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各種場合裡,你是否知道得太多了《道德經》第二章

警惕各種場合裡,你是否知道得太多了《道德經》第二章

這裡有一張白紙,空無一物。

我拿著這張白紙,問你這有什麼。很多人的回答:什麼都沒有。

他們往往不會說:這是一張白紙。當我在上面畫出一個圓圈,我們才會說:這裡有一個圓圈。

天地原本就是【無】,這個無,並不是一無所有,它如這張白紙,是一個平臺,是一起起點,是資源,我們於是可以利用這個無,創生萬物。

這個無,並非一無所有的空氣。

這個無,又好像一堆磚頭,它可以建築成各種各樣的大廈。這都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天地原本是【混沌】不清的一團能量、是物質、是【還未被定義】的萬事萬物,沒有座標、沒有經緯、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沒有形象、沒有長短高低,它的現象就【零】或者是【無】。

當有一個人,產生一個念頭,在這堆能量、這些磚塊、這張畫紙上,拉出一條線、一塊顏色,那一瞬間,【陰陽】就產生了。

伏羲一畫開天,陰陽分焉。也不過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當我們在白紙上,畫出一個圓圈,由於黑色的線條,白色的畫紙,對比之下,我們才能看清這個圓圈所在。因此我們所識別的萬事萬物,其本質的原理,都不過是:黑、白的對比。道德經第二章,一開始就給我們說明了構成世界的總原理。

我們之所以幸福,是因為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差。

我常說,親戚朋友都是一群什麼人?那是見不得你好,又不想你死的一群人。人每時每刻都在拿自己和別人對比,以此來尋求心理短暫的平衡。

當他們確定自己比你好,站在安全的高地上,他們又會對受害中的人產生憐憫之心,以裝飾他們自己的人性顯得“光輝熠熠”。

“我只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實際上是人性中,最讓人不安的謊言。

在紙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就是:有,而空白處就是:無。當我們畫一個更大的圈,剛才的圈才顯得小。同樣,原本我們的心是平衡、寧靜的,當我們看到有人比自己更好,於是我們的心才會產生慾望。

世界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人的心很容易就被七彩繽紛的信息所幹擾,變得很難平靜,雜念紛紛。如果我們不找到這個擾亂的源頭,我們永遠只能焦慮的活在不斷追逐之中,不懂得享受生活,感受不到幸福快樂。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這一句的理解,具有非常大的跳躍性。很多人的思維都沒辦法一下子轉過彎來。這句話又猶如當頭一棒,驚醒夢中人。

當我們明白,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暫且對比而成的,我們的感受、心理平衡感、滿足感,都是因為對比的變化而變化的。

如果我們【被動】在這些外界的變化中,就會讓人永遠處於不安之中。一個感到自己貧窮的人,是因為窺視了鄰居稍微富裕的小明,從而內心感到焦慮不安,但是他的能力、現實條件,卻只能讓自己定格在目前的消費水平,因此他的掙扎就成了妄想,他的焦慮就成了阻礙他感受幸福的敵人。

畢竟,窮有窮過。最重要是瞭解自己的能力、本事,知道自己的本分,什麼是自己應得的,什麼是自己得不到的。只要你守好你內心的門戶,不要窺視別人的生活,將一些不良的信息擋於心靈之外,你就不會庸人自擾。

這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什麼都設立文字,怎能解說得過來?因此需要每一個人用心在生活中體會。所以聖人從來都是不會多言,只讓人們在生活中自己體會。用心的人,看道德經第二章,就已經足夠了,沒用心的人,說得再多也是徒勞,這就是: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說的是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生化,他們有的有心,有的無心,有的已經領悟卻仍舊做錯,這些都是不重要,無需煩惱的。

因為過多的【教化】,原則上並不會讓某些正在犯錯的人產生效果。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自己在教訓中找到答案。這一段開始提出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老子認為,天下萬物,相生相剋,相互對立,又相互推到,就好像一個陀螺,紛紛紜紜的因果變化在運動變化中,會找到它們自己的平衡狀態,並不需要每一個人面面俱到的“教育”、“要求”、“命令”。

再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它自己去生化、發展的經濟”,而不是“計劃之中、設計出來的經濟”。又因為聖人、有道之人,從來不參與、不干預萬物的生長於變化,因此萬事萬物有了自主的決定權,才願意在當中生生不息。

道德經第二章,一開始強調了這個世界的真理:陰陽出,天地生,萬事萬物都是對比中而成立,人事變化也是在對比中相互推動,還告訴我們快樂是怎麼因為對比而消失。然後再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不能被教化,而能讓他們自己化育生成。

因為:人不允許有一個神在自己身邊,人只允許神無處不在。為何?請看下一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