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冰雪奇緣2》開啟了雙女主設定。

Elsa在這部電影,化身“白馬女王”,乘風破浪。Anna也迎來了“加冕女王”的成長線。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故事的最後,Elsa沒遵循“傳統童話”路線:公主歷經磨難,最終找到真愛。

她只是收穫了自我認同,不再困惑於自己的神秘力量。她發現,自己是守護自然的第五個神靈,也迴歸去守護北地森林,得到了自我價值實現。

Anna的未婚夫,在她成為新任女王的路上,也僅僅是提供了幫助。他的主要價值,是給了她豐富的情感體驗。

這樣的情節設定,我很喜歡: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排在婚戀前面。

找到真愛與否,都不要忘了自我成長。最好的安排,皆在你乘風破浪的路上。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Elsa給觀眾的感動在於:她曾經內向,自閉,害怕自己的神秘力量會傷人傷己;但她選擇勇敢,突破枷鎖,收穫了新的自我和社會身份。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困惑的人,找到自我認同感,是酷的,也是非常不易的過程。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說,自我認同是指對“我是誰”、“我這輩子要做什麼”、“我與社會、他人的關係”有連續、穩定的認知。

Elsa起初怨恨自己,有驅使冰雪的力量。導致妹妹受傷,父母遠航失事。

她把自己反鎖在幽閉的宮室裡。帶著自卑、自我厭惡、和“我究竟是誰”的恐慌。

後來,她的“秘密”被國人發現,她乾脆放下所有顧慮,出逃。她在荒僻雪原造出城堡,一個人生活,是她開始接納自我的第一步。

Elsa不再顧忌他人看法:“哪怕我就是孤僻、內向,強大到變態,我也是獨一無二的我。”

她選擇接納自己這樣的個性,讓自己舒服地生活。

當王國有難,她勇於承擔責任,去艱險的河流之源,探尋真相。她開始感謝自己有強大的力量,自如地驅使它們。這一刻,她想必是很有成就感的。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像每個曾經深惡痛絕,“我的天賦讓我像個怪胎”的少年少女,找到了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同。原來,我的個性是很有用的!

馬斯洛說,自我價值實現是充分利用和開發天資、能力、潛力的過程。

因為接納了自我,發揮了特長,她也獲得了自我價值實現。Elsa找到了自己更深一層的身份:除去風水火地外,她是第五種自然力量。

也許我們的潛能,和傳統意義上,羸弱美麗的公主不一樣。但沒關係,這是一個女孩可以加冕為王的年代。

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個性,壓抑自己的潛能,那該是多大的浪費!

每一個女孩,請勇敢接納自我、發覺潛能,去實現自我價值吧!去爭取閃耀的人生吧!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Anna起初只是個天真可愛的小公主。躲在爸媽姐姐背後,對人生、未來沒有顧慮感。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因為不是繼承人,Anna也沒有姐姐Elsa高貴耀眼。Anna的雀斑、棕發、暗色布裙,皆在說明這一點。

但也正因為Anna的“人性”,而非“神性”,很多人更喜歡溫暖真實,給身邊人帶來關懷的她。

她就像我們生活中,能力平平的普通女孩。會鬧會笑,想永遠天真。

然而,世界是真實的,沒人能永遠天真。真命天子不一定到來,父母也可能生老病死。每一個普通女孩Anna,都要肩負自己的責任。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Anna的成長線,是大部分女孩會經歷的路程。

學會識人,是她遇到的第一個坎兒。也是她情感道路上的進步。

帶著刻板印象的Anna,覺得她要找的人,必然是個王子。然而,騎白馬的漢斯,明顯是個渣男。他披著王子的外衣,欺上瞞下,企圖顛覆整個阿倫黛爾王國。

“聯姻拯救一切”的傳統思路,不再有用。公主們要撐起一個家,得靠自己。

然後,她才在冒著風雪,尋找姐姐的途中,發現騎著馴鹿的克里斯托弗也不錯。迪士尼想表達的道理很淺顯:為人正直,真心愛你的人,比表面的“王子光環”重要。

臨危受命,拯救王國,是Anna遇到的第二個坎兒。

在姐姐有難,雪寶逝世以前,她沒想過自己也能扛起一切,去勇敢挑戰巨人。

她遇到難事,首先是哭泣,無助,最後又不得不振作起來,去肩負使命衝刺一把。她的真實反應,讓這個角色更具“人性”,也更可愛。

最後,Anna的智謀、勇氣,和付出,證明她是Elsa王位的最佳接班人。

從女孩,到加冕為自己世界裡的女王,這樣的蛻變非常動人。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冰雪奇緣》系列帶給人美的享受,也帶來了一場思想變革。女孩們的童話世界變了。

首先,是性別角色的轉變。

這一代的小姑娘很幸運,不再有“萬一我躺在那裡,王子不來怎麼辦?”的疑惑。

不像聽著灰姑娘、睡美人長大的那代人,失望過很久。

《冰雪奇緣》裡,Elsa沒遇到王子;Anna的真愛不是王子。她們都是自己咬牙拼一把,才有好結局的。姑娘們從小看到這類公主,如何解決自己的難題,就會明白:自己掌控人生,最靠譜。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自己解決問題,總是最靠譜的!

鑽研怎麼靠別人改變命運,忘了自己還能努力,簡直捨本逐末。

畢竟,能救你的人可能不來,來了也不一定願意救你。

青春歲月寶貴,大齡階段到來,比婚戀選擇減少更可怕的是職場機會減少。年少時候加夠了油,才能遊刃有餘地應對“中年危機”啊。

也有姑娘開始思考,什麼是公主的責任?

選擇與自由,向來和責任掛鉤。近幾年的迪士尼公主,印證了風光與苦難並存,自由與責任共生的道理。如果Anna不為了她的王國拼一把,她也不會被國民尊重,加冕新一任的女王。

只談權利,不談義務,並不是理性的女權主義。

正如威廉·史密斯所說:“接受責任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標準。” 女人的高貴,在於為社會、社區做出貢獻,而不在於被無故優待。

女孩對一個社會群體做出貢獻,才會被賦予社會價值。這是我們被社會、他人尊重的前提。女孩在社會組織中,該承擔的責任不比男孩少。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第二個層次的思想變革,與婚戀有關。

自我價值實現,是人追求一生的目標,比結婚重要。

美國心理家馬斯洛提出過“自我實現人”(Self-actualizing Man)的概念:“只有人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人的才能充分表現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意。”

精神層次上,最高的追求不過如此。

在追逐夢想,撐起自己生活的路上,你也許能遇到真愛同行,也許不能。誰知道呢?

Anna女王比較幸運。坐上王位的過程中,她還遇到了她的真愛——農夫克里斯多夫。現實中,女強人如俄國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婚姻使她不幸,但帶領國家走向輝煌的過程,讓她覺得有成就感,很幸福。

況且,你的獨立能力,會讓你的婚姻關係,有更多種被接受的形態。不論選擇獨身,還是女強男弱、離婚帶娃都可以。

選擇結婚,是因為我們遇到了讓自己不孤獨、更快樂的人。他不需要承擔“飯票”功能。

這個人,只要精神層次對等,看起來順眼,善良又溫暖,就可以。

致敬《冰雪奇緣》系列:女性的自我價值實現,比婚戀重要

總之,一切最好的安排,皆在你乘風破浪的路上!


以上觀點,你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