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不出去貨的文案,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我建了一個圍繞打造朋友圈討論話題的社群,每到週三是文案拆解的日子,通常這一天大家都比較期待,因為可以強化自己學習的文案方法。

最近兩週丟到群裡的都是有問題的文案,來讓大家挑毛病。這些文案首先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講不明白事兒。

別人看完之後不知道她要表達什麼,要突出什麼,一個文案裡講兩三件事兒或者兩三個觀點,結果,都想說明白,結果最後哪個都說不明。

賣不出去貨的文案,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葉小魚老師在《文案變現》第二章就專門講了,如何寫出讓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講什麼的文案。

她在裡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文案GPS,照著這個框架,寫出來的文案就不會跑偏了。

GPS之一: 明確好說話的對象。你的文案是寫給誰看的,用戶的性別、年齡、喜歡、喜好等特質要列出來。

GPS之二: 文案的變化結果。比如是想讓用戶糾正對產品或者品牌的印象,還是想讓用戶立即購買,還是想讓用戶記住品牌,或者是改變用戶的認知。每個文案都要有這樣的一個變化結果,有指向性。

GPS之三: 從理性上表達信息。這一條就是羅列出商品的賣點,讓用戶獲取更多的信息,並且說出哪些賣點更容易打動她們。

GPS之四: 從感性上情緒推動。可以引導用戶的正面情緒或者負面情緒。比如喜歡、信任、驚喜、恐懼、焦慮、憤怒等等。

賣不出去貨的文案,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大綱確定了之後,很多小夥伴也會迷糊,每個產品賣點那麼多,究竟要寫哪一個?別慌,小魚老師也給出了辦法。

首先把產品所有的賣點羅列出來。功能、材質、設計、故事等方面來羅列。

然後按照用戶的關注度進行排序。一定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把賣點按照用戶更關注什麼這樣的順序去排序。比如,如果用戶更關注功能,那麼就把功能排在第一位。如果用戶更關注品牌和品質,就把品牌排在第一位。

最後考慮跟競爭對手的差別。重點去宣傳跟競爭對手不同的地方。

那無論是投放到公眾號,或者是電商平臺,或者是朋友圈的文案,其實底層邏輯是一樣的。我主要做朋友圈,以我自己的課程作為產品,來舉一個例子。

賣不出去貨的文案,你知道錯在哪裡嗎?


先明確我的說話對象。我的說話對象通常都是想要通過朋友圈做副業變現,比如做諮詢師,做知識付費,以及微商這類人群,但是他們又苦於不會發朋友圈。年齡以25-40歲居多,女性比例更大,有很好的付費意識,有想改變現狀的目標。

想讓我的文案產生以下的變化結果: 讓人認知到不懂朋友圈底層邏輯和方法,是沒辦法在朋友圈賺到錢的;一想到自己應該要打造朋友圈,就會想到九姑娘;立刻找九姑娘購買課程。

羅列我的產品賣點並且排序: 用我的方法可以很快在朋友圈賺到錢,可以打造出你獨有的人設,可以讓你的朋友圈變美,可以讓你的朋友圈獲得更多的點贊和關注。

情緒上的可以讓用戶有如下感受: 有風險來了但是我有朋友圈副業就不怕了;有成就感;我還是很受歡迎的;我也能幫助別人;家人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心裡很安慰等等。

最後套用小魚老師一句話: 不達目標的文案都是耍流氓。

如果你也有想出售的產品,也需要寫文案但是摸不到頭腦,不妨試試上面的方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