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這是位於廣州地鐵九號線旁的廣州市花都區馬鞍山公園。公園之所以以“馬鞍山”為名,是由於它是利用原馬鞍山的山體加以改造而成的。它儘可能地保留原有山體,突出青山秀水、蒼松翠竹等自然景觀,加以亭臺樓閣、石雕石刻作點綴。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從地鐵9號線馬鞍山公園站C口出來,過馬路對面,向東約300米就到馬鞍山公園東門。寬敞的東廣場,高高的水柱從噴水池中噴出。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旁邊,一湖碧水在微風的吹送下盪漾著,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穿過廣場,沿石階拾級而上,就能看到一個佈滿各種體育健身設施的運動廣場。但因疫情影響,現在還處於暫封閉階段。以前來的時候見到有許多人在這運動鍛鍊。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腳下這條綠道是環狀的,它繞著馬鞍山轉,走一圈大概在20至30分鐘之間。

向南,這塊“清風徑”路標就在小道旁。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一路前行,小道旁不時會有形狀各異的石刻、石雕出現。這些石刻、石雕的內容以及在前面等著你的銅像、荷池等,都在向人們傳遞著清廉、守法的信息。所以,你也就會理解這條小道取名為“清風徑”的意義所在了。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這是駱秉章銅像。駱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駱俊,字籲門,號儒齋,廣東花縣(現廣州市花都區)人。 晚清湘軍重要將領。他自幼勤奮好學,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進士,選庶吉士,後被授為編修,遷移為江南道、四川道監察御史等職。因辦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為湖南巡撫,在湖南十年,治軍平亂,政績卓著。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這塊石雕,上面刻的是著名的《石灰吟》詩。詩曰: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謙。他是一位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廉潔、正直的清官。

書法則是大學者商承祚的手筆。商承祚曾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著有《殷虛文字類編》、《商承祚篆隸冊》等作品。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緩步清風徑,滿目都是茂盛的樹林或竹林,綠廕庇天,空氣清新。這裡原來就是一片竹林,小道就從竹林中穿過。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有涼亭供遊人納涼小憇。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雖然還沒到夏季,荷塘中的荷花已綻放笑容。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一路上綠意盎然,植物茂密,層層疊疊,讓人心曠神怡。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旁邊,就是公園的西門。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你可以繼續向前,沿環狀綠道回到東門。

也可以經綠道旁的多條小徑,爬爬山。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山不高,海拔大概也就一百多米吧。緩步向上,清新空氣撲面而來。

沿途有清晰的路標指引。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邊走邊看,優哉遊哉,來到山頂了。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這裡也是花都新城區的最高點。登上山頂的馬鞍閣,可將花都新城區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踏清風幽徑,賞秀竹亮節—馬鞍山公園遊記


(馬鞍山公園之旅圓滿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