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近日,我在網上巧遇堂兄。堂兄今年44,已經成家立業好多年,算是一個標準的大叔了。見到他,我談起這段時間在人際交往上的煩心事,堂兄回覆我:兄弟啊,我們這些70後,都老大不小了,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了,特別是在交際上,不要西瓜芝麻一把抓,到最後,可能什麼都抓不住啊。

堂兄的話,讓我感慨萬千。堂兄強調,有的交際是“可有可無”的,尤其這4種,能免則免吧。

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第1種:同學間的聚會。

堂兄說,現在流行什麼同學聚會,你就不要參加了。他強調,現在的同學聚會,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了。天南地北的同學相聚在一起,不是為了維繫感情,更多的是相互攀比,比誰混得好,誰官大,誰掙的錢多,心術不正者,更是搞一些“小動作”,做出傷害婚姻的缺德事來。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同學之間如果真有感情,建立個微信群,隨便怎麼侃大山都可以,不一定非得浪費時間金錢見面的。

所以,如果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就不要參加同學聚會了。

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第2種:去疏遠的親戚家串門。

每逢過時過節,我們不得不去差了好幾代的親戚家串門,從內心講,我們是不怎麼想去的,可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有一次不去,會感覺有些對不起人似的。

其實,這麼想就錯了。我們不辭辛苦去別人家串門,作為禮尚往來,別人肯定也得來我們家回禮。萬一在禮物的價格上不對等,又鬧出一堆不開心。這樣一來二去,大家都很累。

所以,疏遠的親戚,我們就不要“自找麻煩”了,礙於情面,在網絡上打個招呼,或者打個電話,效果一樣。

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第3種:跟普通同事一起去聚會。

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工作起來完全是“不要命”。所以,在閒暇之餘,跟三五個要好的同事,一起去外面吃飯、唱歌,消遣一下,也無傷大雅。可是,如果彼此之間只是普通的同事,就沒有必要了。

試想下,本來彼此就不是太熟悉,大家坐在一張桌子上,你帶著你熟悉的人,我帶著我要好的朋友。大家吃起飯來,就會很尷尬,完全沒有胃口可言。

而且,在買單的時候,200塊錢的飯錢,卻要10個人來AA制付款,這樣做,豈不是失去了聚會散心的目的嗎?

所以說,普通同事之間,還是不要去聚會了,免得尷尬啊。

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第4種:巴結品行不良的上司。

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一些“違心”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犯一些小錯誤。這個時候,某些品行不良的領導,就會故意為難我們。可是我們一時半刻,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呢?

有的人,選擇了巴結領導。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付出的越多,人家反而越覺得不夠。你越是選擇妥協,人家越是變本加厲地欺負你。到了最後,你什麼都得不到,只剩下滿身的傷痕。

所以,做人,要學聰明點,遇到“居心不良”的領導,還是趕緊撤吧。

70後大叔的嘆息:中年將至,4種“可有可無”的交際,還是免了吧

堂兄說完這些,長嘆一聲。我想,堂兄畢竟是“久經沙場”之人,在社會上打拼這麼多年,早已看淡了世情的冷暖,這才發出這麼多感慨來。

是啊,與人交往,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需要我們花費一生去學習。只有在人生路上不斷地悟,才能活出自我的風采來。

朋友們,你們覺得我家堂兄說得有道理嗎?請在評論區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