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五代十國(907-979)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是對五代(907-960)與十國(902-979)的合稱。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武平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廣順元年(951年)

正月,後漢太后下誥,授郭威符寶,郭威即皇帝位,改國號周,改元廣順,是為後周太祖;劉崇於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後漢乾佑年號,即是北漢世祖。三月,楚朗州靜江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叛亂,擁立馬希萼兄馬希振之子馬光惠知州事、節度使;後周平定徐州。四月,劉崇對遼自稱侄皇帝,並請遼行冊禮,遼於六月冊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劉崇亦更名劉旻。

六月,王逵等人又廢馬光惠,迎辰州刺史劉言為權武平留後,向南唐求節鉞,南唐未許,轉而稱藩於後周。九月,北漢李存環從團柏攻後周,遼世宗耶律突欲親率諸部南下援北漢,途中被耶律安端之子耶律察割殺死,自稱皇帝,不久察割被殺,壽安王耶律璟繼皇帝位,即穆宗,改年號為應歷。十月,南唐滅楚,馬希萼入朝稱臣,南漢盡佔嶺南之地。十二月,南漢派潘崇徹、謝貫領兵攻郴州。南唐武安節度使邊鎬出兵救援郴州,南唐大敗,南漢吞併郴州。

廣順二年(952年)

正月,北漢入寇後周府州,被防禦使折德扆擊敗。二月,折德扆又攻克北漢岢嵐軍;二月,南唐始以翰林學士江文蔚知貢舉。四月,南唐張巒攻桂州失敗。五月,後周郭威親征,平定泰寧節度使慕容彥超叛亂。六月,郭威平慕容彥超後,由兗州到曲阜,謁孔子祠,拜孔子墓,禁孔林樵採;蜀中大水,淹死五千餘人,蜀大赦,賑濟水災之家。七月,後蜀武德軍亂。八月,後周定私製鹽曲之刑。九月,遼將高謨翰進攻冀州,被後周成德節度使何福進擊退。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十月,遼瀛州、莫州、幽州大水,數十萬流民擁入後周河北地區;後固定訴訟程序;野雞族叛亂,後周命寧、環二州合兵進討;南唐武平留後劉言攻佔潭州,歸附後周。十一月,後周徵牛皮稅。徙保義節度使折從阮為為靜難節度使,與寧州刺史張建武、環州刺史皇甫進等共討野雞族。十二月,湖南武安節度使王逵率兵及5萬洞蠻攻郴州,被南漢擊敗。同年,南唐詩人李建勳去世;泉州昭慶寺靜、筠二禪師撰成《祖堂集》二十卷,為禪宗現存最早的燈史。

廣順三年(953年)

正月,後周罷營田、牛課;以劉言為武平節度使、制置武安靜江等軍事、同平章事,王逵為武安節度使,何敬真為靜江節度使,周行逢為武安行軍司馬;慶州殺牛族叛亂;彰武節度使高允權去世。二月,王逵先後殺死何敬真、朱全琇;後周以向訓為彰武軍節度使,貶宰相王峻為商州刺史,王峻抵任後去世。

三月,殺牛族與野雞族等皆被共敗,慶州党項始平。四月,王逵殺死武平節度副使張倣,囚禁武平節度使劉言,移鎮潭州。六月,後蜀刻印《九經》完成。八月,王逵以周行逢知朗州事,殺死劉言,自此割據湖南。十一月,後周鄴都留守王殷入朝被殺,罷鄴都為天雄軍、大名府,位在京兆府之下。十二月,道州盤容洞蠻酋長盤祟自稱盤容州都統,聚眾屢寇南漢郴州。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顯德元年(954年)

正月,後周大赦,改元顯德,許蜀境通商,加晉王柴榮兼侍中,判內外兵馬事;並囑咐死後薄葬,養子柴榮即位,即是後周世祖;交州吳昌文遣使至南漢求節鉞,南漢以吳昌文為靜海軍節度使、兼安南都護;北漢謀大舉攻周,請遼援助出兵。二月,遼遣武定節度使楊袞統萬餘騎兵至晉陽,北漢劉旻親自領兵三萬會同遼軍南攻潞州。

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榮兵敗;後蜀殺死保寧軍節度使安思謙。三月,北漢、遼國聯軍大敗而還。四月,後周攻乘勝北漢晉陽受挫。十月,後周簡選諸軍,以精銳者升為上軍,去羸弱者。十一月,北漢劉旻去世,遼冊命其子劉承鈞為帝,更名鈞,是為北漢孝和帝,賜之詔稱其為“兒皇帝”。

元德二年(955年)

正月,周世宗下令漕運今後每石給耗一斗。三月,後蜀以趙季札為雄武監軍使。四月,後周規劃大梁城;後蜀命知樞密院王昭遠按行北邊城寨及甲兵,後周以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及鳳翔節度使王景等取秦州、鳳州。五月,趙季札兵敗逃回成都被誅殺;後周世宗詔天下寺院,非敕賜寺額者皆廢之,今後不得再造寺院,禁私度僧尼。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六月,後蜀派人聯絡北漢、南唐,約以共同出兵拑制後周。九月,後蜀秦州觀察判官舉城降後周,成、階二州亦降。十月,蜀後主致書周世宗求和,自稱大蜀皇帝,周世宗未允,蜀遂加緊守備,鑄造鐵錢。十一月,後周攻克鳳州,自此,後周收復後漢所失四州。同年,詞人和凝去世,時年57歲;吳越造八萬四千塔,並以五百塔頒賜日本。

