的《"归去来兮"发微》一文中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这个观点。

可见,以上主要就"来"字的词性之实、虚的训解上分成了三派,以文意来看,笔者认为,"归去来"当为归去之义。

陶渊明从29岁做江州祭酒,然"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35岁时,做了桓玄佐僚,直到隆安五年冬母卒离职,前后三年,这是他五仕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十二月,桓玄篡晋自立称楚,次年(公元404年)二月,刘裕伐玄,五月诛玄。这时陶渊明从家乡浔阳赶往京口,做了刘裕镇军参军。可是在刘裕幕还不到一年,次年(公元405年),他又辞职转而做了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在刘敬宣幕仅半年,就因刘敬宣辞职而被迫离职。同年(公元405年)八月,做了彭泽令,十一月自动解职归田,这次只有八十多天。对于陶渊明彭泽令辞职一事的起因,拙作在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有所论及。就在辞去彭泽令归田前夕,陶渊明写了被欧阳修誉为晋无文章,只此一篇的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家贫所需、诸侯惠爱、家叔相助。显然,作者把家贫列为"根本动因"。家贫的原因,在前面以探讨了些,归根结底,这是时代所致。作者说"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以致到"瓶无储粟"的程度!加之"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耕植不足给、孩子众多、生生乏术,这三条就是作者出仕彭泽令前的家境。但是,这绝不是根本的和主要的原因,那么,根本和主要原因是什么?陶渊明闪烁其词,没有明说,显然,这是不便说,不能说,不敢说。这与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

作者归田原因,为了叫读者看的更"明白",特用"何则"二字来提醒。按照序言所说,归田原因,一是"质性自然",对于这点,作者从反对"矫厉所得"、"违己交病"和"口腹自役",并对比自己"平生之志"四个方面来解释表白;二是"程氏妹丧"。这两大原因,前者为"内因",后者为"外因",而且对"内因"的解释很"充分"很"深刻",关于这样作的目的,朱自清先生有言:"寻督邮之事,殆非虚构,而谓以此去职,则史家张大之词;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藉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者耳。"对陶渊明归田的原因及"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者"的阅读期待看的很清楚。

显然,作者的这种阅读期待,是深思熟虑和痛苦抉择的结果。陶渊明当初迫于家贫而仕,本来就情非自愿,现在又很快解职归田,达到了接济家贫的主要目的了没有呢?没有。如此,意味着他还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继续忍受贫穷之窘迫,说明他还是情非自愿。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忍受贫穷和经受因违拗性情带来的精神折磨甚至性命危险之间,还是前者似较为善。为彻底归田计,给自己制造一个相对有利的舆论氛围,尽量消除掉此前出仕过程中可能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尽力擦洗掉13年宦途中的政治色彩,跟官场决裂,跟过去道别,还自己一个清白的历史身份,开始一段全新的归田人生之路。这就是作者的阅读期待和创作目的。陶渊明用心何其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