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中有一个“古老”的甲种师团(第三师团),这支部队最早创建于1888年,因为编组地是在日本的名古屋市,因此这个师团又被称之为“名古屋师团”。由于这支部队是日本200多个师团中最早成立的新式陆军之一,所以第三师团几乎参与了日本近代的所有重大战争,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山东出兵等,并且还是侵华战争爆发后,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直在中国战场作战的甲种师团。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相信熟悉历史的小伙伴心中恐怕都会有一个疑问:当年日军把自己所有的精锐力量都拉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却为何要偏偏漏了这个第三师团,难道这个师团真的只是徒有其名吗?其实不然,第三师团的战斗力很强,这点我们可以从淞沪会战中看出,当年第三师团与第十一师团作为第一批增援部队,被编入上海派遣军中。到达战场后,第三师团立马就选择在上海郊外的吴淞登陆,后遭到中国守军的奋勇还击,战事一度白热化。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上海失陷后,第三师团无视日军大本营发出的“不扩大政策”,继续追击国军撤退部队,由于战局的不断扩大并有向长期化发展的可能,日军大本营最终还是屈服了侵华日军当局的意图,宣布“进军南京”。当日军攻占了苏州后,第三师团主力奉命留守苏州,只有鹰森孝所率领的一个联队随日军其他师团杀向了南京,在南京保卫战中,鹰森孝联队攻占了通济门和武定门,率先打开了南京的“大门”。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1938年2月14日,第三师团被编入华中派遣军战斗序列,奉命参加徐州会战,后又被编入第2军战斗序列参加武汉会战。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美两国同时对日本宣战,其实日本当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同美国展开“持久战”,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只能孤注一掷,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先机,掠夺战争资源。于是日本调派了大部分在其他战场上作战的精锐师团南下,结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英、美部署在太平洋上的基地和殖民地就被日军全部攻占了。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后来,随着盟军的攻势逐渐加强,日本海军接连吃了几场败仗,损失了大量的航母、舰船和飞机,1942年后,日军在与美军的数次交战中,其精锐部队开始被成建制的消灭,技术型人员也随之消耗,由于这些人才培训周期较长,日本在短时间内根本难以补充,再加上美军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这些南下侵略的甲种师团很快就都成为了“异域孤魂”。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而反观唯一留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三师团,它的命运瞬间就跟那些南下的甲种师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没有遭受重创,还参加了“大陆交通线打通”作战(豫湘桂战役),先后占领了桂林第1机场,零陵机场,柳州北岸等要地,并于作战结束后担当第11军司令部所在地的柳州方面的警备。抗战胜利后,第三师团奉命在镇江向国军投降,随后全员被遣返回日本,成了二战末期日本最后一支完整的“甲种师团”。

二战时期,一直待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第三师团为何能躲过南下的命运

战争结束后,日本的第三师团为何没被调派南下这个问题困扰了当时很多的军事专家,有人猜测原因在于武藤信义,因为这个在位时就已经问鼎日本元帅的人,恰恰是靠着第三师团起家的,当时日军中的很多高官都曾是他的部下,比如荒木贞夫、林铣十郎等,所以,当时这些军事专家们就普遍认为第三师团被留守的原因是因为“情义”。但后来根据日军档案的解密,这个说话被推翻了,理由是第三师团当时背负了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任务是尽快攻占重庆,逼迫蒋介石投降,事实也证明,当时第三师团在随栆会战中,曾一路开进到仅离重庆300公里处附近,如果不是中国守军的奋勇抵抗,第三师团恐怕早在重庆升起了太阳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