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在古代,宗法制度是整个社会的重要框架。有了宗法制度就有了族谱,一个人的兴衰荣辱和家族是紧密相连的,要是被踢出族谱、撵出家族,不用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人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从族谱上除名了。奇怪的是,他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人,也没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族长到底怎么想的呢?话还得从头说起。此人名叫朱尚孟,一看就是读书人家取的名,崇尚谁呢?孟子。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朱尚孟出身庐江朱氏,庐江不少朱氏族人都是宋朝学者朱熹后代。他的父亲早年读过书,却因为赶上明末大乱放弃了争科举出身的念头。因此,父亲将希望寄托在朱尚孟身上,从小教他经史子集、孔孟之道,指望他将来名列殿试的皇榜,为朱家争一口气。

而朱尚孟也果然不负父亲期望,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朱尚孟吃得了读书的苦,年纪轻轻就接连考中秀才和举人,随后又预备进京赶考。就在这个时候,族长找上门来,劝他莫要执迷于功名利禄,在家好好修学才是正道。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族长说话固然很有分量,但朱尚孟的父亲绝不肯答应,他精心培养儿子这么多年,就等着开花结果了,哪能半途放弃?于是,朱尚孟还是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去京城参加了会试,他果然被取为贡士,金殿恩旨赐进士出身。

就在朱尚孟父母喜庆洋洋时,朱氏族长却召集族中有名望的老者开了个集体会议,随后决定将朱尚孟踢出这一支朱氏的大门,朱尚孟还没反应过来,族长等人已经去县衙备了案。他听到之后十分不解,无奈族长已经做了决定,不管他父母怎么求情,族长都不为所动。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朱尚孟也生气了,他带着父母离开庐江,前往海宁任职。族人们疑惑不已,议论纷纷,私底下猜测这朱尚孟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老族长。直到34年后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康熙五十年兴起了一场针对汉族文人士大夫的著名文字狱“南山案”。南山案的缘由是一本叫做《南山集》的作品,书中的一些内容被朝廷判定为涉及忤逆、怀念明朝、贬低清朝,于是和此案有关的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牵连,案子持续了2年之久才结束。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写这本书的“主犯”戴名世被处斩,其余曾经为这本书作序、刊刻甚至卖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抄家或者流放,而朱尚孟的名字赫然在其中。庐江朱氏族人听到消息,暗自庆幸自己早和他没了关系。可他们又不明白了,难道族长是先知,预先看到了朱尚孟的未来吗?

时光缓缓往前推移,70年转眼过去。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朱氏一族又出了个新科进士朱绍宇。朱绍宇早就听说过朱尚孟的事情,他主动找到族长,说自己取了功名将入朝廷任职,怕将来有个不测,愿意提前和族里解除关系。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谁知道族长却摇摇头:“你尽管去。只须万事小心,勤恳为官,自不会有飞来横祸。”不仅如此,族长还为他高中一事举行了盛大庆典。朱绍宇虽然感到奇怪,但赴任后还是牢记族长的叮嘱,他一步步做到二品总督,又努力提携族中子弟,整个朱氏人才辈出,足迹遍布仕商界。

他刚高中进士,就被族长踢出了族谱,34年后,族人才恍然大悟

庐江朱氏成了当时的望族,四方扬名。族人们好奇,不知道新族长与老族长为何采取截然不同的做法,便上门请其解惑。族长解释说,清初天下尚未稳,满汉如同水火难以相容,若早早入朝为官,易沾上莫须有之灾祸;

然乾隆皇帝即位后,满汉渐趋一体,四海繁荣,此时出仕乃天赐良机,利于家族之未来,不可错过。族人们回想起100多年前的朱尚孟旧事,终于明白其中门道何在,个个皆赞族长英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