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我们来看看大明是怎么对待国家功臣的,戚家军全军斩首。这是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事情。当时,戚家军为主力的南军参加了抗倭援朝战役,表现依然非常优异,而且军纪非常好,当地人民都称赞南军军规军纪最好。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但是,南军也就是备倭浙军却长期得不到军饷,本身他们都是募兵一年工资18两白银,远赴国外作战,肯定是要提高一些的,当时的经略军务宋应昌就答应给大军发双薪,大家当然很高兴,上了战场就拼命打仗,严守军纪,表示很不错。

《朝鲜宣祖实录》评价南兵:“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但是,南军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平壤战役以后,啥奖赏也没有。宋应昌东向首辅大人表示:“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不光答应的双薪没有,就是基本工资都长期拖欠不发。要知道,明朝一有战事就征发浙兵支援,以至于后来戚家军的发源地义乌人口锐减,民生凋敝,“乌武勇之名甲于天下,而南御倭北御虏,尽召乌兵”。

现在,大家卖命上战场,奖金奖励没有,就连基本工资都长期拖欠。南军就在这一年10月,一起请愿,要求蓟镇督抚发放拖欠很久的工资和奖金。最后,大明认为这是兵变,是叛逆行为,蓟镇总兵官王保要求所有回国的戚家军都到操场集合。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所有士兵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要补发工资,结果却是全军问斩。《朝鲜宣祖实录》: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给,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3300多戚家军从战场屡立战功回国以后,因为拖欠工资,朝廷不仅不发钱,还将戚家军全军斩首。史称“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其实,后来,参加与努尔哈赤的浙江部队,已经不是戚家军正统血脉。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从嘉靖皇帝1559年开始一直到1595年,36年时间,戚家军参加战斗数百次,剿灭倭寇,抗击蒙古,赴朝抗倭,纵横东亚。斩首近20万,是当时国内最强专业化军人。戚继光调集南军北上,其实也是为了以此为榜样,重塑大明军队。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杀人者王保还一路加官进爵,一直到了左都督位置。明朝这种对待功臣的方式,也导致了23年以后,努尔哈赤造反的时候,大明北方边镇不堪一击。因为,万历23年杀的这3300人,不仅仅是士兵,他们也是希望,他们当中的上百名低级军官,正是未来10年,20年以后,明朝北方边镇的核心骨干军官。

戚家军斩首20万,把日本人杀破胆:全军3300人却遭大明集体斩首

这上百名低级军官熟悉火器,了解抵御骑兵,善于训练,严格纪律,而且精通步兵,有大量实战经验,这些人十年,二十年以后,就是上百名合格的总兵,副将,参将,以他们为核心,可以率领和训练出更多的精锐部队。而在万历23年,1595年,大明自己杀死了自己的未来,这个时候,在东北,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女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