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肱二頭肌通過鍛鍊能變大,而大腦能不能通過鍛鍊變得更加聰明?

科學研究證明是可以的。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你肯定聽過的冥想~

冥想是能極大改變生命質量的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我在很多書中、文獻資料中,都看到過冥想。每本書的作者都是該領域的大拿,但都提到了冥想的好處。這使我不得不學習冥想了,因為真的很重要。


我把文章分為三個部分來闡述,便於大家理解,冥想是怎樣全方位提高生命質量的。


一、冥想的好處:

(1)他能讓你更健康

它能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它能緩解各種疼痛。
它能在細胞層面祛除炎症。


(2)它能讓你更快樂
它能增加正面的情緒。
它能減輕抑鬱。
它能消除焦慮。


它能減緩壓力。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3)它能讓你更好的進行社交
它能讓你對社交聯繫體會更深進而改善你的情商。
它能讓你擁有更多的同情心。
它能讓你覺得不那麼寂寞。


(4)它能提高你的自制力
它能讓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它能讓你有更強的自我審視能力。


(5)它能改善你的大腦
它能增加大腦灰質的厚度。
它能增加與情緒管理,正面情緒,自制力相關的大腦區域的體積。
它能使大腦灰質變得更厚,使你更能集中注意力。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6)它能提高你的效率
它能增強你的注意力和參與度。
它能增強你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它能增強你的記憶力。

以上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每天冥想15-60分鐘,對大腦皮層表面積的增長太有用了,我們一般說的誰很聰明,看誰聰不聰明不是看腦袋大小,而是看大腦灰質厚度,還有大腦皮質的面積大小。


在同樣體積的腦袋裡,大腦灰質厚度最多可以相差一倍。皮質溝回更多的人就更聰明。


而通過冥想可以使大腦皮層面積增大,使大腦灰質變厚,讓你更聰明。


上面的好處,足以全方位無死角的改善你的生活。每天只冥想15分鐘,你可以收穫如此之多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划算了。


再強調一遍:冥想可以極大的改善你的生命質量。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二、冥想的實施

很多人有誤區,覺得冥想這麼虛幻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也不好入門。覺得跟我沒有關係,所以乾脆不學了。


其實不僅跟你有關係,跟所有人都有關係。


冥想是我知道的投入最少,回報最多的活動之一了,其他比如閱讀也是。

下面我們把怎樣進行冥想來具體說明一下:
其實超級簡單,直接開始就好。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1、姿勢
剛入門要找安靜的環境。
注意力要全部集中,全身放鬆的狀態與睡覺時基本相同,所以要保證保暖。可以找毯子把膝蓋蓋好。


不要讓風持續吹到耳朵周圍。三叉神經匯聚於耳部,如果持續的吹風容易引起面癱,那也太得不償失了。一定要注意這點。


也一定要盤坐,可以坐在椅子上,只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冥想的時間不短,不管你什麼姿勢,腰部要挺直才健康。

然後閉上眼睛。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2、呼吸

首先設定計時器(從5到10分鐘開始,漸漸延長時間)。


只需要比平時呼吸慢一點,在呼吸時找一個你更加敏感的,能關注呼吸的部位,比如鼻腔、胸腔。


然後呼氣、吸氣—— 一直重複下去,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相信我,這時你的大腦就像瘋了一樣的想七想八,會想中午吃什麼、別人在討論什麼、我怎麼會對老闆說那麼傻的話等等。


這時候反覆的把注意力拉回來,拉回到呼吸本身。

最後反覆將注意力拉扯回呼吸,直至計時器將你喚醒

冥想時你的大腦是在做曲臂鍛鍊的。這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注意力集中失敗是正常的,大腦就是在失敗-集中注意力-失敗-集中注意力中慢慢鍛鍊的。所以不要氣餒。繼續把注意力拉回呼吸。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你在冥想初期可能還會非常難受,有種想立刻結束的衝動。我建議你冥想的時間慢慢疊加,剛開始5分鐘到10分鐘再到15分鐘慢慢來。


三、冥想的進階

當你可以輕鬆進行15分鐘的冥想。質量又很高時,就可以嘗試冥想的進階了。


1、你可以掃視自己的身體


你可以從左腳掌開始,掃視到大腿根部,然後向上掃視到脊椎,再從左肩到左手,左手掃視完,再從左手到左肩,從左肩到右肩到右手。右手掃視完從脊椎下去,然後再掃視右腿。


在掃視時,很可能覺得一個部位不舒服,這是一個小挑戰,一旦你能接受原本不舒服的感覺,接下來的感覺竟然是解脫。


冥想。修身修心修靈


2、你可以嘗試在不同場所進行冥想,可以在坐汽車、火車、飛機、以及其他嘈雜的場所進行冥想。


最終的目的就是可以在越來越長的時間裡自如的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並且控制被集中的注意力。


3、還可以向更長時間進發。


總結:

冥想的好處已經詳細的闡述過了,你工作無論多忙都可以抽出5-1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冥想。我們一直在用腦,卻不鍛鍊大腦,不更新大腦。這一個微小的習慣就可以改善你的各項能力,提高你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冥想和閱讀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