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马尾其实并不靠海,却走到哪里都有海的味道。 搭上前往马尾的公交车,会遇到打工而归的大爷、拖着拖车采购海鲜的阿姨,还有手持两部苹果手机的海鲜生意人……同行人在公交上的谈话声可以从上车聊到下车。 虽说马尾是福州的市辖区,但却不像鼓楼晋安一般,少了些大城市的喧嚣,更像一座位于闽江口的小城。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


这座小城有很多的名片:马尾船政、近代化起点、马江海战……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我去过很多次船政博物馆和旁边的马江海战纪念馆,先辈们舍去生命捍卫主权的决心让人钦佩,也让人动容。


小城景点很多,如果单纯地走路,小城用半天就可以走完,如果是想细细品味,一天的时间可能稍微有点「应接不暇」。


但无论走到哪里,这里都可以发现许多和海有关的故事。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曾经在书里读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要想了解一个城市,去它的菜市场看看就好了。


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

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位于马尾城郊,在交易中心的门口,立着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每一条鱼,都值得用心以待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他们该有多喜欢鱼呀。


周末的马路相比于以往少了一些车辆,但海产品交易中心的人流却依旧不减。我在公交上遇到一位阿姨,她从福州远洋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来到批发市场,就为了买一条当地最新鲜的鱼。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我惊讶,「原来这里的海鲜那么出名。」


踏进海鲜市场,第一印象是这里像物流仓储中心:进进出出的大卡车、马不停蹄卸货的小哥、统计货物的老板……还有来来往往运送小箱子的三轮摩托,如果你挡了他们的路,他们就会用很响亮的喇叭把你驱赶开,走远前还丢下一句「看路啊小伙子」!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产自福州的海产品从这里出发,省内发往南平、三明、宁德等一些福建的内陆城市;省外发至河南、湖北、江西等不产海鲜的内陆省份。


每辆货车,都有一个十几米长的冷冻集装箱,货物可以装在箱里保鲜 ,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全国各地。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我去的时候是上午9点半,正好是运送货物最忙碌的时候。海鲜产品要的就是一个「鲜」字,搬运的小哥一刻不息地将一箱箱海鲜搬上车,顾不上休息就要搬下一部车的货物。


只要速度快,当天临近的一些城市就可以收到最新鲜的海鲜。


这里还有卖冰的商家,冷链运输需要大量的冰块来为海鲜保鲜。凿碎一块比人还大的冰块需要三个人:一个用镊子拿冰块,一个将冰块丢入碎冰机,一个拿着铲子整理刚刚碎好的冰渣。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记得高中地理书上学过,冷链运输在于能控制易腐产品的温度,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保证消费者在购买时产品仍具有良好的品质。


这个技术不仅让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内陆城市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的海产品,还带动了当地鱼商的致富。


当然,海鲜批发市场不仅有批发部,还有零售。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除了成批外售的海鲜外,当地的一些渔民还会把海鲜带到市场上去卖。活蹦乱跳的鱼和小龙虾,吸引了不少区外,尤其是福州市区的居民来到这里,购买最新鲜的海鲜。


有意思的是,只背着一个包走在市场的我并不能吸引摊贩们的注意,我好奇:同样是看鱼的人,为什么我就没受到很热情的招待?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手上少了一部手推车。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来这里买鱼的市民,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推着一部买菜用的手推车,这里的鱼很大,仅凭双手恐怕很难把它们带回家。摊贩们只要看你手上有没有推车,就知道你是不是来买鱼的人。


老王就是这么一个眼睛锐利的人,看到我一身行头,对我说:「小弟是来参观的吧?」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我好奇,问老王:「你这鱼新鲜吗?」



这个萌新问题似乎有点触碰到老王的雷区,他有些激动,「怎么会不新鲜!都是今天刚打上来的,你看看这鱼鳍,看着这跳的。」


老王总是天还未亮就把刚打上船的鱼分装,该提货的提货,该带到市场卖的就带到市场卖。


摊贩们有时候顾不上吃一口饭,经常边招待顾客边啃着馒头包子。没人的时候,他们会吃得快一些,生怕生意溜走。我见到一位小哥,他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似乎在寻找潜在的顾客。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这里将水产品市场分得很细,有贝类交易区、冰鲜交易区和水产品交易区。


贝类交易区环境稍微差一些,过道中间都是一些摊贩们不要的贝壳,踩在脚下咔擦咔擦地响。


水产品交易的繁荣,催生了这里各种产业的兴盛。除了冰块之外,市场周边还有做电子秤批发的店家,我其实挺疑惑的:电子秤怎么批发?买一打吗?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饭店。摆摊摆累了,摊贩们就会到门口的沙县小吃填饱肚子。


人们纷至沓来,又离开,来来往往之间,这里可能是马尾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过去的人们,若想来回江水两岸,就得依靠渡船。一条扁担再加一把凳子,只要渡船还有空间,总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来。


到后来通了大桥,现代化的汽车和公共交通来往,渡船也就渐渐没了生意。吱呀吱呀的木船上空落落的,少了点人的气息。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马尾旧港

位于马尾集贸市场旁边的马尾旧港,是闽江口沿线唯一一家还在运营的轮渡港口。破旧的木船涂成黄色,踩上木板,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颇有历史感。这艘船从旧港到对面的长乐营口,两个小镇的百姓,就用这一轮渡联系着。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我到马尾渡口的时候,遇到一位叔叔,他一直趴在栏杆上望着江对岸。


