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胡渡先生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前文講了林彪在作戰決心中選擇戰機的問題,總的來說就是避開不利戰鬥,尋求有利戰鬥。但就是有利戰鬥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打贏的,如果都採取“一衝主義”,就會打成擊潰戰,有的把頭碰在釘子上打成消耗戰,甚至以優勢兵力打敗仗。所以,林彪又提出了“四快一慢”“一點兩面”“三猛”等作戰原則,要求打殲滅戰。

“四快”指的是下定打的決心後,部隊的動作要快。

首先,部隊接敵要快,要迅速抓住敵人。怎麼抓住敵人?就是要大踏步地前進,迅速隱蔽的接近敵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鬥不利時,大踏步地後退,迅速擺脫敵人,尋找新的戰機。1945年,在四平之戰失利後,林彪就率領部隊大踏步地退至松花江以北,擺脫了敵人的追擊。1948年底,傅作義原以為東北野戰軍至少也要休整三個月才能入關,沒想到不到三個星期林彪的“百萬大軍”就將北平天津分割包圍。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其次,抓住敵人後,準備工作要快。各級指揮員都要迅速偵察地形、敵情,構築工事,捆炸藥包,調動兵力,佈置火力,政治動員等等,保證說打的時候就能打。在電影上,我們可以看到東北野戰軍熱火朝天修築工事的情景再現,用林彪的話來說,就是“要搞得滿頭大汗才好”。

第三,突破後,擴張要快。要在選定的突破口,把各種長短火器集中配合起來使用,儘量接近敵人,然後同時猛然向主攻目標開火,這就是“猛打”。在敵人被打得發懵的時候,突擊隊“以刺刀血戰的威風和隨著手榴彈飛出爆炸而猛進的勇氣”擴大突破口,這就是“猛衝”。在猛打猛衝的戰法下,重兵把守的錦州31個小時就被拿下,鄧寶珊以為能守一個月的天津29小時就被攻克。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第四,敵人離開陣地後,追擊要快。如果敵人確已動搖,發生潰亂,這時候就別管三七二十一了,也不要管什麼白天黑夜了,尤其是不可坐等命令,而是在總的作戰方針下機斷專行,實行猛烈的追擊,這就是“猛追”。遼瀋戰役中林彪就說了,“縱隊不要去找師,師也不要去找團,都去找廖耀湘就行了。”氣的廖耀湘直罵娘:“你們共軍打的什麼仗?”

“一慢”指的是戰役指揮員發起總攻的時間要慢。

林彪認為,抓住敵人以後,指揮員一定要沉住氣,“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不管是“上級催著罵”,還是敵人兵力變化,都“不要打急了”,一定要等到兵力火力都準備好了才能發起攻擊。

那什麼時候算是準備好了呢?就是發現了“一點”,形成了“兩面”。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一點”就是敵人的弱點,也是我軍的重點,就是突破口,一般選擇在敵人的突出部、結合部、陣地側後等便於接敵的地方。林彪認為,發現了“一點”,就要集中突擊力量,實行拉長尾巴的縱深梯次配備,“使突擊隊真正成為刺刀尖子,放出去就能針針見血,像小猛虎一樣”,實行堅決突擊。

但是,只有主攻還不夠,還必須形成“兩面”,對著一點進行向心攻擊。“兩面”不等於僅僅就是兩面,兵力多時,可以三面、四面,但最少要有兩面,以免敵人形成純粹的一面抵抗。所以,“一點”是鎖喉術,是為了勒斷喉管,打垮敵人;“兩面”是為了形成包圍之勢,將打垮的敵人徹底消滅。

林彪形容“一點兩面”,首先“在敵陣線上開個門,然後從這門裡衝進去,打到堂屋和其他房間裡去,從屋裡往外打。”所以一點兩面的關鍵是打開突破口。因為突破口附近的敵人沒有了依託,情緒上最恐慌,容易發生動搖。所以,“從突破口打敵人要容易得多,是打敗兵,是打傷口,是打帶追擊性的戰鬥。”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一點兩面”準備好了,才能下達攻擊命令。哪一面先打,哪一面後打呢?林彪認為,通常是次要的方面先打,主要的方面後打,有時也可以同時打響。

林彪的“一點”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一次只選擇敵人一點。林彪強調,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能嘴巴張的太大,防止嚼不爛,咬不碎,把牙崩掉了。因此,在條件不成熟時,不主張大吃大喝,包圍很多敵人,而是要一口一口的吃,一次集中力量於敵之一路,如果一路太大,就打它一節,對於分散守備的敵人,只選擇一點,這樣細嚼慢嚥,才好消化,確保“打一個消滅一個”。

所以林彪認為,大至師旅,小至班排,都可實行“一點兩面”戰術,特殊的情況下,比如戰役內部的部隊,可以有點無面。遼瀋戰役,選擇錦州還是長春是大的“一點”,把錦州的突破口放在城北的亮馬山、配水池、大疙瘩是中的“一點”,而配水池據點是小的“一點”,但是不管哪一點,都有兩面配合。

快與慢是相對的,太快了會打莽撞仗,太慢了又打成“老爺仗”。

林彪認為,要實行一點兩面戰術,最重要的是反對急性病,避免倉促應戰。“白天沒有準備好,就晚上打;晚上還沒準備好,就明天打;明天還不能打,就後天打。天是一天半天塌不下來的。”

但是慢也不是絕對的。林彪認為,在攻堅的時候一定要慢,“不能打急了”;運動戰要快,但總攻時機也要慢些;追擊戰準備與實施要同時進行,千萬不能慢。

“四快一慢”,林彪是個急性子?

有人說,“兵貴神速”,你這麼慢,敵人工事增強了,來了援兵怎麼辦?林彪說,增強工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如果敵人增援,應見機行事,可以圍城打援,也可以消滅援兵再攻城。衛立煌就深知“圍點打援”是林彪的拿手好戲,所以只能採取“烏龜戰法”,對外圍據點很少救援,整天忙於訓練和修築工事,最後全部龜縮於瀋陽、長春和錦州。

戰法表面上看是非常抽象的東西,但是如果放在它產生的歷史背景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軍的作戰思想和戰鬥作風。“四快一慢”,看似快的比慢得多,卻恰恰說明了林彪打仗冷靜、沉穩的指揮風格;“一點兩面”,是林彪在第五次反圍剿和平型關戰鬥中“短促突擊”戰法在解放戰爭中的發展;“三猛”體現了“勇敢是打勝仗的根本辦法”和吃苦耐勞的戰鬥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