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知道是土匪,哪蹚将是什么?

提起响马,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出,一群剽悍的大汉,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或拿着刀,或拿着枪呼啸而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知道是土匪,哪蹚将是什么?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从清末民初流传开来的一句话,前半句大家都知道,就是山东地界出土匪的意思。明朝推行马匹“民牧”,在山东、河北、安徽等省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养马户多因此破家,转为“响马”,以抢劫为生。明清以及后来的民国时期,山东响马从未断绝。他们成群结队,犯案前常以“官兵奈我何!”挑衅,在马上放哨箭发出响声,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历史上最著名的响马案,当属1923年5月孙美瑶率领一千多响马发动的临城劫车案。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知道是土匪,哪蹚将是什么?


“响马”就是人们熟悉的盗匪,那么,“蹚将”又是什么鬼呢?说白了,“蹚将”也是土匪的别称。河南的土匪为何称“蹚将”?史料记载并不多,朱新繁在其所着《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一书中,对此有相关诠释:“河南人民叫土匪为‘老汤’,不知是什幺意思,他们提起了‘老汤’,就谈虎色变。”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知道是土匪,哪蹚将是什么?


虽然蹚匠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像一个专业的职称,但他们都是普通的百姓,只是比别人多懂一些养护和修理农田的技巧而已,一个人要是肯吃苦又有经验,就能做这种职业。如果有活给他们干着,看上去就是普通人,如果发生了天灾人祸,他们就没有事情可做了,空闲出的时间和精力,便促使他们萌生出了当土匪的念头。

特别是民国时期动乱的时候,蹚匠们再也不想过憋屈的日子了,直接放弃了手中的正在做的事情,跑到山上称霸王。有了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一帮可靠的兄弟,上山的蹚匠开始了抢劫之路,附近的村镇和过路的商队成了他们的目标,至此,蹚匠就被大家称作“蹚将”,其实和响马一样,都是对匪贼的称呼。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大家都知道是土匪,哪蹚将是什么?


在民国初年,最有名的蹚将就是河南省宝丰县绿林的首领白朗,他为了发泄对袁世凯的不满,改变袁世凯统治的现况,组织了一批农民跟着他一起起义。从豫、皖、鄂转战到秦、甘,整个行进路程穿过了5个省份,成功拿下了50多座大大小小的城池,可惜还是败给了段祺瑞,死于1914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打击土匪,所以曾经风云一时的响马和蹚将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