叔叔对我说,90年代他第一次来马尾渡口的时候,街道两边停满了马车,来来往往都是过路的摊贩和来赶集的居民。


「那时候这里可热闹呢,你看那江边的建筑,都是民国建的。」叔叔叹气说,「现在不行了都没人了。」


他在渡口栏杆边徘徊了很久,好像在回望过去的繁华。


在马尾旧镇渡口的介绍上,也写着这样一句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马尾旧镇,得益于码头之便,非常繁华,被人称为『小上海』,福州、长乐、连江一带的农产品都要在旧镇周转。」


旧时繁华,再回望现在的稀少人烟,竟有些感伤。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渡口只停留着一艘船,黄色且有些掉漆的船身看上去有点老旧,走进船舱的客舱,可以看见颇有年代感的「旅客上下船请不要争抢」提示语和「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安全文明号」的嘉奖牌匾。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两块牌匾的日期都是2001年,二十载的时间走过,牌匾上已经锈黑的颜色好像在诉说着这艘渡轮的历史。


船长叫老陈,和妻子一起经营这艘渡轮。船不大,大概可以坐小三十人的样子。我到的时候,正好赶上一自行车队预约了老陈的船渡河到营口,把船挤得满满的。老陈让我坐驾驶室,和他一起「开船」。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老陈和妻子

十二岁时,老陈就和船结下了缘,那时候做的是运输石料。改革开放的初期,福州大搞基建,需要大量的石料,于是马尾附近的石料便源源不断地由运输船通过河运的方式送往福州市区。


「那时候开一天,可以赚一块钱。」一块钱,在当时应该算是蛮高的工资。


18年前,老陈开始转行在马尾和营口之间开渡轮。旧港旁边是去年刚通车的三江口大桥,它的通车意味着从福州到马尾的距离又会缩短半小时。但在很久以前没有桥的年代,渡轮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工具,「半小时一班,一天都要来个几十趟。」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老陈驾驶轮渡


桥通车以后,大家都不坐轮渡了,老陈说,原本闽江口上有好几班通往不同地方的轮渡,交通方便之后就都停了,唯一剩下的,只有老陈的这班轮渡。


平时里,如果上船的不超过三个人,他就会收一人十块钱(原价五元),到营口单程的费用是十五块,如果收五块钱只运一个人的话,老陈就要做亏本买卖了。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驾驶舱


「现在一个月可以赚一千多一点,自己赚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包括船的年检费用也是政府补贴的。」


老陈已年过花甲,家中的孙子已经十三岁,在上初中。他总是说,自己闲不下来,开船可以打发打发时光。渡船的驾驶室里有一个橱柜,拉开便是老陈和他妻子睡觉的地方,平时他们中午不回家,就在渡船上休息。


「五点半,最后一班船开完就回家了。」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离开时,老陈和我道别:「以后可以带朋友多来坐坐。」说话之间,他又载着新的一批顾客,开足马力驶向江对面的营口,螺旋桨在船尾荡起了一阵阵的水波。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谈到马尾,最离不开的还是船政,诚然,「船政」已经成为了马尾的一张名片。


1866年,醉心洋务的闽浙总督左宗棠正发愁新船政局的地址,当他到马尾实地勘察的时候,见马尾「水清土实,深可十二丈,潮上倍之」,而且马尾离福建省城福州只有40里路,近且方便督察,左宗棠想到此,马上就拍板决定「好了,就修这里了。」


也正是这个决定,开启了福建近代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马尾港


和朋友畅游马尾,必去的地方是船政文化区,唯有在船政,才能够触摸到中国近代的脉络。


马尾有一条路名为「昭忠路」,路边依次座落着昭忠祠(马江海战纪念馆)、船政博物馆、梅园等景点。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重要的战场之一,此次战役,中方阵亡七百余人,他们的英灵,都被安葬在昭忠祠中。


昭忠祠背后,是马限山。山上有一座中坡炮台,上面有两座不可移动的巨炮。环绕炮台再眺望山下的闽江,仿佛可以听到马江海战时,官兵们站在炮台两侧,面对江上的法军战舰,喊出那句坚定且有力的「开炮!」


但让人惋惜的是,这场战争的结果众人皆知,中国看似胜利实则战败,依旧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的战果,就这样被腐朽的清政府给葬送。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马尾旧港


很多家长会带孩子来到船政博物馆,给孩子讲船政的历史。「看,这是邓世昌,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船政博物馆的展品多是当时中国海军的遗物,还有不少战舰的模型,其中不乏黄海海战邓世昌所驾驶的致远舰。


形形色色的展品,孩子们看得开心也有趣。百年船政流传下来的精神,一直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


博物馆背后的山上有一座修建得如别墅一般的监狱——梅园监狱。


听说那是当时英国人关押马尾渔民的地方。表面奢华的外观,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拥有地牢和水牢的监狱,也很难想象,有多少人冤死于此。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梅园监狱


从马限山向下望去,可以看到马尾港区。相比于国际大港,马尾港可能不算什么,不见得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也不见得来往繁忙的船只。


但只要将手机中马尾港的旧照片翻出,将其放在眼前和山下的马尾港区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自己此刻离历史原来那么近。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马尾港区


「时间不早了,该下山了。」在山上待了许久,难免被朋友催促。


山下,是船政街区,不少马尾市民喜欢在这里休闲娱乐,还有小孩子在宽阔的广场上放风筝。很感谢那些为战争牺牲的先人们,他们用生命守护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有机会的话,还想来马尾。喜欢这里的历史,喜欢这里海风的味道,更喜欢这里的人间烟火。

在亚洲最大的海产品交易中心摸一条鱼回家 | 暴走马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