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回答的謬誤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吾,吾知之濠上也。”

這裡面莊子在混淆問題,惠子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安知魚之樂)惠子問的是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沒有否認莊子知道還是不知道,而是問如何知道。

莊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莊子在混淆問題 他的回答是你如何知道我不知道。

莊子回答:你非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之樂。惠的問題是你是如何知道,而莊子答非所問。

這個邏輯就推理不下去,回答的和提問的不是一個問題。莊子放了頓亂屁,最後才回答真正的問題,“我知之濠上也”。

此知是否是真知,只有魚知道自己是否是快樂的。莊子的知也是自我通過感官的看假設而來的不是真實的情況。

惠子曰:“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惠子這裡的回答有問題了“吾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到這裡是對的,但“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這裡就是涉及以自我的認知為他人的認知以己度人,憑藉自我認知去推理他人就產生謬誤。“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是惠子根據自我認知推理出來的不是實際情況。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回答的謬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