元德三年(956年)

正月,周世宗以王樸、向訓等留守東京,親征淮南。二月,周世宗命趙匡胤襲退據清流關的南唐皇甫暉軍,趙匡胤擒皇甫暉,破滁州城;周世宗在淮上作戰,命湖南王逵攻南唐鄂州;南唐屢敗,遣使請和,周世宗不允;吳越王錢弘俶也奉周命攻南唐常州、宣州,南唐靜海制置使姚彥洪投奔吳城,天長制置使耿謙降,後周獲二十多萬糧草。三月,南唐再次求和,請去帝號,割江北六州之地,歲輸金帛百萬求罷兵;周世宗欲盡得江北,再次拒絕。

四月,南唐兵敗,精華喪失殆盡。五月,因久攻壽州不克,又值大雨,周世宗自返大梁。七月,南唐江北諸郡屯田相率起義,稱"白甲軍"(亦號白甲子)周軍討之,屢敗;原後周所得南唐諸州,大多為南唐收復。八月,後周行《顯德欽天曆》,十月詔定今後夏稅六月起徵,秋稅十月起徵,以趙匡胤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南唐罷淮南屯田害民者。同年,畫僧智暉圓寂,時年84歲;吳越王錢弘俶雕印《寶莢印陀羅尼經》。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元德四年(957年)

正月,北漢大赦,改元天會;南唐壽州城中糧食已盡,李景達派數萬兵馬救援,駐紮於紫金山,又築甬道數十里,準備運糧進城;後因陣前總指揮李重進截擊並大破南唐軍。三月,周世宗柴榮二次親征,攻克壽州後返回大梁,分南唐降兵為六軍、三十指揮,號懷德軍。四月,後周疏浚汴水北入五丈河。十月,後周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閒吏理達於教化等制科。十一月,周世宗第三次親征南唐,率軍攻克濠州,又乘勝至泗州,督軍攻城。十二月,南唐泗州守將舉城降,進而周軍又攻克楚州、揚、泰、海四州。

顯德五年(958年)

正月,南唐大赦,改元中興;周世宗親自規劃,攻克靜海軍(南通),打通了往吳越的道路。二月,周世宗自楚州至揚州,發萬餘民夫,於揚州城東南另築城。三月,南唐割地、輸帛,去國號求和,周世宗允許;南唐改元交泰,大赦天下。四月,周世宗平江北後,北還大梁。六月,荊南高架融遣使勸後蜀後主孟昶稱藩於周,孟昶避而不答。七月,後周行《大周刑統》;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元稹《均田圖》各一面,準備均定天下賦稅。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八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攻佔北漢六寨;晉時李謙溥擊破北漢孝義;南漢中宗劉晟去世,其子劉繼興即位,更名劉鋹,改元大寶,即是為南漢後主,劉鋹年僅16歲,朝政均由宦官龔澄樞、女寵盧瓊仙等把持。九月,周世宗謀伐蜀。十月,後周以高防為西南面水陸制置使,李玉為判官;高保融再次上書孟昶,勸其向周稱臣,為後蜀嚴辭拒絕。十二月,後周罷課戶、俸戶;周將李玉為人所惑,貿然攻蜀被蜀將李承勳斬殺,李玉所率部隊全軍覆沒。

顯德六年(959年)

正月,後周樞密使王樸詳定雅樂十二律旋相為宮之法,並造律準。二月,後周命疏浚漕河。三月,王樸去世,時年44歲,曾撰《欽天曆》;周世宗以契丹未逐,決意北伐,以吳延祚、張美權留守東京,下令諸將各領馬步諸軍及水師赴滄州,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四月,遼益津關、瓦橋關守將先後降後周。五月,遼莫州、瀛州投降後周;周世宗不顧眾將反對,執意繼續北伐,攻取幽州;周世宗在瓦橋因身體不適返回大梁。

六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拔北漢遼州(左權)俘獲遼州刺史;周世宗柴榮去世,遺詔以子柴宗訓即皇帝位,年僅6歲,即為周恭帝。七月,南唐因連年與北周戰於淮上,又割地輸幣,府藏空竭,物價騰貴,遂鑄大錢“永通泉貨”以一當十,又鑄當二錢“唐國通寶”。十一月,南唐改洪州為南昌府,建南都於南昌。十二月,遼遣使至南唐,被後周泰州團練使荊罕所募刺客所殺,從此遼與南唐斷絕往來。

五代十國大事年表之五(951年-960年)

顯德七年、建隆元年(960年)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逼後周恭帝禪位,建立大宋,改元建隆;每年徵調民夫疏浚漕河自備口糧,改為官給,併成為成制;廢除宰相坐議之制;趙匡胤親征,平定昭義之叛,後周節度使李筠投火自殺;擊敗北漢入侵;趙匡胤親征平定揚州之叛,後周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自焚身亡;荊南高保融去世,其弟高保勖嗣位;媽祖林默出生於莆田湄洲島。

同年,更改戌法,分遣禁旅戍守邊城;頒行權衡法,鑄造“宋通元寶”,並禁止百姓私自造幣,江南錢禁止流通到江北;南唐清源(泉州)節度使留從校投降大宋。同年,遷後周恭帝及符後於西嗊,冊封為鄭王,尊符後為周太后;尊生母南陽郡夫人杜氏為皇太后;賜皇弟殿前都虞候趙匡義名為趙光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