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说年轻人有很多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有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后浪迟早变前浪,早晚拍死在沙滩上。

既然无论前浪还是后浪,都这么执着于拍沙滩,那咱为啥不拍《沙滩》呢?

《后浪》是B站拍的视频,说年轻人有很多选择。

其实,在我看来,所有选择都指向一个,就是商业。

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商业社会,今天的沙滩就是商业社会,无论你选择什么,最终都得盈利。

一个不赢利的游戏,是没法持续下去的。

我80后,算前浪了,但我也曾经有过20岁,谁还没年轻过?谁还没当过后浪?

我年轻的时候也以为人生有很多选择。

所以我不是那种完全沿着轨迹的人,我偏离过轨道。

比如大学里,正是电脑单机游戏的黄金岁月,电脑刚刚进入内地,互联网刚刚进入内地,互联网游戏还没有兴起,单机游戏风靡天下。

我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打游戏,白也打黑也打,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从来不懂白天的白。

因为我白天都在睡觉,夜里活动,早上趁着朦胧的月色,在校门口吃一份凌晨5点的煎饺,就去睡觉了。

睡到晚餐时间出来活动。

曾几何时,记者问科比为什么取得如此成就?

科比反问:“你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么?”

其实当年校园里的学渣们,见证过凌晨每一点。

那后来为什么不打了呢?

有读者看过历史文章,但又看的不连贯的人来问,是什么动力让你终有一天幡然悔悟,去考研,去工作,又回到了正轨?

想听大道理的人,恐怕都会很失望。

原因很简单,没人陪你打了。

我还是挺喜欢玩游戏的,但玩游戏是需要伴的。

今天回想,昔日陪我通宵达旦打游戏的小伙伴,都是区状元,县状元。

就像在99年的时候,我曾经一度热衷网上聊天,还帮一个当时初创,后来成为三大之一的征婚网站做过网页。

我甚至把自己的简介挂了上去,因为我发现征婚点击量过低,都在0~9区间,全是个位数。

可我的征婚简介,点击量三天之内突破了1700。那时候还没手机,以至于寝室里的电话被打爆了。

室友觉得这哥们该不是去做午夜牛郎了吧,怎么屡屡有女生来找男友,更奇怪的是天南海北,什么都有。

不怪我,也怪我,因为我没写年龄。

那个年代还是挺好玩的,互联网上人是很单一的,那些来咨询的女性,从18岁到38岁,清一色的是高校女教师,或者学生。

原因很简单,网吧没兴起,高校里才有网络,隔了一年就完全不一样了。

2000年的时候,网络上已经啥人都有了,工地上的都有。

人当然是平等的,但不同的人,鉴赏力终究有区分。

就像你卖弄才华,99年的那批人,看得懂你的才华,2000年的那批人,看不懂。

如果你还想玩,就得写段子,迎合新游戏。

当年我不想玩了,就不再聊天。

打游戏是同样的道理,人总要长大,总要进入社会,总要讨生活。

你不可能拉着一帮区状元成天陪着你无所事事的攒局,在星际、暗黑或者魔兽的世界里杀怪。

换一批玩家跟你组队,你又合不来,那只能放弃。

我当年实际上就是没有办法,小伙伴们都不玩这个了,那我也只能跟着小伙伴一同离去。

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为什么我告诉你,最终只有一个游戏,就是打这儿来的。

如果你真的够无聊,那你一个人跟那儿扫雷也是一辈子。

如果你不是这么无聊,你肯定会挑人。

玩游戏说到底,就是跟谁玩。

就像我们说吃饭,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跟谁吃。

可是人会往哪儿流呢?

人会往高收入的圈子里流,这是一个商业社会下不可避免的事实。

就像当年那些玩游戏的小伙伴,如果他们去了微软,去了思科,去了IBM,那你总不能一个人傻了吧唧的左手跟右手挑星际吧?

事实上你也没有别的选择。

你只能跟着走,人家去干啥,你跟着去干啥,如果你还想跟人家在一起玩的话。

我们今天假设一个年轻人,说:我牛,我自己搭建一个平台,总行了吧。

是的,你可以。

B站本身就是这么诞生的,互联网下所有你能看到的形态都是这么诞生的。

黄峥为什么搞一个拼多多,为什么要上市?

