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阅读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情,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口味。但是仅仅依靠个人的阅读,我自认为是无法获得全面的理解的,所以我一直期待互动,用功利点的说法是“输入”和“输出”。

所以有了这个21天训练营(每日阅读+写读感)。一为经典阅读,二为表达。不定时更新。

《中国士绅》费孝通 外研社 纸质

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经典阅读 第1本

第一周,只读了这一本书经典。每天大概15-50分钟,内容很短,阅读时间不长。

第一章 士绅与皇权

费老三大本,其实就完整读了《乡土中国》,《中国士绅》和《江村经济》都只是了解了其中的理论逻辑和观点。重读之际,觉得观点较为眼熟,因此也缺失了初读的惊艳感,与看电影被剧透同理。

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故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中国主题的书不少,有西方人写的,也有中国人写的。

除了书中列举的《吾国与吾民》等,还有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等关于中国人的书籍。

除此之外,明恩溥还有关于《中国乡村生活》的研究,较为靠谱,虽然也有硬伤(最后一切都归结为基督救世)。其它的还有待阅读和发现。

关于国民性的研究应该是要从人类学开始说起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和《菊与刀》都是关于文化人格理论的代表作。国民性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过于强调国民性其实是偏见,是一种刻板印象。

第一章

主要介绍了士绅与皇权的关系。士绅不同于"士"或"士大夫",它不属于统治阶级等级体系,是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的;但它有"势力",这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

脱离了皇权的限制,就能"自由"享有经济权利。关于皇权的部分,其实浸淫传统文化这么久,再不济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剧也能了解个差不多了。

第二章 文人当官

这一章引用了许多文言文,阅读上有点耽误时间,但基本理解也没有问题。此处只谈阶层与政治。

费老认为,士大夫阶层在经济上是地主,在社会上有声望,然而在政治上却显得中立和消极。在这里,其阶层划分和韦伯的三位一体模式(即以财富、声望、权力为阶层划分标准,三者相互强化)极为相似,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体现在政治上。

费老所谓的“政治权力”更倾向于权力的所有权,指的的是士大夫阶层从未试图与皇帝争权,而是尽力提出一套伦理规范来限制政治权力的威力,依靠社会声望来产生实际影响。

而韦伯的“权力”则意味着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这种权力分层体现的是政治领域的不平等。即韦伯所认为的合法权力的主要源泉并非所有权,而是科层组织管理部门中的各种管理职位。

从这个角度讲,士大夫阶层是有着政治权力的,分析维度不同,两者并不矛盾。

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拓展 这里提到了“道统”与“政统”,简单说下自己的理解。

“政统”即皇权统治,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它是既成的,无意去改变;“道统”则可以看作是依靠各种规范来进行统治,文人热衷于维护的就是道统,所谓“卫道”。

但是自古“枪杆子里出政权”,政统掌握着权力,道统自然受到压制。在斡旋中,道统逐渐发展了“天”的概念。文人、民众、皇帝出于不同的原因,均接受了这个能干涉人事的“天”。因此有后来的天人合一等,至此士大夫阶层成为官僚,沦为皇权的附庸,屈服于政权来谋得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天”不同于“神”,商朝君权神授,而到了周则开始转变为君权天授,讲的都是政权的合法性来源。“神”是生物,如商朝的玄鸟,代表的是商的利益,是宗教性的;而“天”是自然界,代表的是万民,是伦理性的。

第三章 士绅与技术知识

第一章的名词是"士绅",第二章是"士大夫",到了第三章则是"知识分子"。费老用词则由前两个的"gentry"变为"intelligentsia",从范围上来讲,知识分子似乎更加普遍一些?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知识(生产知识),一是规范知识。

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孔夫子画像。

孔孟都认为一个阶层不必掌握同时两种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把人区分成两个阶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里已经不单单是两个阶层,而是有着上下的社会地位之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似乎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劳动分工,各司其职。

我赞同劳动分工,但是为什么就是他是木匠,你是教书匠?人人生而平等,这种分工的来源是什么?知识分子的来源又是什么?

费老从"语文"角度来做了解释:在简单的社会里,行为规范依赖世代间的口口相传、人人相习。但是当生活变得更复杂时,书写符号被运用,然而这对贫苦的农民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农民事生产,生产与闲暇相互排斥,这样受教育的人就局限于一个经济群体中,知识分子就出现了。

掌握生产知识与规范知识的人相分离,由此导致了中国技术的停顿。在这里,我认为用"科技"表述更为准确,一是原文用的是"scientific or technical knowledge",另外则是毕竟还有"黄道婆"等人(代表着技术的提升)。

反观现代,"聒噪"的文科生受到群嘲。我并不反对文科生的批判精神,毕竟我本身也是文科生的一员,但是若仍像两千年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一般,那的确是要为人所不耻了。

第四章 中国乡村的基本权力结构

"任何想长久维持的政权,如果不能赢得人民积极的支持,至少也要得到他们的容忍。"

中国的传统体制如何运作?如果只从《万历十五年》等来了解中央政权则难免有些不足。

中间阶层与文官系统是如何影响传统中国的?读费孝通《中国士绅》

县衙。

从县衙到每家大门,这一段距离是中央与自治社区的衔接点,也是传统权力结构的重要部分。中央政策的上传下达需要有衙役、乡约、自治团体、士绅等人,经由这些繁琐程序,上意才能得以贯彻。因此,后来出现了保甲制,意图将此过程行政化,然而作为"唯一人选"的士绅并不愿成为保长(例如《白鹿原》中的族长白嘉轩),因此这种集权化管理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在传统中国,士绅依然是基层权力结构中的关键一点。

第五章 & 第六章

这两章讲的是城乡经济秩序。

地主们(士绅阶层)作为寄生的消费者,对乡民们的劳动产品予取予求。乡民为了维持生计,在耕作的同时发展了小手工业,但士绅们转而青睐洋货。经济一旦不以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为基础,则会越来越畸形。最终,传统特权阶层与拒绝执行传统义务的人们产生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内战也可以以此来解释。

第七章 乡土社区的社会侵蚀

这部分提出了了一个概念"社会损蚀",虽不如"差序格局"出名,但却更加深刻,也佩服费老观察角度的老练。看到这个概念,我重新确认了一下文章的发表时间,确定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然而这个现象依然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

所谓"社会损蚀",指的是城乡二元论下,乡村里的年青人进城后,大多不愿也难以再回到乡土,造成乡村人才和金钱的外流。即便是70年后的今天,这依然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这种身份的尴尬让我觉得,70年来,中国其实并无太大变化。

本文写作于2017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