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讀書的那些事

我喜歡讀書,源自於上小學的時後。那時候還在文革時期,連環畫比較流行,記得當時的連環畫內容大多都是宣傳少年英雄和與革命鬥爭有關的題材。記得當時的連環畫定價都在一角錢左右,由於資金有限,我們同學之間就商量好一起到供銷社商店去分別購買不同的連環畫換著看,這樣我們就能看到更多不同的連環畫。同時,就逐漸喜歡上了畫冊裡的人物故事情節。

我與讀書的那些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就不在滿足於只看連環畫了。小學快畢業的時候,有一次和母親一起到鎮上趕集,準備回家的時候,我扭頭看到了新華書店的門市部,我就拉住母親的手往書店走,母親問我幹啥,我說想進去看看。進去後,我頓時被一排排的書籍驚呆了(現在想來,那些書還沒有我的藏書多)。我的眼睛就被那些眼花繚亂的書名吸引著,一本一本的念著那些我從來都沒有聽過和見過的書名,當唸到《西遊記》的名字時,我頓時激動起來,因為我看過好幾本有關《西遊記》的連環畫,但是一直也沒有機會看完整部的《西遊記》,我就要求母親給我買下來,母親猶豫著問你能看懂嗎,售貨員不失時機的告訴我們說,這是少年版的,專門給小學生看的。問了定價,兩大本要九毛多,母親猶豫了一下,但是看著我期待的眼神,還是狠狠心買了下來,當時別提我我有多高興了。這本書被我看了無數遍,直到看破了我也沒有告訴小夥伴們。當然了,工作後,我又買了完整版本的《西遊記》,但是再也沒有讀出小時候的味道。

我與讀書的那些事

上初中後,我們那裡的農村學校仍然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到課外書。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的一個最要好的同學不知道從哪裡弄到一本沒有書皮的《青春之歌》,後面還缺了幾頁。他用塑料布包好塞到井崖下面,我們就在放學後或者星期天到地裡割草的時候偷偷帶上,在休息的時候看上幾頁,因為太精彩了,我們都不捨得一次多看幾頁,好留著慢慢看。可是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我們的秘密,把我們的書偷跑了,當我們再一次到井邊取書的時候卻再也找不到了。為此我們後悔了很長時間,為什麼不早點看完呢,但這本書也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這本書我也是直到參加工作後才讀完的。

讀初中時,我也自己跑到鎮上的書店偷偷買過一本書,錢從哪裡來的記不清了,但肯定不是偷的。在我初中之前有限的讀書生涯中,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最完整的一本書,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海島女民兵》,記得當時定價四毛多。母親知道我喜歡讀書,看我買了書也沒有責怪我。父親是文盲,母親卻識字,並且能和我一起讀完這本書,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不多見的。通過和母親的探討,我從這本書裡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記得當時書店裡有一本書叫《歧路燈》,覺得名字挺特別的,想買這一本,但因為是一套三本,定價又高,所以就買了單行本的《海島女民兵》,現在想想也沒有買錯。

我與讀書的那些事

到了高中,反而沒有機會買書讀書了,因為高考是重中之重,除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買了一本當時剛剛創辦的《今古傳奇》雜誌外,再也沒機會讀到其他課外書。

我在初中之前培養了讀書興趣,但我真正的讀書生涯確是在參加工作之後。當時大學畢業後來到了市政府所在地工作,有機會也有條件去讀書了。說實話,我讀書比較雜:古代的、現代的、小說、散文、詩歌等。從唐詩、宋詞到元曲,從唐宋八大家散文到《古文觀止》,從三言二拍到古今小說,從四大名著到《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等。不太喜歡外國名著,只讀了有限的幾本:《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紅與黑》、《老人與海》等。總體還是比較喜歡中國文學,現代的魯迅、矛盾、朱自清、林語堂、冰心、楊沫、張愛玲、蕭紅、老舍、錢鍾書、沈從文等的作品都值得重複閱讀。

由於當代的文學作品和生活比較接近,所以就看的比較多,中篇小說比較繁榮的八十年代,我專門訂閱了《中篇小說選刊》,描寫普通人生活的中篇我比較喜歡,如《大廠》,《煩惱人生》,《斷琴口》、《萬箭穿心》等,都非常有深度。當代作家如賈平凹,梁曉聲,史鐵生,莫言,蘇童,陳忠實,張賢亮,畢淑敏等的作品都值得一讀,賈平凹的中篇和散文還可以,長篇不如中短篇。莫言也一樣,中篇好於長篇,其長篇有點讀不懂。餘秋雨關於文化和劉亮程關於農村的作品都值得一讀。因為我是河南人,對河南的作家也比較關注,像二月河,劉震雲,周同斌,閻連科,李佩甫等的作品都基本上讀完了,整體處於中上水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梁鴻的有關農村思考的書很有深度,有機會可以讀一讀。聽說梁鴻最近又出了個長篇小說,非常期待。

因為喜歡讀中短篇小說,所以訂閱的《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比較多,後來因為漲價,就開始瀏覽舊書攤了,當發現這些過期的雜誌只要三分之一的價錢就能買到後,我就不再訂閱了,也從此喜歡上了舊書攤,因為往往在哪裡會發現寶貝。由於買書太多,我又喜歡搬家,從八六年上班到現在,共搬家九次,每次都會處理掉一部分看過的書籍,大概有五、六編織袋,大幾千塊買的賣了不到兩百塊錢。

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最近幾年的文學創作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出現了表面上的繁榮景象,各種玄幻鋪天蓋地。純文學作品雖然也有很好的發展,長篇也比較多,但是有深度的不多,感覺還是不如中篇寫的好,包括部分茅盾文學獎作品,讀起來也是感覺乏味。這個時代的作品整體感覺和這個時代有點相像:比較浮躁。是不是我已到了不惑之年,欣賞水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呢,但是生活中又不可無書,所以只好又回到古代,重新閱讀我們古代的經典文學作品。

我依然保持購書讀書的習慣,床頭、沙發、書桌上到處扔的都是書。雖然那些讀過的書被我一批批的處理,我仍然樂此不疲。

有人會問,看了這麼多書,為什麼不自己寫一些東西呢,說實話,不是不想寫,而是不敢寫。首先要生活,要掙錢,我的工作的性質又是經常出差,所以也就只是保持了看書的習慣,而沒有去寫作,因為我知道對於我來說,那不現實。還是讓別人寫,我來讀吧,這樣的世界才精彩。

我與讀書的那些事

付寶梁2019-4-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