因为必须上市。

你看过《中国合伙人》,应该对新东方三驾马车关于上市之争有深刻的印象。

徐小平和王强就质问俞敏洪,如果新东方不上市,那我们俩凭什么陪你玩?

你像个土包子一样,开培训课,拿麻袋装钱,你是爽了,我俩呢?

我们不是来给你俞敏洪打工的,不是。

我们不是你买套别墅就能打发的,不是。

我们也希望转型,有一天变身风险投资,可以和更多年轻的精英玩更刺激的游戏。

而不是在这里给你做老师,做一辈子。

你看到了,很现实是吧。

这就是人才嘛。

这就是商业社会下人才的诉求。

就像在古代,所有的人才都在追求封侯拜相。

你可以不追求,那你当和尚去吧。

等待你的就是青灯黄卷,晨钟暮鼓,了此残生。

如果你想和一群有意思的人一起玩,就只能“只手把吴钩,八千里外觅封侯”。

因为古代社会下,人才聚集在仕途上,别地儿没有。

同样,商业社会下,人才全都挣钱去了。

无论拼多多,还是B站。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无论创立拼多多的人,还是创立B站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他们一定找到了其中好玩的地方。

但是,但是,但是。

他们都不得不运行在商业路径上,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因为只有这样,现有的人才,才不会流失。

《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说,天下熙熙攘攘,看着有许多人。

其实只有两个,名利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同样,你看着年轻人有无数的选择,他们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个性,像我20岁之前一样,想做什么做什么。

但最终,都会被商业社会裹挟。

因为没辙,只有把一个游戏做到很赚钱,才会有精英陪你玩。

而对于任何一个足够聪明,足够优秀的年轻人来说,不和同样聪明同样优秀的人待在一起,他是不会快乐的。

而商业社会下,聪明优秀的人,去哪儿了呢?

你去看美国,最优秀的年轻人,看似有无尽的选择,最终都被硅谷和华尔街吸收。

有人觉得不是这样,那是因为你没有区分用户与玩家。

B站有将近2亿用户,就像中国的互联网有8亿用户。

有人做过调查,7成网民月收入低于5000。

可是与此同时,腾讯的人均月薪7万,阿里年薪超百万的员工大于一万。

你看到了,用户是用户,玩家是玩家。

看B站的是用户,做B站的才是玩家。

玩游戏的不一定有钱,但开发游戏的,必须有钱。

因为没有钱,就没有人才给你做,没有人才,这个游戏就Crash了。

科技领域是这样,金融领域更是这样。

散户不一定挣钱,这话其实说的很委婉,不委婉的你懂得。

因为散户首先得养活那一堆年薪百万千万的金融从业者。

还得交各种各样的手续费。

接下来大户要赚钱,机构要赚钱,各种必须赚钱,稳定盈利的人吃完了之后。

剩下的这个盘子,理论上总体是负的。

散户们要分担这个负数,当然,其中有些人运气好,正了,有些人,负的很严重。

上面描述的整个生态是什么?

就是沙滩。

古代的沙滩就是仕途,要么东华门外唱名,要么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三国演义》里动辄给你讲山野有隐士,听他扯?

隐士,隐士,那不过是终南捷径。

诸葛亮就不说了,纯粹的钓凯子,他那些隐居山林的好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不是做刺史,就是做太守,郡守。

这里面没谁是真种地的。

真种地我就不信他种的下去,村里老张头和老李头也不识字,谁一天到晚陪他抚琴?

人家忙碌一年,不见得能得温饱,哪儿有闲功夫陪他下棋?

所以,甭管他们喜欢不喜欢,都得出仕。

哪怕像欧阳修那样拿着俸禄工作时间游山玩水,或者像苏东坡那样领着工资上班时候组团打猎。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你看到这些古人有多嚣张,就像在任期间,戴个名表,穿个名牌,而且自己发微博,自己炫。

非但不会被人肉,而且千载之后,帖子还进了课文,让粉丝们背诵,必考。

而今天的沙滩,就是商业体系。

创业,融资,投资,你逃不出这些的,你逃出这些,那就是寂寞空虚冷。

这才是年轻人真正苦恼的地方。

假如他很合群,自当没有问题;

假如他不合群,他做的事情没有商业价值,那他真的不适合这片沙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